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黄土塬上的解放运城阻击战

604 0
发表于 2022-7-23 10:22: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1947年11月18日,平陆杜马塬的一声枪响,拉开了一场尤为关键的阻击战序幕,史称杜马阻击战。在4天4夜的战役中,英勇顽强的人民解放军和支前群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威武雄壮的英雄史诗,为运城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土塬上的解放运城阻击战
近日,在平陆县张店镇西牛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宽亮的带领下,笔者一行走进西牛村,实地走访杜马战役英烈西牛纪念园,见证新时代乡村的华丽蜕变。

青春热血铸丰碑

杜马战役英烈西牛纪念园,原名西牛烈士陵园。整座纪念园蓝瓦白墙,刻在陵园门楼上的4个大字“浩气长存”庄严肃穆。陵园中央,高高矗立的纪念碑上镌刻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熠熠生辉。

杜马阻击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第二次攻打运城时的一场重要战役。当时平陆县张店镇西牛村为战地临时医院所在地,其中有400多名战士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集中就地安葬于村北。

“每座墓碑都没有名字,都统一书写着‘革命英烈’4个字。”周宽亮向笔者说,据早年参加整理烈士遗骨的老人讲,牺牲的战士因缺少棺材入殓,两三人一墓的情况不少,虽然当时在每个烈士墓前都立有一块写有姓名的木板,但由于风吹雨打,木头逐渐腐烂,名字没有保留下来,遂成为无名英烈。

走进西牛纪念园展馆,一件件历经战火的珍贵史物、一幅幅弥足珍贵的黑白照片,再现了革命英烈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站在杜马阻击战全景展示图和西牛战地医院复原场景前,仿佛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那场硝烟弥漫的战争、那些英勇无畏的身影萦绕眼前,冲锋的号角正在耳边吹响。
黄土塬上的解放运城阻击战
时间回到1947年,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为牵制和分散国民党在西北战场的兵力,切断囤积在运城的物资供给,人民解放军发起第二次攻打运城战役。正当我军扫清外围守敌,逼近到距城壕仅百米地段、准备发起总攻时,胡宗南派钟松第36师4个旅,从平陆县太阳渡口北上,紧急增援运城。我军前线指挥部立即暂停总攻,急调主力部队撤围打援。11月18日,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两个旅、西北野战军第2纵两个旅和吕梁独立第3旅,挥兵中条,阻敌增援,在平陆县杜马塬一带打响了杜马阻击战。经过4天4夜的激烈战斗,共歼敌3700余名、俘虏近千人,迫使援敌主动退回河南,为运城的彻底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纪念园展馆一侧陈列着大刀、红缨枪、手榴弹和老式**等人民解放军的简陋武器装备,另一侧则陈列了机关枪、迫击炮、美式电台等国民党精良的美式装备,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留下来的真品。“从双方悬殊的武器装备上,就能感受到当年的战役有多惨烈,人民战士有多英勇。”周宽亮感慨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英烈用鲜血换来的,后人必须加倍珍惜。”

军民同心齐抗敌

每年清明前后,来自我市13县(市、区)甚至临近的河南三门峡、郑州等地的干部、群众、学生等也都自发或有组织地来到西牛纪念园缅怀革命英烈。据纪念园管理员牛永录介绍,今年来扫墓的人数最多,近期每天至少有100多人,最多时一天可达四五百人。

“革命烈士的精神需要一代代传下去,不能忘本。当年,为了支援前线,老百姓将自家的门板拆了当担架,留下了‘门板拆光,青壮抽光’的故事,我们村的李换老人就曾是妇救会主任。”站在杜马战役战区图前,周宽亮讲述了人民群众当年支援战役的情况。

