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小菜畦里内涵丰

455 0
发表于 2022-5-13 10:29: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把村边一块两亩多的责任田流转,给人的地块方方正正、整整二亩,靠村而不甚规则的二分多一点刀把地,留下自己种菜。如此与人方便于己有利,不亦乐乎。

冬天里,我把地翻了翻,灌上稀茅粪,让它静静地休闲。天天吸收着太阳光的热能,经受着朔风的吹拂,间或得到雪雨的滋润,这块不大的土地也一样在酝酿着春天的故事。

春打六九头,人勤春来早。六九伊始,我拿起锄头,把灌过稀茅粪的土地中耕一遍,使深翻过的土地虚实有度,养分均匀。锄头的舞动,算是把沉睡的土地给叫醒了。

惊蛰一过,万物复苏。冬眠了几个月的蚯蚓伴着欢快的晨曲扭动着,蒲公英、粽子草、野芫荽,还有不知名的小草开始萌发,大有先入为主、异类称王之势。草与庄稼争水、争肥、争阳光、争空间,本为敌对势力,种庄稼绝对不能让长草。除草也和打仗一样,在草长强势起来前,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我见草就拔,不给它一点点生长的机会,避免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无奈与尴尬。

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科技的发展和塑料薄膜的推广应用,使农事活动整整提前了一个节气足足半月时间。清明节前,我用铁耙把这块刀把地进一步平整,刨了几根堰,把它分割成几小畦,同老伴一道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然后到泓芝驿集市上买回黄瓜、豆角、生菜和南瓜等优良种子,打孔点水,种下菜籽,也种下梦想。

谷雨时节,种下的生菜、黄瓜、豆角和南瓜破土而出,小苗娇滴滴嫩生生,令人欣慰。时不我待,我赶紧到集市上买些辣椒、茄子和西红柿秧苗,打孔点水栽上,然后连续几天点水浇灌,确保秧苗成活。立夏时节,再买些大葱秧苗栽上,二分多一点的菜畦里总算满实满载,蕴涵着憧憬和希望。

等西红柿、黄瓜、豆角插上竿,绑好架,种菜的活计总算告一段落。

水是农业的命脉,种菜尤其如此。这块刀把地紧邻村庄农舍,我远离水渠,没法引水浇灌。为使菜苗正常生长,只好手提水壶点浇。此乃中国农业的最原始办法,又是中国农民与大自然抗争的基因赓续。不同于过去的是,我不用担水或背水,而是驾驭着现代化的三轮电动车拉水,先进轻松多了。

我们这儿地处涑水河畔,过去是河灌井灌两便,后来涑水河断流干涸,现在只能井灌了。井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浇的回数多了土壤容易板结。而自来水管里的水,又人为地添加了净水剂,对农作物生长不利。下雨水则不然,它是天水,是没有矿物质也没有添加剂的纯净水。它曾经像母乳一样,养育了先民数万年,口感绵软甘甜。释家喝了它感觉到浓浓禅味,文人喝了它生发诗意,侠客喝了它则风寒易水、剑洒青霜。用下雨水浇菜当然再好不过了。我盼望下雨,常常仰着脖子看天、看云、看孤山戴帽、看燕子低飞……可是,老天爷吝啬得很,几次都是看着天阴得像像的,或是来势凶猛,飒飒飒一阵,刚将地皮洒湿就画上了个休止符,或是似乎蝇母尿尿,连地皮也未洒湿就“收官大吉”。天不给力,我只好拿着废旧塑料油壶,从自来水管里接上水,用三轮电动车拉到地里,一苗一苗点浇。或许我的努力感动了上帝,终于天公开眼,下起了流檐雨。我欣喜若狂,在铁皮房檐下摆满了铁桶、塑料桶和盆,把过去盛粮食的大瓷瓮也蹲放在院子里。铁皮不渗水,接水快,房檐下的桶和盆很快就流满了。雨水贵如油,我不想让它糟蹋一点,赶紧将桶里盆里的雨水一一装进二十余个废旧塑料油壶。雨继续下着,桶和盆又满了,我把它一一倒进院子里的大瓮里。

其实,雨水收集利用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新时尚。听说,在日本东京,安装雨水收集设施,建立雨水渗透系统,普及雨水利用工程多管齐下,有效缓解了雨季城市内涝问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也让人们树立起环保节水的观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东京——雨水利用融入日常生活的做法可以作为我们城乡现代化建设、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宝贵借鉴。

我和老伴精心务弄,雨水浇灌,各样菜都结实早、长得好。你看,生菜嫩,黄瓜鲜,茄子黑紫发亮,西红柿圆圆红脸蛋,下垂的豆角好似首饰店货架上挂着的翡翠珍珠串,俨然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景画,开心而又养眼。我用手机拍摄下来,分享给朋友,朋友惊喜而赞许:“累累果实惹人喜,田园风光长寿地!”我回复:“欢迎前来采摘鲜菜!”

先是原来单位同事刘云夫妇开车过来,摘了茄子、黄瓜、豆角、辣椒、西红柿,剜了几棵生菜。七八天后,既是校友又是宣传文化战线同事的杨俊萍、张培莲二人搭乘客运班车前来采摘鲜菜。我们畅叙友情,互致祝福,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而欣慰喝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骋思畅想,为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鼓劲加油。

星期天,在城里上班的儿女们相伴回来结伴而去,采摘父母种的各样无公害绿色蔬菜,带回家下厨烹饪,分享着父母亲的收获与幸福。茄子、黄瓜、豆角结得多、长得快,三两天就摘下不少,我们老两口怎么吃得了,便送给东家一点、西家一点,大家都快乐。诚然,这并非我的大方和首创,蜂见花而鸣其众,羊见草而呼其群,投桃报李,互通有无,早已是乡村民间的成风化俗。

朋友走后分别发来微信,除感谢热情招待和采摘体验的话外,还说“有一个宁静的小院,吃着自己种的无公害蔬菜,邀三二朋友采摘聊天,闲来无事读书看报,真真是神仙般的生活。”“看来你种菜不仅是为吃,而是给生活增加更多的乐趣”。

哈哈,知我者朋友也!

梁 柱/文
162588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