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后土祠,华夏农耕文明的守望之地

677 0
发表于 2022-5-10 17:01: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古代皇帝为何选择在今万荣一带祭祀后土
后土祠,华夏农耕文明的守望之地
据有关文献记载,在今天万荣县的西边,汾河和黄河的交汇处,曾有一处四面环水的条状高地,古人称之为“汾阴脽(shui)”,其高十余丈、宽两里、长四五里,面积200多万平方米。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要求,“祀地于泽中方丘”,即在“泽中方丘”祭祀土地神。《周礼· 大司乐》:“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祇皆出,可得而礼矣。”“泽中之方丘”就是四面环水的“水中高地”。泽是指大水,象征承载大地的海洋,同时大地也需要水的滋润,所以要选择在“泽中之丘”祭祀大地之神。地处河、汾之交的“汾阴脽”,地肥水美,西望梁山,东眺峨嵋原,两大名水环绕,是符合古代礼制文化的一处天然的“泽中方丘”,所以传说上古时期轩辕黄帝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土地之神。后来的汉、唐、宋历代皇帝都在此地祭祀后土,与古人“祀地于泽中方丘”的礼制观念根深蒂固有关。明清时期,由于黄河河道的摆动,“汾阴脽”受到侵蚀,后土祠则屡毁屡建,但一直建在黄河、汾河交汇之地。人们通过祭祀后土,实际上是表达一种对数千年华夏农耕文明的守望和对大地的崇拜。
后土祠,华夏农耕文明的守望之地
汉代皇帝到河东祭祀后土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上面这首古诗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作品《秋风辞》。此为汉武帝元鼎年间到河东汾阴县(今万荣县)亲祭后土时所写。

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汉文帝派遣官吏在汾阴县的黄河岸边修建后土庙。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南)祭天时,便对大臣们说:“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他认为祭祀了天神上帝而不祭祀大地之神后土,于礼不合,便让大臣们讨论祭祀后土事宜。太史令司马谈和祠官宽舒建议在汾阴县祭祀后土,汉武帝便“立后土祠于汾阴”,并于公元前113年秋天,渡过黄河,到汾阴县祭祀后土,“亲望拜,如上帝礼”,即按照祭天的礼仪祭祀后土。太史令司马谈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父亲,他的家乡龙门(今河津市)与汾阴仅一水之隔,他建议武帝到汾阴祭祀后土,应该是在汾阴祭祀后土的活动,在武帝以前就有很久的历史了。司马谈作为史官,熟悉历史上的祭祀情况和汾阴县的风土人情,所以向武帝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后土祠中的秋风楼

汉武帝在完成祭祀后土的仪式之后,泛舟于河汾之间,同群臣欢宴于船上。极目四望,秋风萧瑟,草木落黄,鸿雁南归。武帝即景生情,吟出了千古流传的《秋风辞》。这次汾阴之行时,汉武帝44岁,已经当皇帝27年,北方的匈奴已被打败,汉武帝正筹划平定南方的南越,西汉王朝的军事、经济、文化都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在作品中流露出人生易老、岁月流逝的感叹。此诗语言清丽,音韵流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在艺术风格上有楚辞遗韵,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名作。

后来,汉武帝又在元封四年(前107)、元封六年(前105)、太初元年(前104)、天汉元年(前100)先后四次、总计五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并在后土祠建造了一座万岁宫。汉宣帝在神爵元年(前61)、五凤三年(前55)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汉元帝在初元四年(前45)、永光五年(前39)、建昭二年(前37)三次到汾阴祭祀后土。汉成帝在永始四年(前13)、元延二年(前11)、元延四年(前9)、绥和二年(前7)四次到汾阴祭祀后土。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光武帝汾阴祭祀后土,是汉朝皇帝最后一次到汾阴祭祀后土。两汉时期,皇帝到汾阴祭祀后土共16次。
后土祠,华夏农耕文明的守望之地
汉成帝时期的故事