为了支援杜马阻击战,平陆县委、县支前委员会组建兵站,全力组织常乐、部官、杜马、张店、张村等地联防区的400多名民兵,分散到各营、连,自始至终大力配合部队作战,为部队站岗放哨、担任向导、侦察敌情、护送抢救伤员、运送**给养,有时还参加战斗。先后组织了担架300多副、民工2000多人为阻击战服务。支前委员会将从古王、计王、淹底、马鞍桥、土地庙等兵站筹集来的1万多公斤白面、5万多公斤柴草、300多口棺材,用肩扛、人抬、牲口驮的办法运往指定地点。平陆第二、第四完小师生赶赴前沿阵地护理伤员。西牛村女民兵和妇救会自动组成护理队,在西牛的临时战地医院打水做饭,护理伤员,不怕苦累,不分昼夜。南村、沙涧、西牛等村的群众积极为部队送粮、送**、送军衣、抬担架……在平陆县委和支前委员会的大力动员和组织下,战区及周边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倾其所有,在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运城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让英灵得以安息,1969年中共平陆县委、平陆县人民政府整修墓冢,栽植松柏,在西牛村北建造革命烈士陵墓。此后的2012年、2014年,烈士陵墓又被翻埋整修,周边散葬的烈士也被集中安葬在园内。2017年,中共运城市委、市人民政府,以及平陆县委、平陆县人民政府,再次对西牛纪念园进行扩建改造。

如今,西牛纪念园作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城市党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积极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它是一座精神丰碑,指引后人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融入灵魂,在这块红色热土上奔向幸福生活。

红色精神耀初心

战争虽已远去,但红色精神因传承而不朽。曾经战火纷飞的西牛村,今日已奔赴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

“走!到我们村转转,看看我们村的新变化。”周宽亮自信满满地邀请笔者进村参观。笔者一行穿过青黑的柏油马路,柳绿桃红的春光从身边掠过。只见一条条硬化路直通村民家门口,道路两边的景观花木错落有致,一栋栋粉刷一新的白色民居干净整洁。村中小游园内粉色的樱花开得正艳,村民在凉亭下休闲娱乐。“这里之前是几座地窨院,因为坍塌严重,去年经过修整改造,建成了休闲娱乐的地方;这里以前是池泊,修整后种上了树,村民可以在这里纳凉。”周宽亮边走边介绍。

看着眼前的景象,笔者想象不到2014年前西牛村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288户、8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01户、336人。没有主导产业、没有加工厂、没有销售门路,村子里仍是泥泞的土路,10多户村民仍居住在残破的地窨院里。走进西牛村村委会,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机关党委书记王雨燕,以及刘建斌、张军红、郭筱垚等驻村帮扶队成员正在吃午饭。他们一人手里端着一碗面,吃得正香。

“老百姓吃啥,我们就吃啥,必须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王雨燕说。扶贫攻坚战开展以来,王雨燕亲自带队,刘建斌、张军红、郭筱垚3名帮扶队成员吃住在村。他们强化农村产业支撑,带领村民种植200亩菊花、100亩玫瑰花,帮助村集体建设了花卉烘烤加工车间,打造菊花、玫瑰花等特色茶饮产品。开展消费扶贫,积极向外对接,帮助村民销售桃果、面粉、菜籽油、菊花、玫瑰花等农副产品,为村民增收。他们还为12家贫困户援助水泥,修建新房;此外,他们还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爱心义诊,建立爱心扶贫超市。2017年,西牛村村“两委”及驻村帮扶队成员通过壮大特色产业、加强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治理、消费扶贫等,使西牛村实现整村脱贫。82岁的村民李秋伴夫妇告别住了大半辈子的地窨院,他的3个儿子也住进了崭新的平房。家里柿子熟了,李秋伴老人第一时间给驻村帮扶队送去,表达他们朴素的感谢。

“不出几年,这四周将打造成百亩菊花展厅、采摘园,依托西牛纪念园红色遗迹,让老百姓富起来。”站在杜马战役英烈西牛纪念园的大门前,周宽亮指着眼前的这片区域告诉笔者,目前该村“两委”与驻村扶贫队正联合进行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全力打造集红色文化、旅游观光、绿色生态为一体的新农村。

杜磊 崔萌/文
168982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