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运城读运城
›
茅津古渡今昔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茅津古渡今昔
759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4-13 12:27: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峡束春涛万丈深,
唤船人立石岩阴。
棹声欸乃连山应,
旗影悠扬隔水临。
宿雨乍收山积翠,
夕阳倒射浪浮金。
南来北去人空老,
浩浩东流无古今。
(明 王翰《茅津晚渡》)
茅津渡,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在笔者走过的黄河渡口中,茅津渡是很特别的存在。
一般渡口大都商业繁盛、水手辈出,这里却造就了一批批入围列榜的文人,可以说是人才辈出。
这个渡口,更是驻足过唐太宗、王维、钱起、韩愈、顾非熊、薛逢、司马光等人。他们在这里登高望远,吟诗作赋,诗中高拔的意境、浓郁的情感,熏染了一代代文人文风,滋养和酝酿了当地的文化传统。
军事要冲
中国军事史上的两个经典案例、文学史上的两个著名成语“假虞灭虢”“唇亡齿寒”,都发生在这里。大军出征,必经之地一定是茅津渡。
春秋时期,虞、虢两国相邻,虞国北邻晋国。晋献公野心勃勃,兼并控制了邻近诸多小国,胃口也越来越大。接下来的目标,晋国瞄准了虞国和虢国。
此时的虢国比较强大,而虞国弱小却地势险要,是晋国吞并虢国的必经之路。面对强大的晋国,虢、虞两国抱团取暖,结成联盟。
晋献公老谋深算,他深知不灭虞国难以兼并虢国。于是,他对虢国先施“美人计”,再施“离间计”,削弱其国力。对虞国,晋献公用“假途”之计:他用白玉之璧、千里宝马贿赂虞公,请借虞国之道出兵伐虢。虞公贪财,竟许诺晋国借经虞地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说:“虢,虞之唇也,唇亡齿寒。晋今日取虢,而虞明日从而亡也。”虞公却把这忠言当成了耳旁风。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借道于虞,率大军由茅津横渡黄河南下。车辚辚,马萧萧,晋军旌旗指处,所向披靡,虢国告灭。此时,失去了近邻盟友的虞国唇亡而齿寒,被班师的晋军顺道轻松拿下了。
回看历史烟云,时局变幻,几多感慨,几多叹息。
悠久繁盛
茅津渡又叫“陕津渡”,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云:“陕城北对茅城,故名茅亭,茅戌邑也,津亦取名。”此为茅津的由来。后因别于茅津村,人们才将之称为“茅津渡”。《平陆县志》载:“茅津地当水陆要冲,晋豫两省通衢,冠盖之络绎,商旅之辐辏,三晋运盐尤为孔道。”据载,茅津在春秋战国时,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争之地。
茅津渡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先民居住。春秋时期,晋国重臣先轸为晋国崛起立下大功,晋文公为表心意,封其弟先茅为大夫,封地在“先茅之县”,即现在的茅津渡。公元前627年,晋国与白翟在箕地作战,元帅先轸、先茅及儿子不幸战死,晋文公又将先茅封地赏给荐贤有功的胥臣。胥臣为纪念他敬重的先茅,便将封地改称为茅城,又令先茅家臣一律改姓为茅,茅姓从此诞生。作为一代贤者,无论先茅还是胥臣,都是文化深厚之人,此地人才辈出、文化繁盛,是必然的。
西汉初,大阳县(唐代改平陆县)县城定于茅津村。新城规模宏大,建制完整,楼宇高挺,街肆宽阔。县府大堂、东西六房、知县宅、典史宅、监狱、察院、布政分司、府学、税课司,一个比一个漂亮。茅津村尽得地利,享受了全县最好的
教育
设施,同时也引动了私人办学的新风。而南移的古虞文脉,则给了茅津人空前的艺术浸润,奠定了茅津人重视精神文化的传统。
同碛口一样,茅津镇是一个因渡口而兴的大镇。不同于吕梁山区,晋南从春秋战国时期陶朱猗顿开始,就有兴商传统,是晋南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先不说蒲州故郡,单说新绛县、盐湖区这些地方,一直到民国初年都是北中国非常重要的商埠。
在1937年之前,茅津镇作为晋南地区货物转运的枢纽,运城的盐,平陆东山的煤炭,在茅津渡装船,再走陆路散运中原各地。民国初年,陇海铁路只修到河南观音堂一带,山西出晋货物大部分要靠走三门航道外运。
(王伟/文《新华每日电讯》)
茅津
,
古渡
,
今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鄍邑”非“茅津”、“槐下”有“鄍邑”
•
“茅津”即“大阳故城”、“颠軨”即“軨桥”
•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市平陆县西湾至茅津(盘南至茅津段)改造工程澄清答疑
•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运城市平陆县西湾至茅津(盘南至茅津段)改造工程招标公告
•
平陆县茅津、锦江社区污水处理站MBR膜更换项目中标公告
•
“伍姓湖”今昔(下)
•
龙门古渡
•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茅津至西延段)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初步设计(1标段)招标公告
•
茅津古渡
•
永济皂角树关帝庙今昔
•
河津龙门古渡禹王洞群雕艺术正式塑成对外开放
•
麦收今昔(随笔)_屈吉平
•
茅津晚渡_康春荣_说古道今赞平陆八景
•
吴王古渡
•
朱家沟村“北垛十八兵站”今昔
•
吴王古渡遐想
•
运城的黄河三大古渡
•
赵永革在平陆县茅津古渡话党恩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7322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快报
洞见运城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