汉成帝初年,丞相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向汉成帝上奏章,认为到汾阴祭祀后土,“渡大川,有风波舟楫之危”“郡县治道共张,吏民困苦,百官烦费。劳所保之民,行危险之地,难以奉神灵而祈福佑,殆未合于承天子民之意”,建议把对后土的祭祀活动改在长安北郊,把祭天的活动改在长安南郊。汉成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暂把祭天和祭地的活动改在长安近郊举行,不再到汾阴祭祀后土了。过了两年,匡衡因为别的事情被罢了官,朝野上下都认为这是对匡衡的报应,认为他不应该建议皇帝轻易改变祭祀天地的地方。大臣刘向对汉成帝说:“甘泉、汾阴及雍五畤始立,皆有神祇感应,然后营之,非苟而已也。武、宣之世,奉此三神,礼敬敕备,神光尤著。祖宗所立神祇旧位,诚未易动。”刘向认为汉武帝时期在汾阴祭祀后土并不是随意而为之事,是有所依据的,不要轻易改变祭祀后土的地方。汉成帝十分后悔当初听了匡衡的建议。永始三年(前14),汉成帝的母亲看到皇帝久无子嗣,便以皇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令:“盖闻王者承事天地,交接泰一,尊莫著于祭祀。孝武皇帝大圣通明,始建上下之祀,营泰畤于甘泉,定后土于汾阴,而神祇安之,享国长久,子孙蕃滋,累世遵业,福流于今。今皇帝宽仁孝顺,奉循圣绪,靡有大衍,而久无继嗣。思其咎职,殆在徙南北郊,违先帝之制,改神祇旧位,失天地之心,以妨继嗣之福……其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如故。”皇太后认为汉成帝即位以来,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但却一直没有皇子,想来想去是因为汉成帝当初把祭祀天地的地方换在长安南北郊,得罪了皇天、后土,失天地之心,天地之神降罪,以致皇帝久无子嗣。皇太后决定恢复皇帝到汾阴祭祀后土的“先帝之制”。永始四年(前13)三月,汉成帝率群臣渡黄河,到汾阴祭祀后土。汉成帝这次祭祀后土,有在后土祠求子之意,祈求神灵原谅自己,保佑自己后继有人。这是皇帝第一次在后土祠求子。《汉书·扬雄传》说:“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后来汉成帝果然有了皇子。在今天的万荣民间,一直有着在后土祠求子的习俗,当地称为“拔花”,这一习俗就是受汉成帝当年在后土祠求子的影响。

唐代的后土祭祀

唐代,玄宗开元十年(722),大臣张说上奏说:“汾阴脽上有汉家后土祠,其礼久废,陛下宜因巡幸修之,为农祈谷。”为了体现开元盛世的繁荣气象,祈求大唐天下五谷丰登,开元十一年(723)、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在开元十一年(723)祭祀后土时,在后土祠掘得两尊古代宝鼎,便将汾阴县改为宝鼎县。《唐大诏令集·祀后土赏赐行事官等制》有这样的记载:“北巡并都,南辕汾上,览汉武故事,修后土旧祠。时为仲春,地气萌动,将先政本,为众祈谷……宝鼎出地,奠此币玉,荣光塞河……改汾阴为宝鼎。”在开元十一年祭祀后土之前,唐玄宗下令对后土祠进行扩建,使后土祠的建筑规模更加壮观。唐代诗人李峤有《汾阴行》一诗,虽然是对汉代祭祀后土盛况的追述,但也能说明开元以前后土祠的一些情况:“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旗。”“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五营夹道列容卫,三河纵观空里闾。”“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兴出。彼汾之曲嘉可游,木兰为楫桂为舟。”可知当时后土祠建有供皇帝祭祀斋戒的宫殿、住宿的行宫、钟楼、鼓楼等建筑。李峤的《汾阴行》最后一段是:“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环不可测。昔时青楼对歌舞,今日黄埃聚荆棘。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应该是在开元之前拜谒过汉代的“后土旧祠”,看到了“坛场宫馆尽蒿蓬”的景象,听到了汾阴故老长长的叹息,所以才发出“世事回环不可测”的慨叹。相传,唐玄宗晚年曾命梨园子弟唱曲,伶人便唱了一首李峤的《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唐玄宗曾经在开元盛世时两次到河东祭祀后土,联想自己的晚年境况,百感交集,潸然泪下,连连赞叹道:“李峤真才子也。”

