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邂逅“劳山道士” (散文)_赵战生

595 0
发表于 2022-5-19 11:52: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山东青岛依崂山濒黄海,青山葱茏,绿水环绕,名胜林立,鸟语花香,是处文化旅游打卡宝地。崂山是青岛市的仙踪渊薮,道教文化色彩浓郁。山上摩崖众多,群雕古拙浑厚;人物栩栩如生,幅幅皆典故,无人不故事。太清宫、白云洞等诸多道家宫观,道风氤氲,主旨鲜明,声名久远,古今为人乐游。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崂山之所以数百年香火旺盛,名传古今,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了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一篇《劳山道士》。劳山即崂山,亦称“牢山”,是道教的发轫之地。

蒲松龄,字留仙,号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他一生科举失意,未入官场,穷困窘迫,生计艰难。“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狼嗥鼠窜,境况萧然。为了生活,他只能“卖文为活,废学从儿,纳税倾囊,愁贫任妇”。

充幕宾、当塾师,是蒲松龄人生的重要经历。31岁那年,因乡试不第,他应同邑扬州府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聘,埋首案牍,充当幕宾。这是个毫无个人自由空间的苦差事,他亲眼目睹了官场丑恶、世间不平、百姓苦难,却连话语权都没有。他不甘为官府背书,深深感到“新闻总入狐鬼史,斗酒难消块垒愁”。

淮南水乡虽然风光旖旎,别有情趣,但消除不掉蒲松龄心中的惆怅与隐忧。“独上长堤望翠微,十年心事计全非”,无奈之下,他毅然结束了幕僚生涯,返回故里。

由于没有科举出身,蒲松龄无缘仕途,只好设帐于缙绅之家,聊充西席。幸运的是,他在同邑西铺毕际有家受到礼遇,与毕诗酒论文,相处甚得,直待了三十多年。

毕家有座“万卷楼”,藏书甚富。蒲松龄近水楼台先得月,徜徉其间,博览群书,收获颇丰。在此期间,他奋力笔耕,赓续了《聊斋志异》,还编撰了《庄列选略》。只因作品多涉狐鬼怪异,且思想叛逆、不入时流,故“惟于弟子辈闭门叹赏,而又不敢出以示人”。

垂暮之年,蒲松龄辞聘,撤帐归梓,曾在青岛小住。在这里,他写下了《劳山道士》《长清僧》等新篇。

劳山道士,未著其名,却是一位道术高超的“类神仙”。他剪纸如月,光鉴毫芒;一壶酒挹注不尽,倾醉席间宾客。尤其令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的是他以箸掷月中,召嫦娥下界,来筵前轻舒广袖,翩然起舞“霓裳羽衣”。这还不尽兴,接着他又与两位酒友飞升月中,在广寒宫反客为主,弄影对饮,尽显雅士风流。

有位王姓青年,听说劳山道士法术了得,慕名来投。道士得知王生是富家子弟,料他难以吃苦受累、专心学艺,他却信誓旦旦地表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道士授王生一把斧,让他随众上山砍柴。一个多月后,王生“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可当他看到道士种种神奇的法术之后,又难以割舍,继续咬牙坚持。

又过了一个多月,王生苦不可忍,而道士视若不见,并未传教一术。他委屈至极,跑去求艺。道士含笑,问他想学什么,他脱口而出:“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见其执意学此,遂授秘诀。王生当场演习,屡试不爽。临别,道士叮嘱:“归宜洁持,否则不验。”

回家后,王生自言遇仙,可信步天下,坚壁难阻。其妻不信,说只有眼见为实。他退后离墙数步,口中念念有词,一头向墙撞去,却扑通颠倒在地,额头肿了个大疱。妻子掩口耻笑,王生羞惭,大骂老道士无良。

其实,居心不良的正是他自己。

穿墙破壁,伏梁隐形,窥人私密,觊觎财宝,偷香劫色,本是臭名昭著的小人所为、强盗行径。王生鬼迷心窍,欲求邪术,足见其背离仁道,心怀不轨。好在劳山道士明察秋毫,灭其邪念,才使其未一失足成千古恨。

拜师学艺,看似平常,其实却大有学问。古人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只有跟随德高望重、学宏术精的老师,才能学会做人,术业大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让我们来看一则神仙学道的故事。

当年,吕洞宾从芮城南渡黄河,西上长安求学,中途在客栈遇见仙翁钟离权。钟离权有心度化吕洞宾,布局让他黄粱一梦,飞身华胥。相传,华胥是太昊帝伏羲母亲的故园,她因践踏了雷神巨大的足印,而有孕在身,生下了伏羲。由此,华胥成了人们心中圣洁的乐园。

吕洞宾虔心问道,钟离权探其心迹,欲授他点石成金之术。他不听,只求《灵宝毕法》,就是研习普惠世人修心养性的秘籍。钟离权颔首然之。在他的指点下,吕洞宾终羽化成仙。

不以物欲乱心,不以邪念乱道,也许这就是劳山道人教化世人的初衷。只可惜王生心术不正,另有所图,结果白辛苦了一场,还当场出丑,被妻子耻笑。

在《长清僧》里,蒲松龄写了一位得道高僧灵魂不灭、死而复生的故事。

长清县(今属济南市)寺庙中有位老僧,七十多岁了,童颜鹤发,无灾无病,快活如仙。一天,他突然坐禅圆寂,而他的灵魂却飘然游荡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南界。适逢一富家子骑马围猎,不幸马失前蹄堕毙。老僧灵魂与尸体不期而遇,倏地相合,俨然成了“富家少爷”。

及至归来,但见雕梁画栋,仆役成群,妻妾穿红著绿,环佩叮当,堪比王侯之家。“少爷”不似往日,对这一切皆不感兴趣。居数日后,即出门自遁,又回到了旧寺。后来,夫人屡遣家仆请归,俱推辞不应;复派管家送来金银玉帛,皆推却不受,惟留一袭布袍而已。

对此,作者借异史氏之口叹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意思是说:老道士之所以灵魂不灭,千里不散,是因为他笃定的道德信念。我不惊异道士的死而重生,感佩的是他不以物欲乱心的道德坚守。如果见富贵而眼花缭乱,让心魔乱了心志,那就病入膏肓,针砭难治了。这真是一番警世、醒世箴言,足见作者演绎此篇,用心良苦。

青岛崂山,还有一大景点太清宫。这里宫宇巍峨,古木参天,众多雕塑各具神态,活灵活现。供奉的主神,就是道家的祖师老子。他的一部《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对开创人类道德文明,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是被道家奉为圭臬的经典。“劳山道士”领略要旨,传承衣钵,躬身实践,彰显了道德精神,亦令人可钦可敬,久久难忘。

若要近距离与“劳山道士”互动,感受道德的魅力,沐浴道德的阳光,劝君不妨青岛一游。

163212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