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运城人
›
地方文化学者刘保民对《弟子规》李毓秀史料甄别记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地方文化学者刘保民对《弟子规》李毓秀史料甄别记
522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5-6 09:52: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李毓秀墓地(资料
图片
)
这是一个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
当人们看到刘保民不畏艰辛甄别李毓秀的史料后,纷纷说:“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作为和担当,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事情还要从9年前说起。时任新绛县文化局局长的刘保民,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时深受触动。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这让刘保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与新绛县大有关联的童蒙养正宝典《弟子规》。
《弟子规》出自新绛
,是李毓秀的著作,尽管当时在新绛,《弟子规》作为一种中华传统文化十分盛行,家喻户晓,但史料记载甚少,特别是对李毓秀在哪里办学堂,李毓秀有无直系后人,李毓秀坟茔安葬在哪里等问题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论。想到这些,一种责任感在刘保民心中油然而生。刘保民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多年的学习历练,使他对人文历史研究方面卓有方法及心得。但时过境迁,要在数百年历史谜团中寻觅线索,的确困难重重。
对此,刘保民坦言:“李毓秀所著《弟子规》影响巨大,他的人生经历不太好查,前后交错不易鉴别,因此要运用多维交叉的方法,从史事中求史实,从史实中求史是。”
刘保民在众多疑虑迷惑中,理出“李毓秀在哪里办学堂”,“李毓秀有无直系后人”,“李毓秀坟茔安葬在哪里”三个问题,收集整理出第一手口述资料和史料,使得李毓秀夫子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1.李毓秀回村办敦复斋不可信
在民间和史料中有一说,“李毓秀辞吏差回村,在家中办敦复斋”。针对这一说法,刘保民经过多次访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绛州正平里(今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李毓秀20余岁时取得秀才功名
,后又取得国学注选县丞,在县衙为吏两年,辞职后被曾任侍御的乡贤王奂曾聘请到其太平县(今襄汾县)汾城镇西曹路村当教书先生。而正是有了十年历练,使李毓秀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他写《弟子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上升到一个理性高度。在此期间,他对四书五经由浅入深,按照程朱理学的原本解释,著有《训蒙文》《四书字类释义》《四书正伪》等文章。
长期的潜心研究,使李毓秀声誉鹊起,之后他便来到绛州东雍书院内,也就是目前中共新绛县委所处位置。因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绛州开始举办贡院,设立考场,其时的绛州东雍书院地处州衙之下,东边为城内交通主干道,是城内的黄金地段。此处南面又为民房聚落群,学子众多,是设立私塾的理想
场所
。
据《新绛县志》记载,1861年,卢家巷内新筹办东雍书院,李毓秀的后代将创办约150年的李毓秀“敦复斋”捐给了新筹办的东雍书院。1901年,东雍书院又更名为绛州中学堂,1912年再易名新绛中学校,1919年又改称绛垣中学,日寇侵华后,又历经几次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新绛中学”,并延续至今。
2.李毓秀直系有后人
民间曾有传说:“李毓秀无后,过继了同辈兄弟中的一个孩子。”经过刘保民调查之后,确认嫡系后代仍在传承讲学。
2013年,刘保民调研新绛县衙署,无意中听原钟楼社区看门老人说起中城巷与西泊池滩交界处,李毓秀的后人李茂豫老人埋葬时场面十分宏大,令当时很多人印象深刻。新绛中学退休教师张家奎也回忆说,孩提时曾到李毓秀后人家中玩足球。
2014年5月,刘保民托山西大学原历史系主任在山西省
图书
馆查阅资料,找到了《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确认李毓秀身后有“子男二,女四,孙二”。