宋代的后土祭祀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在河中知府和朝中文武百官的请求下,宋真宗同意次年春到河东祭祀后土。在此之前,宋真宗的几个皇子都相继夭折,宋真宗这次祭祀后土,也有祈求神灵保佑后继有人的意思。现在秋风楼上还有“宋真宗祈嗣”的石刻图像。

当年八月,为次年祭祀后土作准备,朝廷调发五千军人赴河东服役。宋真宗任命陈尧叟为汾阴经度制置使、王旦为大礼使、王钦若为礼仪使。九月,河东转运使调运缗、帛、粮草十万运往河中府,供作祭祀后土的费用。宋真宗责成有关官员制定祭祀的礼仪程序,并对后土祠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和扩建,“行宫祠庙,缔构一新”。经过整修扩建的后土祠,庄严恢弘,名称改为太宁庙,当时号称“海内祠庙之冠”。与现在的后土祠只有五岳殿、五虎殿两大配殿不同,宋代的后土祠有六大配殿:东边依次为“真武殿”“六甲殿”“五道殿”;西边依次为“五岳殿”“六丁殿”“著名演员殿”。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五岳殿供奉五岳之神,在这里他们仅是后土的护法神,可见后土祠当时地位之高。因为宝鼎县位于京城开封之西,历史上把这次祭祀后土活动称为“西祀”。

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四年正月,在开封的崇德殿演习了一遍祭祀后土的仪式,可见其重视程度。二月,宋真宗率文武百官到河东的汾水之曲祭祀后土,礼仪十分隆重,史称“跨越百王之典礼”。因为祭祀后土,大赦天下,东京开封监狱中的犯人全部得到赦免,牢房为之一空。为了减轻地方的负担,朝廷免除河中府赋役一年,免除宝鼎县赋役二年。宋真宗先到宝鼎县后土祠的奉祇宫,第二天登临后土祠后面园林中的延庆亭,第四天举行祭祀大典。祭祀活动结束后,宋真宗在后土祠旁边的穆清殿大宴群臣,“赐父老酒食衣帛”。宋真宗还亲自写了一篇《汾阴二圣配飨铭》,追述汉唐祭祀后土之盛况,表达宋代敬奉后土之诚心。70多年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因后土祠年久失修,官方又派人对后土祠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东西饰御碑之楼,四角葺城隅之缺。金字榜碑,绘彩焕烂。前殿后寝,革故翻新。”这次维修历时7个多月,竣工之日,“邦人瞻观,远近为之欢欣鼓舞,携带老稚来歆享,益加敬焉”。由此可知,不但官方对后土祠的祭祀活动十分重视,民间对后土祠祭祀活动的看重,不亚于官方。每年的春天,当地百姓都要到后土祠举行祭祀活动。一些当年曾目睹宋真宗祭祀后土盛大典礼的少年,此时都已80多岁了,对前来维修后土祠的官员“悉谈当时之盛礼”。可见这次祭祀后土的活动在民间影响之深远。大中祥符四年祭祀后土时,因为“荣光溢河”,即祥瑞之光出于后土祠旁的黄河中,宋真宗便下令改宝鼎县为荣河县,以资纪念。

