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洛阳是中国樱桃的原产地,其种樱史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东周时期,洛阳是王城,周天子祭祀宗庙时曾供奉邙山深处出产的樱桃。这果子鲜美可口,在当时很稀罕,周天子都舍不得多吃。
秦汉时期,野生樱桃被移植到了宫里和达官贵人的后花园,种植范围稍广。
隋唐时期,樱桃在东都洛阳已很常见。据说新科进士发榜正值樱桃成熟时节,天之骄子们会办一场樱桃会庆祝金榜题名。
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城,甚爱吃樱桃,不但在洛阳履道里的园子里种了许多樱桃树,还以樱桃口、杨柳腰形容自己的两个小妾,说她俩“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楚楚动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头子史思明攻占洛阳。当时正值樱桃上市,史思明觉得樱桃好吃,派人给在外地的儿子怀王及太师周至“快递”尝鲜,并特意写信交代:“樱桃一笼子,半赤半已黄。一半与怀王,一半与周至。”
他的下属觉得后两句不押韵,建议史老板把这两句颠倒一下。史思明很生气:我儿是我的心肝宝贝,怎能排在周至后面?
唐代往后,樱桃风靡大江南北,种植范围日渐扩大,品种日益增多。洛阳樱桃因个大肉厚、味纯甘美,有调中益脾、去寒止泄的药用,冠绝全国。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为了编纂《本草纲目》,走遍各地研究草木,见多识广堪比植物学家。他见到洛阳樱桃后,给出了客观公道的评价:“樱桃,处处有之,而洛中者最胜。”
(张丽娜 安宁/文《洛阳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