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所谓“社会空间”,是指人们通过群体活动所建构的生活与文化空间。长安的社会空间,常常被唐代诗人写进诗中。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观音台即南五台主峰,在长安城南不远处。诗写凌晨登观音台俯瞰长安所见,四句诗写了三个空间,分别写到郭城、皇城与宫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写外郭城整齐划一如棋盘,横平竖直。“十二街如种菜畦”,写皇城主要的十二条街横平竖直如同菜地的畦陇;“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写凌晨百官赴大明宫上朝的情景。所谓“五门”,指大明宫南面以丹凤门为中心的五座城门。
唐代的长安城是一座面积达八十四平方公里的壮丽京城,根据文化内涵与外部表征的不同,可区分成政治礼仪、宗教信仰、商业贸易、园林游赏、起居生活等不同的社会空间形态。唐代虽然已有雕版印刷,但主要用于印制佛经与皇历,当时的文学作品传播,主要还是依靠手抄和传唱,因而诗歌传播与地域空间的关系显得尤为密切。因此,能否位处长安文化中心,对于唐代诗人的诗名和诗作流传至关重要。在唐代长安不同的社会空间与文化圈层中,诗歌传播呈现不同的路径与面貌。由此形成了功能不同的三重文化圈:宫廷文化圈、士人文化圈和市民文化圈。唐诗是流动于各个圈层之间最活跃的文化元素。三重文化圈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帝王的好尚是传播的重要助推,士人的风尚是传播的主体,庶民的喜好为唐诗传播起到助推作用,文人雅集和音乐传唱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方式。
(魏景波/文 《光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