宋代祭祀后土期间,峨嵋岭上今天中里庄村一带祥云缭绕,呈八龙垂像之瑞,故在此建一座寺院,名曰八龙寺,现仅余一塔,即八龙寺塔。

宋代的后土祠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金天会十五年(1137),荣河县知县张维将后土祠的建筑全貌立石镌刻,即“后土祠庙貌碑”。这次刻石距1087年宋代维修后土祠刚好50年,所呈现的就是宋真宗祭祀后土时的建筑规模(1087年增建了唐明皇碑楼、宋真宗碑楼、4个角楼)。这块石刻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从碑刻来看,整个后土祠建筑群西临黄河,北依汾水。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棂星门、太宁庙、承天门、延禧门、坤柔门、坤柔殿、寝殿、配天殿、扫地坛。

棂星门三间,门左右各有廊,廊两侧与角楼相接,形成一个T形庭院。往北,正中为五间歇山顶大门,有门额“太宁庙”,门两侧有廊,左右各五间。进入太宁庙,院内左右各有一碑楼,左为唐明皇碑楼,右为宋真宗碑楼,碑楼之侧各有二殿。再往北是承天门,三间歇山顶。院内左右各有一碑楼,右为“修庙记”碑楼,重檐歇山顶,左面一楼名称模糊。再北,为延禧门,三间悬山顶建筑。由延禧门再往后即为正庙之前院。可以看出,从大门向北,经过四重庭院,才进入后土庙的重要部分,加长了整个建筑的纵深。

宋代对后土之神的封号全称是“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掌管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大地山河之秀的母性神灵。正因为后土之神为女性,所以后土祠正庙的大门叫坤柔门,正殿的名称叫坤柔之殿。坤柔门与承天门相仿,左右为围廊,形成廊院。坤柔之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下部有较高的台基,正面设左右阶。院内左右各有一方亭。坤柔殿之后为三间歇山顶的寝殿,寝殿与坤柔殿之间,以廊屋连成工字形平面,与北宋东京汴梁的宫殿大致相同。

廊院以北,用围墙与后部的扫地坛分隔,围墙的正中起高台,上有一座三间悬山顶小殿,即“配天殿”。其后接一个工字形高台,台上有亭。最后部分为“旧轩辕扫地坛”,周围遍植树木,中有横墙隔为两院。前院左侧有一座重檐方亭,后院正中为坛,上建重檐歇山顶大殿,左右有配殿。后土祠的后墙作半圆形,寓意天圆地方。

根据庙貌碑的图示,宋代的汾阴后土祠,共计7个空间,9个院落。“南北长七百三十二步,东西阔三百二十步”,约合南北长1207米,东西宽528米,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就长度、宽度而言,宋代的后土祠是现在的5倍,占地面积是现在的25倍,和明清北京故宫的面积差不多,难怪当时称其为“海内祠庙之冠”。

宋代的后土祠建筑,以坤柔大殿为核心,前面布置了一系列的庭院和建筑,其中棂星门至太宁庙为第一段,太宁庙至承天门为第二段,承天门到延禧门为第三段,延禧门到坤柔门为第四段,坤柔门到坤柔殿为第五段。这样的建筑布局,在到达坤柔大殿之前,人们要通过近1000米的五门五院:棂星门、太宁庙门、承天门、延禧门、坤柔门,这样的处理手法,渲染了后土之神的重要地位,使人们在进入坤柔殿之前就感到了肃穆气氛。宋代的祠庙建筑分为三个等级,后土祠是按照最高的等级标准修建的。明清北京故宫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在到达主殿太和殿之前,也要通过五门五院。可以看出,明清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与北宋汴梁的宫殿建筑布局、汾阴后土祠的建筑布局有渊源关系。《中国古代建筑史·元明清时期的建筑》指出:“明、清故宫建筑在总体布局上是继承着前代经验而进一步发展的。如果拿宋代的后土祠及明清的太原崇善寺和故宫相比较,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在主体建筑的空间处理和主要与次要建筑群的排列关系上有很多相同之点。”

