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聊斋》里的河津人

444 0
发表于 2022-4-29 10:24: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对梦境的描写。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第十二卷《五羖大夫》篇,写的就是河津人畅体元,做秀才时,梦见有人称他为“五羖大夫”,高兴得以为这是好兆头。后来遇到流寇之乱,畅体元被抓,身上的衣服全被扒掉,关在一间空房子里。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夜里他饥寒交迫,幸亏在黑暗中摸到几张羊皮,急忙裹在身上,才没被冻死。待天亮时一看,恰好是五张羊皮。他不觉暗中自笑躲过一关,后来,以贡生资格授任陕西雒南知县。

故事中的羖是黑色公羊,五羖是指五张黑色的公羊皮。“五羖大夫”是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百里奚的号。百里奚为虞国大夫,虞亡时被晋俘去,作为陪嫁之臣送入秦国,后出走到楚国,被楚人拘留,半年后被秦穆王以五张黑色公羊皮赎回,用为大夫,故称“五羖大夫”。他与骞叔、由余等共同扶助秦穆王建立霸业。因百里奚由穷困的俘虏而最终成为显贵的大夫。所以畅体元把梦中有人叫他为“五羖大夫”误认为是自己仕途显达的好兆头。

畅体元,明末清初原河津县畅村人。据清代光绪版《河津县志》记载:“畅体元,字汝玉,拔贡,幼以孝称。任雒南知县,清慎爱民。致仕归,行李萧然。”又据《雒南县乡土志》记载:“畅体元,山西河津人,科贡出身,于康熙初,任陕西省雒南知县,能缓赋恤民,捐资修学,纂辑邑乘,为县人感念。”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山东省淄川县人,19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此后,他在乡试中屡屡受挫,51岁遂放弃应举,在家乡为塾师,71岁才援例为贡生,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辞世。蒲松龄家境贫困,一生除了去扬州府宝应县充当幕宾一年外,其余时间均设帐教书于缙绅之家,而在同邑西铺毕际有家时间最长,设馆37年。《聊斋志异》中的400多篇,大部分是在此间完成的。毕际有,字载积,淄川西铺人,清顺治十三年任山西省稷山知县,《五羖大夫》就是由毕际有记录,提供给蒲松龄的。

蒲松龄所处的时代,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历史的灾难及个人的遭遇,深深地影响着蒲松龄的思想和创作。他怀着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写入《聊斋志异》。他受害于封建科举制度,因而敢于以谈狐说鬼的表现形式,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五羖大夫》中的河津畅体元与作者是同类知识分子,也是作者的影子。所不同的是,畅体元进入仕途的“梦想”成真,而蒲松龄的“梦想”破灭。因而,作者借畅体元的梦境故事,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五羖大夫》故事生动幽默,作者文笔简练,寓意深刻,短短90个字,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了让人忍俊不禁。《五羖大夫》故事情节虽属虚构,但河津人畅体元为官清廉、敬业爱民却是他真实的写照。畅体元作为正面人物,被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蒲松龄引进中国文学艺术殿堂《聊斋志异》。他的名字和故事,与这部中国古典优秀短篇小说一起流传百世。

任罗乐 张景录/文
159826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