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河津晚播小麦靠全膜覆盖技术追赶上了农时

647 0
发表于 2022-3-11 13:10: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眼下,我市广大农民纷纷忙着为自家麦田浇水、追肥。但在河津市城区办黄村,村民们忙碌的重点却是——为小麦褪去冬衣。

去年秋播,河津市小麦播期因洪涝灾害普遍推迟,特别是汾河两岸,由于积水严重,小麦迟迟不能下播。河津市城区办黄村农民侯俊红种有50亩小麦,去年秋季的洪灾让他家小麦也受到了影响。“去年下雨太多了,地里的积水最高时达40厘米,我们的玉米都是靠人工从地里搬出的,更别说种麦子了。”侯俊红告诉记者,受灾情况和他相似的村民还有很多。

记者了解到,2021年秋季的洪涝灾害使得当地超过2万亩的冬小麦迟迟无法播种。为此,河津市农业农村局推出极晚播小麦冬季全膜覆盖技术,在不利的气候条件下,用新技术把种子播入了希望的田野。

“我家小麦出苗的状态和往年比没有什么区别,全膜覆盖技术的效果让我非常满意。”在全部揭完地膜后,望着身边绿油油的麦苗,侯俊红赞叹道。

“冬季地膜覆盖能提高膜内0厘米到5厘米地温1℃到6℃。利用地膜的增温效应,可以弥补晚播小麦冬前积温不足,使得这个时期播种的小麦能在膜下完成萌发、出苗、分蘖等生长发育过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益。”河津市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曹建明表示,去年,在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撑下,河津市小麦抢播面积达3.6万亩,其中地膜覆盖面积占1万亩,全市小麦总播种面积达23.8万亩,比往年增加0.7万亩。

“去年小麦最晚播期一直延续到12月18日,比正常年份适期播种小麦足足晚了两个多月,但目前的长势与适期播种小麦基本持平,这让种植户们对今年的收成有了信心。”曹建明指着一旁没有覆盖地膜的对照田介绍,“地膜覆盖小麦除了主茎,已经有两三个分蘖了,而露地小麦还没有分蘖。”

然而,地膜小麦揭膜以后如何管理,同样是决定小麦能否高产的关键环节。“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我家小麦现在首要工作就是追肥,让小麦尽快适应外界环境。”侯俊红告诉记者,全膜覆盖技术只能弥补晚播小麦个体生长发育不足的问题,后续的春耕还需要他们精心投入。

据统计,河津市有近1万亩小麦采用冬季全膜覆盖技术,按照往年的增产幅度,平均每亩可增产100公斤。全膜覆盖技术为晚播小麦安全越冬提供了技术保障,更为提高产量开辟了新途径。“大灾面前,我们靠技术追赶上了农时。”曹建明说。

( 刘凯华 )

151583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