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10月7日,山东滨州53岁大叔街头举牌“卖身救孙”。据了解,该男子名叫孙风庆,是阳信县水落坡镇双庙村农民,多年前老伴去世,他辛苦拉扯孩子成婚生子。不料,今年6岁的孙子患上了白血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他正和儿子商量把婚房卖掉,凑些钱给孙子看病。 这样的一幕并非首次出现,而每一次出现,都深深地刺痛着公众的心。 时下老百姓负担最重的,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如今医疗卫生制度正在进行重大改革,医保新条例也已出台,药品也天天在喊降价,可事实是,现在得了重病大病,除了靠有限的医保报销外,就只有靠媒体的关注,靠“自我炒作”吸引公众的眼球,发起“众筹”,靠好心人帮助,否则就只有等死,有的重病患者无奈只有学习“壁虎断尾”的办法,“锯腿自救”。 “嫁人救父”“卖身救孙”是壮举,但又让人心酸,不得不让人反思,是什么原因?这些看似彼此孤立的新闻事件,多因“难堪沉重医疗费”而起,特别是大病医疗救助这一“短板”再度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些极端个案恰似一把尖刀,划开了当前尚有待完善的医保及社会救助制度的脓包。其实中国全民医保“量”高“质”不高的主要缘由是,我国现在的医保制度存在设计上的不足。“小病”逃避了“起付线”,“大病”遭遇了“封顶线”。对于大病病人来说,因为“封顶”,等于将大病重病拒之门外。如果不将大病重病纳入医保,那么这类事件就不会有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