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发布
›
洞见运城
›
清朝的专职编剧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清朝的专职编剧
611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7-13 10:27: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清同治中后期,京剧观众看老传统戏有些视觉疲劳,上座率开始下降。四喜班班主梅巧玲意识到,一定要编演新戏以赢回观众。这时,一位专职编剧出现了,此人是叫刘三或牛三的落魄文人。读者可能会觉得奇怪,此人怎么连个真名实姓都没有?因为那时做皮黄班的专职编剧是不够光彩的营生。老戏剧人陈墨香在其《近百年来皮黄剧本作家》一文中曾写到刘三,大致情况如下:“刘三佚其名,字里居。约在同治年间来京,屡应礼部试不第。性喜听曲,与诸伶多相契。既而资竭,流落北京,四喜班乃聘入大下处,编制剧本。”既能应礼部试,说明他是一个穷举人;酷爱昆曲、皮黄,能受到四喜班主梅巧玲(慧仙)的收留,得食、宿之便,便隐姓埋名做起四喜班的职业编剧来。
文人“穷而后工”,刘三文笔出众,又熟悉场上,故此他为四喜班编演了许多受观众热爱的连台本戏和新编戏,连台本戏计有一至八本《雁门关》、一至八本《梅玉配》、一至八本《五彩舆》、一至十六本《德政坊》;新编剧目也很多,如《胭脂虎》《德意缘》《玉玲珑》《真富贵》《奇女福》《合欢图》等。梅巧玲还有两出含有刘三心血的独门本戏:《盘丝洞》和《渡银河》。刘三所编之剧,不仅有文采,而且符合场上演出规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悬念感。所以他编的,无论是连台本戏还是新戏,都受到观众的欢迎,至今还有几个本戏经浓缩后仍不断上演。而新编戏《德意缘》《玉玲珑》也不时在舞台上出现。
张永和/文 (《北京晚报》)
清朝
,
专职
,
编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清朝虞乡县全境图
•
永济市专职司法辅助工作人员审核表免费下载
•
运城市政协委员李军建议:增设专职传统文化教研员岗位
•
上海税务律师讲解什么是专职财税顾问?
•
干板腔编家和表家们具备这样的本领_运城民俗
•
清朝的钱铺、烟铺
•
蒲剧《巡盐御史》编剧裴军强的学习路径
•
《大河之东》——访省文化和旅游厅创作室编剧闫晓伟
•
《大河之东》编剧黎琦
•
清朝茶叶质量标准高
•
清朝的两餐制
•
清朝曾铸造“纪念币”
•
清朝的公主与格格的区别
•
清朝确立星期天为公休日
•
清朝两餐制
•
民国时候的人均寿命35岁,清朝呢?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7322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爱问运城
运城快报
运城告示
运城视听
讲运城读运城
运城影像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