北京的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内外围墙均作南方北圆,寓意“天圆地方”,是皇帝祭祀皇天、后土的场所,当时叫“天地坛”,与宋代汾阴后土祠的后墙作半圆形,寓意“天圆地方”有渊源关系。在明嘉靖九年(1530)以前,朝廷实行的是天地合祭之制,即祭天、祀后土都在“天地坛”一处。嘉靖九年,天地分祭,在天地坛的大祀殿之南建“圜丘”祭天,在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把“圜丘”改名“天坛”,“方泽坛”改名“地坛”。明清的北京天坛借鉴了宋代汾阴后土祠“天圆地方”的寓意,所以说天坛建筑外观渊源于汾阴后土祠。而明代修建的“地坛”,实际上是对汉、唐、宋时期在河东祭祀后土的延续。从建筑风格来看,宋代的后土祠建筑对明清故宫和天坛都有一定的影响。

北宋之后的后土祭祀

宋代之后的金、元两代,皇帝虽然没有亲自到河东祭祀后土,但在金章宗完颜璟和元世祖忽必烈时,都曾专门派遣官员到荣河县祭祀后土。

明、清两代定都北京,由于路途遥远,到山西西南部的荣河县去祭祀后土实在不方便,便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放在北京举行。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末,“地坛”成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的专用场所。但在山西南部,民间对荣河后土祠的祭祀活动,依然举办得十分隆重。从传说的轩辕黄帝扫坛祀地,到汉、唐、宋历代在山西的汾阴祭祀后土,到明清时期在北京的地坛祭祀土地神,是文化血脉的传承。汾阴的后土祠,在这一文化血脉的传承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意义重大。

近年来,每逢农历的三月十八,都有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在后土祠举行。远在港台的同胞,也经常组成“赴大陆后土祭祖团”,到万荣县后土祠虔诚地祭拜华夏大地之神。后土祠中的袅袅青烟,象征着华夏民族香火永续、绵延久远。

从传说的黄帝在汾阴扫地为坛祭祀后土算起,华夏民族对后土的祭祀已经历了近5000年。从汉武帝公元前113年在汾阴立后土祠祭祀后土算起,以官方或民间的名义对后土的祭祀活动也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汉、唐、宋、元,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对后土之神顶礼膜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黄河、汾河交汇处的后土祠,堪称中华民族的根祖。

后土祠与帝王年号、万荣县地名的变革

后土祠附近在汉代、唐代都曾出土过珍贵的文物,一直到最近几十年,还有春秋时期的文物出土,说明这一带确是商周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地区。汉武帝时,因为在汾阴县得到古鼎,改年号为“元鼎”。汉宣帝祭祀后土时,因为“神爵翔集”,即一种不知道名称的鸟云集在后土祠,汉宣帝认为是祥瑞之兆,改年号为“神爵”。唐代开元年间祭祀后土之前,于后土祠附近得到两个宝鼎,唐玄宗为了纪念这个祥瑞之兆,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宋真宗祭祀后土时,因为“荣光溢河”,即祥瑞之光出于后土祠旁的黄河中,便下令改宝鼎县为荣河县,以资纪念。荣河县的名称一直沿用到1954年。汉武帝、汉宣帝、唐玄宗、宋真宗四位皇帝,或改年号,或改县名,都是想显示自己的皇权与后土祠有神秘的联系。

后土祠现状与特色

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黄河河道向东摆动,汾阴脽被黄河侵蚀,汾阴脽上的后土祠受到洪流的威胁,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到明万历末年,唐宋时期的后土祠只得往东移建。清顺治十二年(1655),黄河水决,后土祠内的建筑大部分被黄河冲毁,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康熙元年(1662),黄河再决,连秋风楼也一同淹没于黄河中。康熙二年,后土祠移地重建于今庙前村北。同治六年(1867),后土祠再次被黄河冲毁。同治九年(1870),后土祠再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一直留存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

