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父亲的麦田(散文)_朱海红

576 0
发表于 2022-4-24 12:06: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父亲的麦田

当学生们忙着庆祝“六一”时,我就知道,父亲要打电话了,家里那几亩麦子要收割了。

自从家乡变为苹果大县后,村子所处的嶷山脚下几乎全成了果园,麦田已很少看到了,但父亲仍固执地种着几亩麦子。当然,父亲也种果树,而且果园里那可是石榴葡萄梨桃枣、苹果李子柿子杏,样样俱全。乡邻常笑话父亲,想吃什么都不缺,就是缺经济效益。我总觉得,守旧的父亲有一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心态,凡事靠自己,万事不求人。父亲除了侍弄庄稼,诸如修车补胎、修锁补锅、编筐制篮,更兼铁匠、木匠、泥瓦匠,活儿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前些年家里的厨房、牛棚全是父母两人搭建而成,并不请一个人帮忙。父亲就如同孤岛上的鲁宾逊,一个人自成世界,在现代分工细节奏快的社会里,贪多求全、单打独斗的经济生活模式注定裹足不前,这样看似浪漫的生活导致了贫困。

父亲种麦子的几亩田在一个深沟里,是我们全家多年前开垦的荒地。记得小时候每当放寒暑假,我就随父母早上带着干粮,在这条被山水冲刷得支离破碎、高低不平的山沟里平田整地,直至傍晚才乘着月色回家。往往第二年,辛苦劳作一年的成果便会被一场洪水冲垮,于是便再次平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昔日杂草丛生、蛇鼠乱窜、崖壁藤蔓遮盖不见天日的野沟,硬是被我们全家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变成了一块虽瘠薄但可供耕作的田地。那些年风调雨顺,多了几亩麦田,一家人的温饱总算得到解决,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人们不再为粮食发愁,既然种果树能致富,谁还种麦子呢?

六月份也是教育上的收获季节,高考、中考、会考一个接一个。我在教育局供职,自然要参加繁忙的考务工作。这项工作起早贪黑,责任很大,但对我来说,比起炎炎烈日下在麦垄间挥汗如雨的苦累,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有多么不愿意请假回村收麦子啊!但母亲已过世,我总不能让老父亲一个人在家受苦吧!去年到今年天大旱,三亩多麦子仅产了三百多斤,换算成人民币也就三百出头,父亲说种子和耕地花了一百八十多,算下来还净赚一百多。我心想,幸亏沟里收割机进不去,不然父亲赚什么啊!为了这一百多元,我、父亲,还有妹妹收割、装运、碾打,辛苦了四天,这才把粮食粒整出来。接下来父亲还要一个人等有风时将麦粒扬净,再等天晴好时晒干,这才能装到粮囤里。我没敢跟父亲说算上工钱肯定赔本,父亲一定会说:“农民的工还算钱吗?”不要说城里的农民工,即便在乡村,堂哥给别人盖房子一天也挣二百元,还有村里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乃至大娘大婶,给别人苹果套袋一天也挣一百多元。我也曾劝父亲不要种麦子了,可在父亲看来,让千辛万苦开垦出来的土地撂荒简直就是一种罪过。

收完麦子没几天,父亲又打电话说果园里的杏熟了。那几棵杏树长势很旺,有的杏大如鸡卵,香甜绵软;有的杏色如霞彩,酸甜适口。母亲在时,每年都骑着自行车去卖,尽管卖的钱不多。母亲走了,那么多的杏父亲不愿意也不会卖,乡邻们谁想吃就去摘。我用面包车拉回几大箱,多数送了亲友,留下的放到冰箱里,每天吃一些,心里感觉很温暖。

勤劳节俭是父辈们优良传统和恪守信条,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这一传统和信条在父亲眼里没有任何变化。

我不能说服父亲,那就帮着父亲继续种他的麦子和杏儿,让我勤劳节俭一生的老父亲轻松一笑。

158703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