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坊间“名人”

340 0
发表于 2016-10-8 15:56: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每天早晨上班时段,746号楼里准时走出一位老者,不是上班族,只在楼与楼之间的空地上不厌其烦地绕圈子。
老者身材高大,气宇轩昂,腰板拔得笔直,气度神态极像开大会时坐在主席台上的官员或首长。服装倒是简朴,式样单一,一个季节一套衣服穿到底。帽子却很丰富多彩,单的、棉的、布的、线的、毛的、皮的,种类繁,花色多。让人眼花缭乱过后你会发现,所有质地不同的帽子原来都固守一个式样,帽顶上有一个突起的大纽襻,鼎鼎大名的福尔摩斯的经典帽子就是这个式样。但一顶福尔摩斯的帽子还不足以让老者成为“福尔摩斯”,他太像另外一位“名人”了。
老者走路的步态极富特色。腿脚不利落,需借助拐杖。大概正是为了锻炼腿脚才这样一圈圈地运动,也正是这扶杖而行的步态,让另外一个“名人”浮现出来。
老者右手扶在手杖中上段,左手前伸,如同游泳者划水一般划出去,再划回来,直到身体后侧收拢。“划水”的同时,老者的腰板挺直,脑袋扬起,似乎远眺,迈腿,送拐杖,协调自如。手杖触地清脆响亮,节奏纹丝不乱。走到空地尽头,折转九十度,再从头走起来。周而复始,全然不受上班族们匆匆脚步的干扰,也不理会偶尔投过来的打量的眼神。
这才是“名人”风采——莎士比亚名著里的人物马伏里奥爵士的状态。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中,公爵小姐的老管家马伏里奥是一个清教徒,却心存对财富和美色的幻想,因此被百般戏耍,用今天的流行语说就是被恶搞了。
这位“名人”的性格、行为和语言在剧中十分出彩,笑料多多丑态百出。我在少年时代看过不止一遍由苏联改编拍摄的同名彩色故事片,把人物和情节都记得烂熟,读朱生豪和卞之琳译著是后来的事。还记得,电影开映铃声响过,音乐起,银幕上打出“荣膺列宁勋章之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字幕,心里解不开“荣膺”二字是什么意思,又不好意思向邻座打听,烦闷闷地琢磨好久。直到马伏里奥出场,被这位身材高大、脖颈围着白色皱褶、留着山羊胡须、语言滑稽、走路步态怪异的人物笑得肚子抽筋,也暂时忘了“荣膺”二字带来的困惑。由于印象深刻,屡屡给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们模仿电影里马伏里奥的言行,无意间为班级“培训”了一大批少年“马伏里奥”,为同学们“启蒙”了一点八卦喜剧。
746号的老者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命名为传世名著里的“名人”,照走不误,拐杖杵得地面硁硁响。毕竟锻炼身体是真。
经典文学名著里的名人都是典型形象,典型的意义就是“仅为这一个”,是不可复制更无法模仿的。在生活中偶然遇见“他们”,无论如何,只不过是记忆的复习,阅读经验的联想而已。
14681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