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羲和何许人也?
今之《辞海》、古之《尚书》《史记》,都有记载。
依河东民间说法,羲和本是四个人——羲仲、羲叔,和仲、和叔,都是上古时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吏。
传说当年尧王派他们四人分别住在东、南、西、北四方,观察星象变化、鸟兽羽毛更换及昼夜长短等物候现象,由此确定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时令,指导民众根据物候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和生活。
羲和观天制历,最早确定了农时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平年和闰年的划分据说也由此而来。所以说,羲氏与和氏兄弟对中国古代历法和农耕文明开创,有着极为巨大的贡献。
稷山西社镇东庄村传为“羲和故里”。
村北二里许,曾有一座始建于隋、历代皇帝都派官员来祭的羲和神庙,庙后有4座大冢。
此羲和庙过去每年有两个庙会,一个是正月十一的“花儿会”,又名“花灯会”,另一个是三月十五的“羲和上庙祭祀大典”。
据《稷山县志》载,稷山就是羲和当年观天制历的一个观测点,他们死后也葬于此,“羲陵晚照”为稷山古八景之一,历代文人多有诗文咏赞。图为东庄村遗存的清代重修羲和庙石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