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裴松之之注

403 0
发表于 2022-6-9 16:54: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裴松之之注
在中国二十四史中,“前四史”学术价值颇高,尤其是《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三国志》也是一部很有分量的断代史,作者陈寿原在蜀汉为官,因不肯屈从宦官黄皓,屡遭贬黜。蜀亡后,陈寿在晋朝为官,因为人正直,仕途不顺,他埋头著述,完成了《三国志》。

陈寿著的《三国志》,叙事精略,记事翔实,取舍材料十分严慎,但记载史实也有前后矛盾之处,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与“表”。

至南朝宋代,裴松之接到宋文帝的御旨,要他为《三国志》充实史实。裴松之,字世期,山西闻喜人,从小好读书,8岁已熟知《论语》《诗经》,10岁后开始博览群书,他对历史很有兴趣,后任国子博士、中书侍郎。他接受命令后说:“寿书鍂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臣奉旨寻详,务在周悉。上搜旧闻,傍摭遗逸。”由此可见,裴松之对陈寿著《三国志》,是肯定的,但陈寿毕竟是个人修史,搜集史料不够充分,有些记载太过简略,裴松之的任务是“上搜旧闻,傍摭遗逸”,为原书的行文作补记,也就是“注”。

为陈寿的《三国志》作“注”,裴松之压力不小,因为南朝离三国隔了近两百年,他除了访问遗址,考证三国一些事件发生的经过,听年长者之回忆;另一方面他对所记载的地名、人物、事件一一查书考证。裴松之是个“兼听则明”的史学家,他不仅对字音、文义、校勘、名物、地理与典故六大类作了周密考证,纠正陈寿所记之瑕,而且对同一事件,裴松之在博览群书后,作了广采博引,将几种不同的看法一一作为“注”,附在文后,大大丰富了原书的内容。比如对一历史人物的评述,裴松之引诸家对其优劣之评议,让读者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又比如对评传之人,补充其生平与他一生之重大事件,“注”的成分大大多于原著,史料翔实而补其过略。再比如裴松之的文学才情也胜于陈寿,他对一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描述,既翔实又生动,他的“注”有不少鲜活的形象与事件曲变的交代。裴松之对赵云的“注”,就有许多生动的记述,为后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唐代以后也有人批评裴松之的“注”太过丛杂繁芜。当今流传的《三国志》版本,陈寿的《三国志》36万余字,裴松之的“注”32万字,所引史书二百余种。

陈寿被史学界称为“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因此他的《三国志》对历史与人物评述上,成就高于《汉书》,但他的记载比较注重平实,写法严谨,裴松之的“注”则强调对历史人物的活性描写,对场景有生动细致的刻画,以文学手法来写活历史人物。他还通过“注”凸现他个人对历史的看法,因此丰富了《三国志》的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

裴松之虽任过些官职,但他毕生心血都花在《三国志》的“注”上,他先后任永嘉太守、通散骑常侍、南琅邪太守,65岁以太中大夫退休。他回乡后读书休闲,卒于80岁,为当时高龄之人。

裴松之的“注”,是中国文史学上的“四大注”之一,其他三部是《世说新语注》《水经注》与《文选注》。(《新民晚报》)
16491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