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还一直保留着冬季滑冰的传统。早在宋代,我国就有了滑冰运动,当时被叫作冰嬉。到了明清时期,冰嬉还被列为宫廷体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滑冰仍是人们最喜欢的冬季运动项目,老北京人亲切地称之为溜冰。
自上世纪50年代,北京很多地方都建有正规的户外公共滑冰场,如什刹海(当时叫作人民滑冰场)、北海、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大都依托公园河湖而建。滑冰场内设有不同区域,比如北海滑冰场就设有花样场、冰球场、儿童场、初步练习场及双跑道,同时,配备有照明设备,不但白天开放,晚上还有夜场。至于冰鞋,可以自己预备,也可以到滑冰场去租,非常方便。
“那时,每天都有好几千人上冰,天儿好时得排队,等20分钟才能进去。”回忆起小时候在什刹海滑冰场滑冰的经历,一位老北京人至今记忆犹新。“一到冬天,我们这些孩子就天天盼着冻冰。能上冰了,经常是上午9点来,滑到中午,饿了就上岸买两毛钱花生米或者烤白薯,然后就天黑见了”。
(贾晓燕/文 《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