2016年8月7日,在省城工作的新绛人刘武彦给刘保民带来一则消息: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弟子规》研习中心执行主任李铠博士,极有可能是李毓秀嫡系后代。
听到这一消息的第二天,刘保民便赶到西安。时年64岁的李铠博士讲述其曾祖父李茂豫在今新绛县西天池的故居门上就挂着“敦复斋”匾额,且他的父亲——原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李嘉祜在其《我的爷爷李茂豫》回忆录中也明确讲道:“新绛中学堂的前身,早先则是一所由我们李家所捐办的家学私塾转办的。”听到这一消息,刘保民先生心里有了底,但他仍坚持继续查找。
为证实李铠博士的说法,刘保民先生又到陕西大荔县查找相关著作,并于当年8月再次前往陕西宝鸡市,见到了曾在陕西省植物园任研究员的李铠的姑姑、李茂豫四子李承龙的女儿——当年已82岁的李斌如。她的童年时代在敦复斋中度过,她手绘了一份位于新绛县西泊池滩的原居住地平面图,并对李茂豫后裔作了详细的书面说明。
李斌如亲笔手写回忆:“日寇侵华,民国动乱,家谱遗失。先祖李茂豫科考中举秀才后,在新绛县本家敦复斋私塾教书。1901年改为绛州中学堂。1906年和表兄王国祜赴日本考察
教育
,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担任山西省议员。1934年去世,葬新绛县吉庄。当时曾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她还说到1937年新绛县发大水,全家用船搬家的情形。这些口述史料与新绛县志记载及刘保民收集到的一张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新绛县发大水时的资料照片都能吻合。
综合李斌如研究员的回忆及所绘敦复斋旧居平面图及对西泊池滩老居民、老居委会干部多次实地查证等内容综合考证,刘保民认为:李铠博士家族应为李毓秀第十世孙,但不排除李振声是李毓秀夫子异母兄弟后代的可能。
3.李毓秀墓地确认在吉庄
多年来发表的多篇署名文章认定李毓秀墓地在周庄,刘保民先生认为随着李毓秀九世孙李斌如研究员的口述史料出现而应予以纠正。
根据刘保民的判断,李毓秀晚年的身体是非常健康的,很有可能是患急病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农历八月二十四辞世,享寿八十有三。他一生娶过三房夫人,但都是在妻子亡故后分别继娶的。由于其去世时,最后一房夫人朱氏尚健在,故与前两个夫人王氏、和氏于农历十一月二十一合葬在三泉镇吉庄祖茔之旁。
与李毓秀同时代的知名学人王奂曾在《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曾明确说明:“葬先生于城之北吉庄祖茔之次。”《乾隆直隶绛州志》《光绪直隶绛州志》《民国新绛县志》也明确记载:“李毓秀墓在城北十里吉庄。”清乾隆十四年,得到被祀入州乡贤祠的荣誉。但过去由于史料不多,对历史人物后裔的访谈资料知之不多,有学者判断后人为方便上坟,将李毓秀墓地移葬周庄村北。
而据李斌如研究员幼年时与父母生活在新绛县西泊池滩敦复斋故居,历年清明时节多次跟着家人到吉庄去上祖坟回忆看,李斌如童年的生活及上坟记忆与史料相吻合。由此可以认定李毓秀的墓地在吉庄,属于真实记载,非今人所说,清乾隆、光绪《直隶绛州志》与民国《新绛县志》中记载为时人误记。
由于地缘较近,刘保民还多次到吉庄调研,经多人指证找到了墓葬的具体方位。
在完成了对《弟子规》的一系列考证后,刘保民立即着手对《弟子规》进行宣传,提出《弟子规》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举措,开办《弟子规》大讲堂。从2016年到2021年,大讲堂先后举办了100多次。
梁 冬/文
刘保民
,
弟子规
,
李毓秀
,
史料
,
甄别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共青团运城市委史料征集活动开展
•
盐湖区博物馆公开征集盐文化文物及相关史料
•
关公(关羽)史料、遗迹及地标
•
公告:征集运城市体育文化藏品史料
•
东岳庙飞云楼史料补遗
•
《中条山抗战史料汇编》出版发行
•
乳胶枕头,想要甄别,要先了解这些!
•
运城市绛县陈氏石工家族史料述评
•
李毓秀_河东名人馆展陈人物
•
《弟子规》原文
•
运城史料,农耕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从这里升起
•
关公史料、遗迹及地标
•
李毓秀_河东名人吟咏(92)
•
平陆县档案馆关于征集红色档案史料公告
•
史料对蚩尤及其部落战事的记述
•
李毓秀在弘扬国学《弟子规》方面的贡献
•
蜀先王史料 蜀文化源出舜文化! _河东那些事
•
新绛县研讨“学用《弟子规》”
•
新绛县音协主席王峰创作的长篇小说《李毓秀传奇》付梓
•
运城市政府专题会研究永乐宫搬迁史料搜集整合等事宜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9518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