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网络媒体走转改:小苹果助特困县走上“致富路”

1372 0
发表于 2016-10-10 11:23: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
“静宁的苹果样子美、口感好,根本不愁卖。”果农杨道道说起自家的“小苹果”,可谓赞不绝口,边讲述种植经验,边递来顺手采摘的苹果给记者品尝。
  别小看这苹果,却帮助静宁县这个特困地区走上了“致富路”。
  9月21日,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一行来到平凉市静宁县,静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六盘山以西,华家岭以东,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中线上的重镇,素有“平凉西大门”之称。由于气候干旱、农业技术匮乏,静宁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六盘山片区特困地区之一。
  从官方数据来看,务农依然是静宁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计,静宁县总人口48.7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就有44.9万人,占比超过九成。在果农杨道道看来,苹果产业的迅速发展让村民尝到了不少甜头。
  “苹果产业是静宁的标签,既能自己种植外销,还可以开设采摘园增收,一举两得。”杨道道自1989年搞起苹果种植,至今已有28年,通过不断摸索,他的苹果栽培技术和种植规模已经相当可观,“自家有6亩地在种植苹果,一年下来,纯收入能达到六、七万元,家里刚购置了汽车。”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杨道道家的果园有点与众不同,果树上的苹果被套上了小袋子,地上还铺着反光膜,这是为了啥?

  “小袋子是静宁苹果特殊的种植技术,套上袋子后,还可以防虫害;反光膜则是让苹果着色更好、更漂亮。”杨道道说,技术刚刚推广时,袋子都是政府补贴的,只为减轻果农负担,提高种植积极性。
  事实上,静宁已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果品产业经过连续30多年的发展,果园总面积达到101.2万亩,是全国苹果规模栽培第一县。2015年果品总产量68万吨,产值25亿元。
  从外观来看,静宁苹果的肤色有点“哑光感”,并非鲜亮诱人,但口感却极为香脆。行走在果树间,记者发现,有的苹果还被贴上了印有“圣诞快乐”、“白头到永远”等字样的贴纸。
  杨道道透露,这里藏着他们的小小“生意经”:“贴纸上的字是黑色的,阻挡了阳光,有字的部分因为光照不足,颜色便浅于其他区域。在采摘前4、5天贴上就能达到效果,印有祝福语的苹果论个卖,一个能卖到10块钱,而普通苹果每斤的价格则在2-4元不等。”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