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不久前,我在接7岁孙女欣欣放学的路上,不经意间被她“将了一军”。她的言行让我既羞愧又欣慰,她的行事风格比我这个做奶奶的还到位,让我反思。
回家路上,我看见路边卖烧烤的女老板是我的熟人,于是停下车来和她打招呼。这时孙女顺势下了车,还要了一份5元的鸡柳,朝我摇头晃脑地让我付钱给人家。我递钱过去时,老板却怎么都不肯收。我怕拉扯影响她做生意,再说人家盛情难却,道谢后便准备上车回家。哪知孙女从我手中抢了刚才那5元钱,没等我反应过来,就把钱往老板手里一塞。
上车后,孙女边吃鸡柳边问我:“奶奶,我要是不把钱硬塞给人家,你就不给人家钱了吗?”我顿感语塞。她又说:“我很讨厌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人。我妈辛辛苦苦帮顾客理发,有时我妈客气地说声‘算了不要钱’,有的人就真的拍屁股直接走人。奶奶如果你也那样,你会被鄙视的!”
我连忙点头,心里感慨万千。父母长辈可以教育孩子,但孩子同样可以指导父母长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不分年龄长幼的,大人的言行不一定都正确,孩子说的不一定都无道理。只有长辈虚心接受孩子的“指导”,认识到小手牵大手也能提炼自己成长价值点,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导师。
(汤静/文 《快乐老人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