近日,美国亚特兰大市一名华裔女子持枪勇斗三名劫匪的视频火遍了海外华人的朋友圈。
如果不是事先得知,不知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美剧中的片段?
三名持枪男子冲入屋内。
房屋主人,一名华裔女子闻声走出卧室,和劫匪撞个正着;白衣男子用枪指住她,恐吓她站住别动。
出乎劫匪意料,华裔女子极为“悍勇”,不但没被吓到,反而立刻拔枪射击。
劫匪开枪还击,但很快抱头鼠窜。为了躲避子弹,一名劫匪在慌乱之中索性直接破门而出。
眼看劫匪逃窜,华裔女子“乘胜追击”,来到门口连发数枪。
见劫匪逃远,女子返回屋内,冷静地拨通报警电话。
警方赶到后,发现一名劫匪已中弹倒地身亡,另外两人驾车逃窜。
监控系统拍下的疑犯影像
事后警方证实,当事人—福州籍女子陈凤珠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无需为劫匪的死亡负责,但由于余下两名劫匪尚未落网,陈凤珠已申请警方保护。目前她仍正常经营着她的水产店。
图片来源 美国《世界日报》
网友纷纷表示,视频中的交火场面看看就让人心惊胆战,身处其中的陈凤珠却毫无畏惧,她的勇敢实在令人佩服!
网友表示:“厉害了我的姐!”
由于案发全过程被摄像头完整记录,使得这一案件显得格外不寻常。实际上,在海外华人群体中,类似陈凤珠这样,遭遇抢劫时“以少胜多”的事例还有不少,
以一敌四
2015年7月,美国休斯敦,一家华人便利店遭四名非洲裔男子持枪抢劫,华裔店员徐文典果断开枪,当场击毙两人,另外两人落荒而逃。据悉,这已经不是该商店第一次被抢,此前徐文典也曾开枪警告过歹徒,但当场击毙还是第一次。
事发商店。图片来源 美国《世界日报》
以一打五
2016年1月,休斯敦西区一名华人男子正准备和妻子外出就餐,刚刚上车没多久,两名非裔劫匪就冲到车门旁抢劫,并试图强行打开车门。考虑到对方人数占优,华人男子假意从口袋中掏出钱包,实则是掏枪射击,两名劫匪当即倒地。
另外三名在车上接应的劫匪见状,猛踩油门想要撞过来,华人男子立刻朝对方挡风玻璃猛烈射击,导致其车辆失控、撞上路边的其他车辆而翻覆,三名劫匪受伤不等,从车内爬出后仓皇逃窜。事后证实,五名劫匪一死四伤。
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遭遇暴力抢劫的案例频现报端,安全问题仿佛一把利刃,时刻悬在海外侨胞心头。
也正因此,了解到陈凤珠、徐文典等人面对暴力勇于反抗的事迹,大家往往感觉精神一振,终于出了一口恶气啊!
然而在鼓掌叫好之余,更希望大家关注一个问题:犯罪之手,为何屡屡找上华人?
最近两天,除了陈凤珠勇斗劫匪,还有一件事同样在美国华人圈引发轩然大波。一名美国非洲裔Hip Hop歌手YG创作歌曲《遇见劫匪(Meet the Flockers)》,歌词煽动抢劫华人, FBI已安排专人介入调查。
事件的确令人气愤,但细看歌词“你找到一个华人社区的房子,因为他们不相信银行”“偷珠宝盒更为划算,因为拿到当铺当天就可变现”后不难发现,有钱不存银行、遇事不爱报警正是一部分华侨华人的通病;逢抢必有斩获,所以劫匪常以华人为下手目标。
因此,减少暴力抢劫等案件的发生,还华侨华人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一方面要依靠华社团结发声,以族群的力量捍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应从自身寻找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变和完善。
妥善保管财物
不少华人有在家里存放现金和金银首饰的习惯,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移民。这一习惯的存在,使得犯罪分子作案时往往轻车熟路,费力不多就大有收获,因而食髓知味,愈加肆无忌惮。
小侨今天再次呼吁,家里、店里一定不要存放大量现金,金银珠宝等最好存到银行保险箱里。同时,应在家里安装防盗报警系统,既是对犯罪分子的震慑,也可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
遇事果断报警
遭遇暴力抢劫时不报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语言能力较差,无法及时报案,二是害怕犯罪分子打击报复,不敢报警。
语言能力问题更多依靠个人解决。实际上,目前已有越来越多以往不懂当地语言的侨胞,在安全意识提升后,正在进行语言学习。如果因年龄等原因实在无法掌握,至少也应学会用当地语言简单表达自己来自哪个国家、母语是什么,方便接听报警电话的调度员帮你寻找翻译。
心理问题我们此前已多次强调。“大事化小”只能换来变本加厉,一味示弱既不能治标,更不能治本。
掌握自卫手段
报警必不可少,但有时也并非万全之策。据陈凤珠介绍,她最初拨打报警电话时无人接听,赶走劫匪后再次报警,警方也用了约十分钟才赶到现场。试想,如果当时陈凤珠手里无枪,除了财物方面必然的损失,她的人身安全也是一个极大的未知数。
在美国,老一代华侨华人谈到枪支武器往往避而远之,新一代侨胞则对美国的价值观念更为熟识,对于持枪的态度逐渐转变。
他们认为,枪支可以保护守法公民的权益,前提是使用得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开枪,以及枪支的正确用法。
前者需要大家了解各国法律,在制度下严格执行;后者则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小侨的建议是,如果持枪,就请到射击协会参加系统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急时发挥枪支的作用,同时避免误伤等意外的发生。
当然,即使手中有枪,也要量力而为,绝对不可逞强。如果可能,请把枪支当作最后的手段,相对于财物的损失,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