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盐湖新姿
(张波峰)
从古城西安乘火车东行,经华山,过潼关,跨越黄河大桥,沿南同蒲线上行一个多小时,你倚窗南眺,一个奇特的湖泊将跃人你的眼帘。即便是炎热的夏季,这里也是银光闪闪,一片茫茫白色。这就是素有“银湖”之称的山西运城盐湖。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盆地之最低处 (池中海拔 320 公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内陆盐湖之一,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盐湖东西长 30 公里,南北宽 5 公里,面积约130 平方公里,犹如一条洁白的玉带横铺在中条山下,俯瞰百里盐湖,碧波万顷,一座座象银山似的盐料和硝堆星罗棋布,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呈现出一片银色的自然风貌。
运城盐湖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盐湖地表、地下都储存着大量的盐类矿体。据勘测,主要资源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钅的矿藏总储量为8000余万吨。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溴、钙、碘、钾、硼、锂等十多种稀有元素。每年还有从盐湖周围汇人盐湖的盐类矿物储量 10 几万吨,故有“万宝池”之称。
运城属于季风气候带,每到冬季刮起西北风,,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硫酸钠成分遇冷结晶,芒硝花儿布满全池,白茫茫好似一片雪原;到了夏季烈日蒸晒,东南风吹拂,氯化钠成分遇热结晶,孕育出珍珠般的盐粒,宛如洁白的玉盘,晶莹可爱。
盐湖周围也是汉族最早的活动地区之一,据说它与汉民发展有着相依共存的关系。
《山海经》记载黄帝战蚩尤的神话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传说有“蚩尤血化为卤”的说法。
盐湖的来历虽然当地群众有许多美妙的传说,但毕竟是地质构造变化的结果。
相传远在舜帝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发了运城盐湖,并且把盐湖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开始是人们把在湖内天然结晶的盐取之食用,以后逐步进入了有组织的生产,又对湖内自然生成的盐,组织一定的劳力进行“集工采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运城盐湖的生产就比较发达了,出现了“垦畦浇晒”方法的萌芽。到了唐代,盐湖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式形成了“垦畦浇晒”的产盐方法,即用垦地、建畦将卤水灌人畦内,利用天日蒸发晒制食盐。这一产盐方法的出现,使盐池的生产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它的人工垦畦。
天日晒盐的历史,不仅在我国是最早的,距今已有 1300余年 (海盐由煎熬改为天日晒制只不过2百余年),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的 (西欧的天日晒盐也只有3百余年的历史)。过去运城曾称“路村”,故而盐湖所产之盐称为“潞盐”。
因为古代食盐在国家财政收人中占很大比重,所以历史上的统治阶级都把运城盐湖当做"刮金板"、"摇钱树",从唐、宋、明、清都派有官吏督守。唐代宗李豫在盐湖封神建庙,德宗李适亲往繁祀;明朝征调民工建造禁墙,墙外挖掘城壕。
禁墙内划出 36 个管辖范围,俗称36铺,分兵把守,而且建有察院、巡检司、盐检司等机构。这样使盐湖成为一座戒备森严、统治严密的城堡。
到了清朝,由于政府的腐败,在庚子赔款协定上还把这个盐湖割让给英帝国主义。
日本侵华后,盐湖又沦为日寇统治,盐湖资源遭到了很大破坏,严重地阻碍着生产的发展。
一直到1947 年这里仍然唱着单一产盐的“独角戏”。
解放以后,由于盐湖工人的精心管理,科学开采,使古老的运城盐湖焕发了青春。盐湖由过去的单一产盐,逐步发展成为以生产工业硫化碱和无水硫酸钠等初具规模的无机盐化学工业原料基地,在湖畔建起了我国工业硫化碱和无水硫酸钠的最大生产工厂运城盐化局。现在百里盐湖烟囱林立,机器轰鸣,厂房雄伟壮观,每天可以看到一辆辆汽车、一列列火车满载盐化工人创造的化工产品运往祖国各地。
运城盐化局现有职工7200百多人,他们十分爱护盐湖,也大力开发这个盐湖。近年来,他们在湖边建起了一座硫化碱生产厂和7个元明粉(即无水硫酸钠)生产厂。他们以芒硝为原料生产的元明粉占全国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硫化碱占全国产量的百分之三十。
全国的玻璃、造纸、纺织、医药、染料、洗涤剂、人造纤维、皮革、冶金等行业都离不开他们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但供应全国 24 个省、市、340多个厂矿企业,而且出口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港澳等 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运城盐化局这两种产品每年的出口量都占全国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每年上缴国家利税在一千万元以上。
今天,运城盐化局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攻克技术难关,综合开发盐湖资源,已开始进行金属镁和其它产品的试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后,占老的运城盐湖,将会为祖国献出更多的宝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