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河东读运城
›
车的变迁,记录祖国前进步伐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车的变迁,记录祖国前进步伐
672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5-21 10:58: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新中国成立时,我是个稚气未脱的幼童。70年来,伴随着祖国母亲的成长,我已届垂暮之年。70年间,我心贴祖国母亲的胸膛,聆听着母亲脉搏跳动的声响,目睹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且不说**爆炸、飞船上天、巨龙潜海、“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军事、科技的高速发展,单说我亲身经历的一些小事,心中便涌现出无限感慨。
13岁那年,我考入光华完小,学校离家四五里地。开学那天,因课桌板凳要自带,父亲借了辆牛车去送我,此后,年幼体弱的我开始了人生旅程的长途跋涉,每逢星期天,来去都是步行。1958年,我到荣河读初中,学校距家十七八里,来去依然是步行。偶尔能搭坐别人的自行车,就太幸运了。那时,我对自行车产生了一种浓厚的羡慕之情。无奈家境贫寒,靠国家助学金勉强读书的我,对自行车不敢有一丝奢望。
我上高中的县城离家五十里开外,因为路途遥远,不可能每个星期都回家。但凡回家或去学校,也总是靠两条腿,常常是吃过午饭就启程,星星满天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趟就得走五六个小时。
深秋的一个星期天,回校途中突下大雨,道路泥泞、举步维艰。走到离县城还有十几里地的薛里村时,天已漆黑,我只好叫开了路旁饲养室的大门,借宿在人家喂牛的草巷里,度过了一个瑟瑟发抖的不眠之夜。爸妈得知我夜宿饲养室的事后,把给奶奶准备的棺板卖了,为我买了辆五成新的自行车。从此,我来往学校,以车代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学校毕业后,我在县城参加了工作,攒钱买了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每逢回家或下乡,总是蹬着自行车,就觉得悠闲自在、心满意足了。再往后,县城至家乡通了公共汽车,干脆是乘车来往。有次出差去太原,乘坐他人一辆“212”吉普车。早上从万荣出发,万家灯火才到太原,不到千里的路途,竟用了十几个小时。汽车行驶在颠簸不平的道路上,让人备受折磨。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我家新添了3辆自行车,大儿子嫌自行车速度慢,买了辆摩托车。我外出办事、走亲戚、去机关,都是他用摩托车接来送去,比起骑自行车来,不知强了多少倍。前几年,两个儿子都买了小轿车。县城通往我家乡的公路,也由石子路改成了柏油路,来往县城只需半个小时。
如今的家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密如蛛网,正在修建的蒙华铁路,就从我们村边通过。高铁、动车缩短了城际之间的距离,从运城到太原,只需两个小时。
每每乘车在公路或铁路上飞速行驶,我都会想起步行的年代、骑自行车的年代,进而感到飞速前进的不仅仅是车,而是这个时代!普普通通运载工具——车的变迁,记录着祖国母亲前进的步伐,见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富裕安康!
李文正/文
变迁
,
车的变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车子变迁记
•
中国古代粮仓变迁
•
郭竹爱:我家门楼的变迁
•
“轿”的变迁
•
归来话变迁(随笔)_李秀贞
•
解县以及解州的沿革变迁:
•
运城盐池变迁
•
隋唐丝路的变迁
•
古城安邑行政区划变迁
•
盐湖机械工业发展变迁管窥
•
岐福康: 变迁
•
曹张农灌变迁史
•
“蒲州”地名变迁概说
•
邱希占:饭桌馍馍看变迁
•
证书的变迁(散文)_武青山
•
涑水河的变迁
•
路的变迁_王秀峰
•
新望路变迁记
•
魏豹城的变迁
•
毛家山村的变迁
•
水源的变迁_清风
•
春联的变迁_屈吉平
•
春联的变迁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823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