现存的后土祠,东西宽105米,南北长240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舞台、东西五虎殿、献殿、正殿、秋风楼等,布局严谨,结构合理。和唐宋时期相比,现在的后土祠规模要逊色不少,但仍不失为一处庞大而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

祠内的戏台由“前一后二”三座戏台前后联缀布列,形成“品”字形格局,为全国孤例,至为珍贵。从声学原理来看,三座戏台距离很近,如果处理不好音响效果,就会互相影响。当年在建造“品”字形戏台时,充分考虑了声音的直射、反射等声学原理,我们不能不佩服前人的智慧。“品”字形戏台的前面一个戏台,俗称过路戏台,平时是山门,唱戏时在高处放上木板,就成为戏台。每逢庙会,台上唱戏,台下走人。戏台的对联颇有意思,上联:游哉悠哉,头上生旦净丑;下联:演也艳也,脚下士农工商。来来往往的观众悠闲地从戏台下走过,生旦净丑等演员在人们头顶上的戏台演出。演员穿着华丽的戏服在台上表演,脚下通道上行走着士农工商各色人等。后面的两座戏台,西台称为佛家台。台前也有对联,上联:空即色,色即空,我闻如是;下联:画中人,人中画,于意云何。空和色都是佛家名词。空指虚,色指实。虚的就是实的,实的就是虚的,我听说是这么个理。戏台上的演员就像画中人,而演员看台下的观众,也像在看一道风景,故称人中画。唱戏的人,看戏的人,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理?东台称为道家台。上联:前缓声,后缓声,善哉歌也;下联:大垂手,小垂手,轩乎舞之。缓声指柔缓的歌声,垂手是指戏台上演员的舞蹈动作。台上唱出来的无论前低音还是后低音,都婉转美妙。演员的舞蹈动作或像惊鸿,或如飞燕,都婀娜多姿。据说当年东台唱蒲剧、西台演秦腔、过亭台则是豫剧,哪个戏台的戏好,观众便涌到哪一个台下,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奇观。

祠内的献殿、正殿,建筑工艺精巧,木雕艺术可谓巧夺天工,光彩夺目,是祠内建筑的精华。在献殿内,有四个拱形门洞,门洞上方的匾额和砖雕,简单而别致。献殿的东西山墙的正面有精致的砖雕,西侧山墙最下层的砖雕别具匠心,在洞口雕刻一只展翅的蝙蝠,好像蝙蝠正要从洞中飞出。献殿与正殿之间有过亭相连。正殿前的柱础石雕,也颇有特色,在有限的空间内安排了五层石雕,采用了浮雕、圆雕、平雕多种技法。

秋风楼位于正殿之后,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楼高32.6米,下部为一高大的台基,东西穿通。楼分三层,四周回廊。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结构古朴精美,形制巍峨劲秀。秋风楼的挑角十分漂亮,每个挑角上都有一个精致的武士塑像。

后土祠内保存的宋代碑刻《汾阴二圣配飨铭》,是由宋真宗亲自撰写并书丹的碑刻,我国古代由皇帝书丹的碑刻并不多见,因而此碑是中国古代名碑之一。

秋风楼下有一条东西向的古道,即张仪古道,战国时期张仪曾经由此道入秦拜相。1937年秋,朱德等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率八路军三个师三万余人从陕西的韩城渡过黄河,在庙前渡口上岸,经张仪古道奔赴华北抗日前线,秋风中的秋风楼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嵋原逶迤于东,大河奔腾于西。此地乃汉唐宋祭祀之圣地,天下后土庙之祖祠;览河汾相汇之胜景,传百代诗文之遗韵。如果选择在农历的晚秋九月游览后土祠,你会感受到秋风阵阵、白云飘飘、黄叶片片、充满诗意的河汾秋景。

“彼汾之曲嘉可游”,趁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设于万荣之难逢时机,请到后土祠游历感受一番吧!

李广洁/文
162224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