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今年以来,稷山县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高效推进网格治理,推广“1155”模式,夯实网格治理根基,在试点创建的基础上,确保网格治理高效稳健运行。
筑牢工作阵地,优化服务环境。建设“一厅三室”工作阵地,“一厅”,即接待大厅,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相融合,网格员每天固定值守2个小时,接待、处理群众来访,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网格事项;“三室”,即矛盾调解室、心理服务室、视频监控室,网格员在此协商化解疑难复杂事件。
搭好一个平台,分类协调处置。聚焦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推广建设村级“法官联络站”(诉源治理中心),从3个层面加以治理:一是纠纷尚未出现时,通过治理和疏导,防患于未然,避免纠纷的产生;二是纠纷已经出现时,法官提前介入,启动多元解纷,采取联合行动协商化解;三是纠纷进入诉讼程序时,启动各种诉调对接,高效化解纠纷。
选好五支队伍,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突出工作专业和实效,在村(社区)选好“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心理咨询员”“一村一平安志愿队”和“一村一治安巡逻队”五支队伍,联动发挥网格治理“联盟军”作用,协助网格员开展网格治理。
优化职责清单,明确职能界限。不断优化网格事项职责清单,有效赋予职能,积极发挥“五大员”作用。严控事项准入,严禁与网格职责不相符、与网格员工作能力不相匹配的事项纳入网格。明确网格工作职责清单,做到网格事项清晰,对未纳入网格事项依规依据合理拒绝,有效减轻网格员负担。
(秦文果 焦志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