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运城人
›
“农民教授”何巨才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农民教授”何巨才
639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5-23 10:02: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他个子不高,又黑又瘦,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
他,管出了一个连续15年亩产超万斤的苹果园,创造了一个数十万人学习观摩的奇迹。
他,不辞辛劳,足迹遍布全国各大果区,进过4000多个果园,做指导开讲座数千场。
他撰写的果树技术文章200万余字,让无数果农受益,在北方果区拥有无数“粉丝”。
他总结出了果树生产十大经验理论,令业内专家惊叹,大家称赞其为“农民教授”。
他就是中农乐果树科学研究院金牌讲师——何巨才。被果农们称为果园里的“土专家”“老黄牛”和“财神爷”的普通农民。
一
何巨才,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水头镇后堡村农民。虽然只有高小文化,但是他从不甘心做一个没有文化、没知识、没技术的农民。几十年来,他坚持读书、看报学技术,养成了刻苦学习、善于钻研、勇于实践的好品格。
1966年,不到20岁的何巨才担任了生产队的果树技术员。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对果树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50年如一日,乐此不疲。《山西果树》《中国果树》《果农之友》等报刊就成了何巨才每年必订、必读、必存的“课本”。这些他眼里的“宝贝”,他都会一字一句地反复咀嚼,村里人都说老何读书像“吃书”。
1993年,他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栽了10亩2001富士和五代红星——“瓦里”,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他认为这种树形,最适合和满足果农密植高产、提早结果、快速致富的要求。
当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照,他便边实践边摸索。树在不断长大,园一天比一天密,他摸索出了控冠技术。这种树形让整棵果树日照充分,结果早、果质好、产量高,栽树第四年就结果,第五年就进入盛果期。2002年,老何7年龄的果树亩产量已经达到1万斤。之后连续15年,他果园的亩产一直保持在万斤以上,有效克服了果树大小年现象,缔造了在中国苹果兴盛年代的产量奇迹,被确定为国家细长纺锤形示范园。
在那个“有产量就有收入”的年代,何巨才的苹果树不但管理得像三军仪仗队那样整齐有型,而且持续高产。在何巨才的带动下,不少人跟着种起了苹果。何巨才将他的技术和果树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位求教的果农,不管本村的、外村的,也不管河南的、陕西的,他都是一遍遍讲,手把手教。
二
一个人侍弄十几亩果园,何巨才本来就很忙,再加上要义务接待大批参观者,给他们讲技术、做示范,他就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加入中农乐技术团队以后,他既担任村里果树协会会长,又担任中农乐的专职讲师,还肩负起了用笔来完成传播先进果业技术的任务。
不会写,就学。写不好,就从把技术讲明白开始。从蹒跚学步,到走得稳稳当当,再到极速奔跑。这一过程,何巨才整整写了100万字。
从果园回来,他伏案疾书,想把生产中的经验总结在纸上。讲课结束,他在农家炕头挥笔疾书,把与果农的交流所悟记下来。与专家探讨之后,他在火车上掏出随身的小本子,生怕漏掉每一个核心点。
技术日臻成熟,阅历更加丰富,写法更加洒脱。何巨才的技术文章不拘一格,挥洒自如,果农们爱看他的文章,甚至等着盼着他的文章在报上发表;专家们也喜欢与他交流,希望通过他的文章发现更鲜活的生产经验。
他发表在《山西农民报》《中农乐果业科技报》的果树生产指导文章达600多篇,累计接近200万字。他的文章篇篇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生产。特别是他原创的“果树管理二十论”,细述了自己的“一家之言”,既有精深的理论研究,又具有生产实践具体指导意义,在果农和专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笔下有担当,纸上能生财。无数果农因他而改变生产观念,无数果园因他的文章而提质增效。中国果树研究所专家评论说,何巨才的文章已达到较高的论文水准。他也由此被大家成为“农民教授”。
三
何巨才年近七旬,患有腿疾,但一个农民对果树发自内心的热爱,让他把技术研究总结和传播视为天大。在中农乐,他为会员和果农服务的热情任何时候都没有退减过。只要会员和果农要求讲课或进园指导,他就会无条件欣然前往。
2016年,中农乐千乡万村互联网平台上线,中农乐为果农的服务方式也增添了新的翅膀。何巨才与时俱进,换手机、学上网。现在,何巨才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中农乐APP平台的“在线咨询”和“在线诊断”上答复果农的问题;通过中农乐上百个微信群,解答果农朋友提出的各种问题。一有空闲时间,他就赶到总部技术中心和
新闻
中心,录制“中农乐大讲堂”。或在技术人员的要求下,赶到果园录制“果园开讲”。他常说:互联网为我们一线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插上了翅膀,我们不能辜负这个伟大的互联网时代。
社会也没有忘记何巨才的付出。他先后荣获我市特级劳模、运城市实用拔尖人才等各项荣誉。2006年,何巨才被选为夏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和运城市第二届人大代表。2016年,他再次被选为运城市第四届人大代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巨才这个果农心目中的“农民教授”,正在以一种“老黄牛”的精神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农乐 郑科 梅婕/文
农民
,
教授
,
何巨才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这个教授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劳动者洗白
•
如何将农民、农村资源再组织起来?
•
农民何去何从
•
农民要牢记1984年
•
秦明:“包产到户”是农民自愿的吗?
•
青鱼石:国内富豪花400万回春,河北农民得病无钱医治锯断右腿
•
明为:把农民转移到城镇,消费水平就提高了吗?
•
工人和农民,镰刀和锤子
•
周伯通:经济学家说中国农民懒惰愚蠢,简直混账
•
封小郡:直播带货农产品,农民真的赚钱吗?
•
为了祖国强盛:面对干旱,农民又跪下了
•
欧植竹:同农民“比角”,是医治“心病”的一剂良药
•
河东农民在广袤田野上抢抓农时
•
李昌平:2023年农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7.6%?
•
贺雪峰:乡村振兴要眼里有农民
•
河津市柴家镇“产业振兴”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裴社镇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聚宝盆”
•
吴海龙:西南地区农民追求潇洒生活,宁可在家养猪也不打工,儿子33岁还没结婚
•
陈曾明|“拾荒权”:世界各地农民的普遍权力
•
黄鹏进|农民“由城入乡”的反转生活
•
滴滴农业为农民打工“机田证”一体化
•
一个送外卖的教授,揭示了底层民生!
•
钱伟品:工人农民的地位,决定发展建设的成败
•
周伯通:淄博市退休工人说,农民就应该有退休金
•
临猗县粮食增产国家多得粮 农民多得利
•
孙玉良:退休后享受生活还是再就业?农民的悲哀是:干不动了就等死
•
王立刚在盐湖区调研:抓好产业振兴 促进农民增收
•
地主和农民“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吗?
•
永济关于对农民持有集体资产股权进行评估和债权债务审计的报名公告
•
农民和消费者都看不懂的干货监管逻辑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7322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洞见运城
百科进阶
讲运城读运城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