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圣惠镇名称溯源

538 0
发表于 2022-3-1 10:31: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圣惠镇名称溯源

其一,帝王惠巡说。圣惠镇地处安邑盐池“产盐之母”的东湾必经之地。在盐池“东便门”的东边有一高台,当地人称“观景台”,是观盐池的最好位置,历史上可一眼望到水波荡漾、风光无限的解州盐池。汉成帝永始四年(前13)三月,祀后土于汾阴,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汉章帝元和三年(86)秋八月乙丑,车驾幸安邑,观盐池。九月至自安邑。唐大宗贞观十二年(638)二月丁卯,车驾观盐池。自汉始多朝帝王观盐池,上观景台,乃圣迹所至,为感圣恩,永志圣德,故此地取名“圣惠镇”,以昭示后人!

其二,明代碑刻说。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刘敏宽,祖上经营运城池盐200余年,刘家祠堂(原运城盐化局大门正对面)内的珊瑚石上刻文:“刘氏一族……宋朝末年从曲沃县卜居安邑圣惠镇鬻盐起家,富甲天下。”据此,至少可追溯至宋代庙村乃称圣惠镇。明万历《河东盐池之图》碑刻文前已述,不再赘言。

其三,清代书籍说。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出版的《河东盐法备览》“运商卷六”行销篇中载“自运城二十里至圣惠镇,圣惠镇十里至东郭……”运盐路线中10多处提到圣惠镇。

总之,圣惠镇的名称可追溯至隋唐,甚至到汉以前。不论名称始于什么年代,圣惠镇“盬宗庙”与运城池盐文化密不可分。圣惠镇连接着运城池盐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故而,我们要下好池盐文化研究的“先手棋”,擦亮盐池生态保护的“特色牌”,走好“退盐还湖”资源再利用,文旅融合的“升级路”,使运城经济社会有更大的发展!

赵波/文
150584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