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文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河东文学
›
麦罢啦_张全义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麦罢啦_张全义
340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7-4 09:21: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麦罢啦”,此话听起来有点遥远,其实就是麦子收完了,老百姓忙了半年也该歇歇了。舅家奶奶还会给小外孙送“牛曲连”,这个习俗从很早一直延续至今。
我小时候,麦收在麦子成熟前多半个月就开始准备了。
先是割场,原来的碾麦场,不是种大麦就是种菜籽,因为它们比小麦熟得早,所以要收了赶紧腾出地方割场。人们先耙松、拾掇须根,碾压实,然后青壮年劳力担水,妇女老人往
场地
泼水再撒麦衣继续碾压,直至平整硬实,才算割场完成。
接着是搭镰,“七成搭镰,八成收完”。割麦时,青壮年劳力担任拱巷子的领头人,一边一个,后边一人打捆,四人为一组,一组割一单,地头还有一个专门磨镰的老者。夏收的场面热火朝天。一般这样的速度,七八天甚至十来天,才能把全队的麦子割完。
运输队一般由赶车的把式担任队长,每辆大车(马车)最少有四五名队员持三股叉将麦捆挑起装到车上,车上一人负责将麦捆摆齐平。一车麦能不能平安到碾麦场,关键是上面的装车人。除大车外,运麦的还有毛驴车、小平车等。
麦运到场上堆成秸积,捂几天,人们便开始碾打。碾打比较麻烦,有摊场、栽场、碾场等一系列工序。先说摊场,就是把麦捆从秸积堆上扒下来摊到场上。栽场,即将麦捆解散,再用叉腾开,让阳光晒透,便于碾压。翻场就是把碾过的麦秸翻过,以便把没碾到的麦穗晾出来再碾。起场便接近尾声了,把麦秸和碾出带麦衣的麦子分开,麦秸上积、带衣麦子等有风时扬麦或用扇车将麦和衣分开。
过去的夏收,确实是“龙口夺食”,一是麦子不能熟透,以免“割、运”过程中糟蹋粮食。二是看天气,怕下雨麦子收不回来,又怕下雨场里的秸积弄不好,麦穗发霉、麦粒变质出芽。总之,“火麦连天”,天再热,农民也不敢怠慢,抢收、抢种、大战三夏,人人争当模范。
现在的收麦,麦子熟透、干了,人们才联系收割机,也不像过去那样紧张忙碌了。轰隆隆,地少的一会儿,地多的也就个把钟头,麦子便收完了,连布袋都不用装,直接放到收粮食的车上,拉到大磅上一过秤,钱一数,口袋里一装,“麦罢啦”。
曾经的梦想,现如今很多都实现了。火麦连天的夏收三五天就结束了,老百姓的农业税也免了,学生的学费也不用掏腰包了,医疗有医保,农村老人也有社保了!麦罢了,外婆的“牛曲连”筛筛抡得更欢了。
张全义
,
麦罢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怀念大哥旭林 (散文)_张全义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7328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快报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