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运城人
›
我眼中的叶永烈先生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我眼中的叶永烈先生
482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5-4 11:21: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我眼中的叶永烈先生
得知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似乎又循着《十万个为什么》去思考:先生怎么走得如此突然?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为什么”。心情沉痛之余,我不由得回想起先前与先生交往的一幕幕场景。
那是2011年,我在学校负责德育工作,我们尝试开办一个帮助学生成长励志的课外讲堂,起名为“名师讲坛”。这在当时是全国首家面向初中学生的讲坛,其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重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
,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主讲者为各行各业的知名专家、学者、领军人物等。
主讲者可以给学生普及本行业的入门知识,也可以一起与学生展望本行业的新成就、新发展,还可以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背景或幕后故事,更可以结合自己成长发展的历程讲述成功的人生经验……讲述者从初中学生的思维角度、认知水平等为学生讲解,尽量用故事、用事例说明问题,处处体现生动、有趣的精神。经过反复考虑,我们除了把
我们(运城)本土的专家,如蒲剧名家景雪变、中医名家柴瑞霭、文化学者杨方岗等人请来做讲座,还把目标瞄准了国内外一些知名学者。
首先想邀请的便是叶永烈先生。
叶永烈先生的传记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图书
销量占据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在全国影响力极大。他创作选题很多,写作任务很重,效率也很高。他每天的安排十分紧凑,尽量排除外界事务性的干扰,专心笔耕。他后来告诉我,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写作。我想,难怪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高产作家。
选择叶先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这一代人许多都是看着他的作品成长起来的。我就是在读初一年级的时候读了先生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能否联系先生给我们这个新举办的“名师讲坛”指导一下,为孩子们做一个励志性的讲座。
先生远在上海,我校偏居晋南。上海偌大,联系一个人不容易。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与先生供职的上海市作家协会取得了联系,并很快得到先生的电话反馈。
叶永烈先生是浙江省温州市人,说话精练、干脆。
当他得知我的意思之后,给我讲了两点意见。
一是这个面向初中学生的课外讲坛很新鲜,也很实用,尤其对学生扩大视野有很大的好处。说到这里,他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说,把孩子整天关在教室,反复学习课本并无过错,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会课本,很难有创新意识和精神。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发表诗作,那是他一生当中第一次把自己的思想变成铅字,呈献给数以万计的读者。从此,他总有一种创新的潜意识,无论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差多远,都会去涉猎一番。此时,我想到,叶先生虽然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但他却从事着文学写作,特别是中年之后他的产量呈井喷式增长,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纪实文学的创作上。他秉承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游历国内外,认真记录着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并勤奋地书写着自己的博客。许多时候,他的写作速度十分惊人,甚至一年半载就能出一本人物传记作品,而且质量很高,销量也很大。有一次,我问先生“为什么成书速度如此之快?”他只是笑了笑。后来,我才明白,他之所以速度快、质量高,是因为他平时十分注重素材的搜集和整理,照相机、录音
设备
、笔记本、钢笔是他的随身携带物品。这样,他的书里经常配发了许多现场照片,既直观,又真实,让读者喜闻乐见。叶先生还谈到学生现在到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问题,实际上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自己在北京大学学的是化学专业,但是,自己毕业后把文学和其他学科都作了学习补充,这才为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才写出了《十万个为什么》(与人合作)和许多科幻作品。于是,他告诉我,中学生文理不一定要分开,综合性学习对学生今后很有帮助。
二是
说有机会来运城给孩子们讲一讲
。言谈中,他很愿意和孩子们互动。从他的话语中,我得知他正在赶写一部人物传记,出版社催得很紧,合同已经签了,时间不能耽误。我十分理解先生的难处,就只好等待先生“方便的时候”来我们“名师讲坛”开讲。谁知此竟成憾事!
其间,我和先生还有过多次交流。每次的交谈总是紧紧凑凑,但他态度亲切,语气随和,处处透着与时间赛跑的气息。
后来,先生还特意给我寄来两本自己的作品,一本是《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一本是《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我甚为感激,并回信给他,说“以后不必过于麻烦,先生的书我在书店随时都可以买到”。我仔细阅读了这两部书,受益匪浅。我同时又想,先生是传记文学作家,
写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邓小平改变中国》《陈云全传》《胡乔木传》等诸多作品,洋洋洒洒,3500多万字,但唯独选择给我寄来这两本书
。我想,这与我先前邀请他给孩子们讲述自己成长中的励志故事有关吧!作品中处处蕴含着自己的写作经历、成长经历、写作习惯以及用胡乔木的经历故事告诉孩子关于写作的故事。
叶先生是大家,是名人,但是从不摆架子,从不隐瞒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有一次,我问及他关于写作的感受的时候,他说,写传记文学比普通的小说不知要难多少倍,传记文学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当事人,不能虚构,不能夸张,更不能贬低。有时,为了弄清一个时间或者地点,不知要询问多少当事人,查阅多少资料。还有,他的题材选择极为严苛,写作的对象通常都是名人,他要多次联系,多次拜访,认真记录,把历史和主人公的认识统一起来。
我知道先生写作事务十分繁忙,很少打搅他。几年前暑假,我去上海,事先并未与他联系。先生临时有事出门,未能谋面。这也成了让我遗憾终生的事!
叶先生的去世是我国文学界的重大损失,让我失去了一位忘年交,我们的“名师讲坛”失去了一位好顾问。
愿先生一路走好。
杨学杰/文
眼中
,
叶永烈
,
先生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怀念林鹏先生——张旭林作品
•
云端上的杜波先生
•
潘青鸽是同事眼中的“项目专家”
•
你是我眼中的天使(诗)_李宏伟
•
杜曙波先生印象
•
追记韩晋贤先生
•
一个电视人眼中的景克宁
•
吾师如竹——怀念张有道先生_ 文/曹保国
•
《先生》 小说 乡人笔记系列之五 尚建明
•
赵战生:刍议“先生”
•
我眼中的池神庙 张军 散文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9518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