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黄河古栈道守护人——徐滹沱村陈立军

406 0
发表于 2022-8-12 09:21: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黄河古栈道守护人——徐滹沱村陈立军
黄河古栈道
黄河古栈道守护人——徐滹沱村陈立军
陈立军一家
黄河古栈道守护人——徐滹沱村陈立军
黄河观景台
黄河古栈道守护人——徐滹沱村陈立军
远眺黄河,壮丽如画。

位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旁的平陆县三门镇徐滹沱村,是由杜家庄等8个自然村合并而来的村子。在村子的下面有自秦汉以来留存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黄河古栈道。

古栈道与黄河河运息息相关。河里要行船,逆风逆水时,货船需要纤夫在岸上拉纤,帮助船舶前行。于是人工在峡谷壁上开凿出栈道,供纤夫立足之用。黄河是母亲河,更是大动脉。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两岸儿女,但也因风高浪急,吞噬了不少行旅商贾的生命。

车出运城,上了运三高速公路,再向东去,沿新修成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向前。曲折盘旋,回环往复,忽高忽低,提醒着人们“平陆不平沟三千”。只因道路崎岖艰险,很久以前,有多少人,一生也未能出过村子。

然而,母亲河流到的地方,总有儿女们追随她的脚步。就像三门镇徐滹沱村,原本在黄河岸边的窑洞里住,近几年,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几乎全部搬离了原来的窑洞,在紧邻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北边的高地上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居住在黄河岸边,沐浴着黄河湿润的风,倾听着黄河涛声,见证着黄河岸畔的别样人生。



近半个小时的路途中,导航一直提醒:前边反向急转弯,请减速慢行。可以想象,公路修建的难度之大,也可以理解古代黄河漕运的艰险。

徐滹沱村原党支部书记、文保员陈立军在杜家庄老村村口桥边等候。他接上记者一行,直接前往杜家庄新村。因为今年雨水多,路边绿植如盖,青翠欲滴。靠河的一侧,一个红色的小亭从一片翠绿中跃入眼帘,陈立军介绍,那是村子新修的湖边公园。公园旁边有个半圆形的广场,也叫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眺望台下的黄河水,远望对岸的山峦、梯田。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北侧高地上便是杜家庄新村。村子中的平房,虽然简单,但也干净整齐。村子里,不知是哪位老人过寿,儿孙们进进出出,很是热闹。

从公路往杜家庄新村有一个六七十度的陡坡,上坡后向西走,是3间宽敞的平房,陈立军告诉我们,这是党和政府为村子里建的集体用房。房子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广场,村民们可以在此锻炼身体,农忙时还可以晒槐米。从硬件设施看,黄河岸边的杜家庄新村有现代农村的气息,干净清爽、亲切朴实。

再向里走,有两间窑洞。陈立军说,里面住着他的父母。我们紧走几步进去,发现屋内只有一位笑容可掬的老妈妈,正是陈立军的母亲、76岁的杨勤娥。讲起黄河的故事,老人陷入回忆。

“过去,黄河边上没有大路,只有窄窄的土路。人走在上边,望着河水,会晕,腿都发抖,害怕得很。”

“过去村里吃水,靠村下边两里外的一个泉眼。每天排队挑水,挑上水后要上几个坡才能到老村的窑洞里。我和孩子他爹,还有4个孩子都挑过水。水金贵,冬天几乎是从来不洗澡的。那水,供一村人畜用水,紧张得很。”

“过去因为缺水,人们洗衣服要到黄河边的石头上洗。黄河的水在低处,所以浇地也用不上它。关键是我们这儿的地少、不平,只能种些麦子、大豆。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多收些,天旱少雨,就收不了多少。”

“黄河边倒是有些河滩地,但是收成难保。平时种些豆子、棉花、玉米,不发水还好,水一来,全冲走了。有时候,眼看着成熟的庄稼泡在水里,收不回来,真是心疼。总之一个字,难。”

“听说,七八十年前,村子里还有人下河拉纤,都是为了生计。现在,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杨勤娥说。



陈立军生于1973年,在他的记忆中,村里除了吃水难、种地难、地少、干旱外,村里的民风还是很淳朴的。这几年,徐滹沱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党中央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让村里绝大多数人搬出了原来住的老窑洞。新村通上了自来水,杨勤娥的家门口便是自来水龙头。拧开水龙头,甘甜清冽的水汩汩流出,那是绵绵不绝的幸福。“再不用挑水吃,再不用为吃水犯难了。”陈立军说。

“我从小生活在黄河边上,对这里的历史,尤其是古栈道熟悉。村子边上的黄河从秦朝开始就是交通大动脉。中原与东南的粮食、丝绸、玉器运往长安要靠漕运。运城的盐运到东南和中原,要走水路。水路风险大,险象环生,要保住货物和船、船夫,几千年来,人们把办法想尽了。说起来,过去漕运辛酸不尽。”

“水路停了后,过去陆路也不方便,土路坡陡弯急,进了村子,想再出去,困难重重。现在好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通了以后,交通便利了,人们来往方便多了。”



正说话间,门开了,是陈立军的大姐陈丽芳。她在县城打工20多年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修通后,她几乎每个周末都回来看望父母。而且每次回来,都要给老人买些水果、蔬菜、肉等。

“老人舍不得离开村子,我们就多回来看望他们。”她说。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修通,方便了儿女们对老人尽孝心。杨勤娥满面笑容。更让老人高兴的是,她的外孙,也就是陈丽芳的儿子段亚斌,今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段亚斌与妈妈一起回来看望外婆,他身高已有1.83米,阳光帅气,一双明亮的眼睛闪着清澈的光。走在街上,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个小伙子生在黄河岸边,他是黄河的孩子。新时代黄河的孩子,将要去长江边的武汉继续求学深造。

时代如此伟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故事。

来徐滹沱村的路上,我们看到一个黄河边的景区,上边的牌子上写着3个字“小三亚”。对,母亲河给了黄土高原南国风情,吸引着过往的人们走近,再走近。

陈立军说,在徐滹沱村河道的下游龙岩村,国家已在修建提水设施,很快,那边的土地就可以浇上黄河水了。黄河水在新时代,将惠及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

跟着陈立军又去看了那2000多年前的古栈道,体验很特别,你看着脚下的河,看着河对岸的陡峭崖壁,你会有在城市生活中绝不可能有的特殊感受。要知道,那上边有大禹治水的痕迹,有秦朝人的脚印,有汉代纤夫的血泪。

“7月,雨季,黄河开始泄洪,水面是浑浊的。10月后,泄洪结束,水就会变清了。欢迎你们常来,那时候,清可见底的黄河温情脉脉,你喊她一声母亲,发自内心。”陈立军说。

张建群 杜磊 薛丽娟/文图


170720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