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运城读运城
›
绛守居园池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绛守居园池
477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6-9 15:56: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绛守居园池夏景(资料
图片
)
清晨,屹立在“绛守居园池”旁,尽管没有“荷塘月色”的雅致静恬,但范仲淹吟咏的《绛州园池》“一泉西北来,群峰高下睹”的诗句,令人浮想联翩。一个高大的形象浮出,仿佛看到当年县令梁轨率众修渠引水的情景。
公元596年,时任绛州县令的梁轨,看到当地十年九旱,民众饱受干旱之苦,尽管有汾河流经,但解决不了九原一代高坡地的灌溉。为解决困扰当地百姓的忧患难题,梁轨实地踏查,征询民意,徒步找水,最终在绛州城外的九原山鼓堆泉,发现鼓堆泉有龙王泉、琵琶泉、莲花泉、涌珠泉等大小泉眼29个,便作出一个润泽千秋的大胆决定:引此泉水,灌溉周边良田,以解民忧。
当时的条件下,北方还没有引水浇灌良田的先例,而且生产工具十分落后,劳作工具只有铁钎、镐头,此工程需开山凿洞、逢沟建桥,困难不容小觑。
梁轨与民众一起筑土架桥,凿石钻洞,经过多个春秋的奋斗,终于引来清泉30里,凿出十二条水渠,其中一条经过绛州县城,其余经冯古庄、三泉、水西、南王马、北王马等村庄,最后流入汾河。每到夏、秋,渠水蜿蜒而下,沿途浇灌百顷良田。苇稻藕田,分布两岸,一派江南景色。古堆泉开发之早,与晋祠齐名,而灌溉效益及面积亦在省内名列前茅。
梁轨为民众办了件大好事,民众感其功德,隋开皇十六年(596)、大业元年(605),民众自发修建、扩充园池。园内营建莲花池、子午梁、洄涟亭、虎豹门、香轩、望月亭、苍塘、白滨等建筑与景观。唐长庆三年(823),绛州刺史、与韩愈齐名的文学家樊宗师写下《绛守居园池记》称:“台亭沼池之增,袭以奇意相胜”“锦绣交果,枝香畹丽”。古绛州作为当时的水陆枢纽及政治、文化中心,过往名人必游此园。
宋、元时期,宋基立、海陵烫建祠立庙,加强管理,弘扬这一水利工程。到了明代,知州张宏宇、白璧倡导协调关系,强调团结用水,传为美谈。此外,唐宋文人岑参、欧阳修、梅尧臣、范仲淹等都游园感赋咏叹,历代传扬。在这些诗词中古代以范仲淹的《绛州园池》为最:
绛台史君府,亭阁参园圃。一泉西北来,群峰高下睹。
池鱼或跃金,水帘长布雨。怪柏锁蛟虬,丑石斗貙虎。
群花相倚笑,垂杨自由舞。静境合通仙,清阴不知暑。
每与风月期,可无诗酒助。登临问民俗,依旧陶唐古。
1960年,现代作家、国家文物局原局长王冶秋同志,考察游览绛守居园池,写下《拔开涩雾看园池》的文章,揭示出“涩雾”中弥漫的美好景致与“涩雾”中掩藏的珍贵史料。从此,园池盛名四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时园池纵20丈,横48丈,合20余亩。其中水面5亩,约占全园总面积的1/4,大部分水在途中作田园灌溉及居民饮水之用,其余自园西北入口导入西部水池,再由水池导入园东的“苍塘”中。这样通过“苍塘”既增加了水面,又作了退水处,这种经济合理的用水方法,使蓄水与灌溉、功能与艺术完美结合,形成北方旱原独特的理水手法和建园基础。绛守居园池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园林建筑小品作为水景的点缀。井阵形轩舍是典型的隋唐建筑,形制简明,小巧玲珑,与周围景致共同营造出古朴幽雅的园林意境。
为了体现北方缺少自然山水风景的特点,园池成功地运用扩景、借景、造景等手法来扩大有限的空间和景物,营造出咫尺山林的艺术化氛围。园池选址于高原之上,提高了游人的视点,可俯视园内外景观,使天、地、人浑然一体,小中见大,造成园池虽小、景物无限的游园意境。
绛守居园池是绛州古城的点睛之笔,同时与绛州大堂、绛州三楼、龙兴寺等周边景观相呼应。园池的兴建开启了后世营建私家园林的风气。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曾这样评价道:“绛州是中国北方少有的花园之城,可与桂林园林媲美。”
梁轨引鼓堆泉灌溉园田后,民众感其功绩,建起具有南派色彩的“绛守居园池”,民间为保护源泉也做足了文章。上世纪70年代,在收集整理鼓堆泉史料过程中,发现绛县席村有一块出土的石碑上赫然写着“永护泉源碑记”。石碑是由鼓堆泉浇灌沿线“泉东八村和泉西七村”15个村庄的村民于清乾隆二十五年所立。据有关专家考证,此为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关于保护水资源环境的乡规民约,它从保护生态环境、水资源、赏罚严明和资源权属等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启示。
这座石碑上刻写着:“九原一出实为泉源发脉盖山,泽通气乃天地自然之理,志载以有限之,供无限之取则泉之涸也。可立而待也有者,不无杞人之忧,焉讵遭鼓堆庄屡屡偷凿石块货卖银钱,侵占山基。”
千余字的碑文痛陈凿石毁坏泉源和水利设施痛之过,对一桩雍正年间破坏泉源的案件作了记载,又将乾隆二十一年江汝林、程世通等27人“不畏法仍蹈前辙,在‘东八西七’村沿溪一线私采乱建”之事及相关人名刊列石碑上,如同现今的“黑名单”。对违法村民的惩罚也别具一格,碑文记载将一部分罚款用于护泉,另一部分罚款用作古堆娘娘庙的油灯之费。碑文最后提出的“官山不应私卖”,更是给后人以深刻的警醒。
纵观《永护泉源碑记》,不难看出古人之生态理念及自发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实践。
梁 冬/文
绛守居园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新绛绛守居园池
•
绛守居园池_运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王峰与绛守居园池的“飙良梅强”
•
绛守居园池:山水四季 风雅千年
•
初揭绛守居园池影壁的匾额似篆非篆缪篆之谜
•
绛守居园池_新绛省保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9518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