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发布
›
洞见运城
›
“汉寿亭侯”杂考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汉寿亭侯”杂考
418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8-29 09:52: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关羽
(资料图)
□李迎春/文
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受封“汉寿亭侯”,史有明载,仅《三国志》就出现了两次。
《三国志·先主传》载:“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
《关羽传》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这个“汉寿亭侯”究竟是“汉·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侯”?多有争议。虽然现在学术界倾向认为应该理解为“汉寿·亭侯”,但并不是说就解决了争议。兹不揣浅陋,试申说如下。
“汉寿亭侯”之“亭侯”
“汉寿亭侯”的“亭侯”为列侯之一,是从秦朝到南朝陈的一种爵位。
秦朝废除了从周朝时期就开始通行的卿大夫采邑制度,设郡、县,随之出现了君、侯封爵制度。“侯”采取二十等爵制,彻侯为最高一等,具有食邑,但无封国。
汉高祖刘邦在西汉初曾定下规矩“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但一直没有被遵循;相反,拜相者必封侯,尚公主者必封侯,以及皇后父亲必封侯,成为汉朝惯例。彻侯为汉代异姓臣子的最高封爵,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通侯,也称列侯。
到了东汉,按《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也就是说,东汉时期所封侯爵只有三种,分别是县侯、乡侯与亭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县、乡才是政权组织。乡官是秦汉时期的基层政权组织,广义的乡官包括乡、亭、里、伍等。所以,当时的乡和亭之间并没有统属关系,只有大小关系,县才是更高一级的行政单位。
县侯作为**别的侯爵,需用县名+侯来命名,如袁绍被封为邺侯,魏延被封为南郑侯,均为县侯。
乡侯、亭侯作为县侯下一等级的侯爵,需用乡名+侯或者亭名+侯来命名。当时的亭侯很多,如张飞的爵位先是新亭侯后是西乡侯,曹操的爵位也不过是费亭侯,刘备是宜城亭侯。
县、乡、亭既然都是当时的行政单位,当然有名称及所处地理位置,可惜,史书的记载不可能那么完全、详细。所以,现在除了像刘邦这样的大名人,能够留下“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这样关于“亭”的较详细记载外,至于其他的乡、亭名称及地理位置,均难以查询了。
三国时,蜀汉、孙吴的爵位制度如同东汉;曹魏在初期也是沿袭东汉爵位制度,对非宗室的异姓臣僚而言,列侯(通侯)仍然为最高封爵。
“汉寿亭侯”之“汉寿”
沈伯俊评校《三国演义》说:“‘汉寿亭侯’指以汉寿县之一亭为食邑的侯爵,并非‘汉·寿亭侯’。”在《三国演义辞典》中,沈先生又指出:“汉寿,县名,在荆州武陵郡。按:关羽以该县的一亭为食邑。”这应该也是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认识。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历史上有三个汉寿县:1.汉置索县,后汉改曰汉寿,三国吴更为吴寿,故城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六十里。2.汉索县地,三国吴置龙阳县,宋改曰辰阳,寻复故,元升为州,明复为县,民国改曰汉寿,原属湖南湘江道。3.汉葭萌县,三国蜀改名汉寿,晋改晋寿,故城在今四川昭化区南。
不过,为《三国志》注释本集大成之作的《三国志集解》明确指出:“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也就是说,根据东汉制度,亭侯前是不能加县名的,所以,如果“汉寿亭侯”指的是“汉寿亭”,那就应该与“汉寿县”无关。
当然,有汉寿县,不代表就没有汉寿亭,但是汉寿亭是不是在汉寿县,现在也无法考证。并且,就算证据显示,汉寿县存在一个汉寿亭,那么这个汉寿亭是不是关羽的封地,依然难以肯定。
在东汉末年,除了关羽的“汉寿亭侯”外,还有一些将领也被授予亭侯爵位,如李典是“都亭侯”,郭嘉是“洧阳亭侯”,于禁是“益寿亭侯”,荀彧是“万岁亭侯”,荀攸是“陵树亭侯”,孙礼是“大利亭侯”,庞德是“关门亭侯”……他们都找不到对应的所在县、亭名,那么关羽的“汉寿亭侯”,仅仅因为有一个汉寿县的存在,就解释为汉寿县的亭侯就不是那么令人信服了。
“汉寿亭侯”之“汉”字
既然“汉寿亭侯”之“汉寿”作为县名不合东汉规制,作为亭名又在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中找不到依据,那么,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思考?
说“汉寿亭侯”是指“汉寿·亭侯”而不是“汉·寿亭侯”确实可找到史证。除了当时所授爵号只有关羽有“汉”字外,再无他人。从《三国志·先主传》所载上汉献帝之表可看出,与关羽同为蜀汉亭侯的马超、张飞都未在其爵号前加朝代名“汉”字,似乎可证“汉”非朝代名。《新唐书》记载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治武成庙“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越相国范蠡……汉相国平阳侯曹参……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据此可知,范蠡前为“越”,曹参前为“汉”,自然“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中“蜀”是其朝代名,“前将军”为官名,“汉寿亭侯”为爵位名。
但是,《明史》在《礼志》中却有这样的记载:“南京神庙,初称十庙……并功臣庙为十一。后复增四:关公庙,洪武二十七年建于鸡笼山之阳,称汉前将军寿亭侯。嘉靖十年订其误,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无论是称“汉前将军寿亭侯”还是“汉前将军汉寿亭侯”,都表明:“汉寿亭侯”之“汉”字确实有争论,确实还有研究的必要。
关羽的“汉寿亭侯”不是刘备的蜀汉政权所授,它来源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而且是在官渡大战之前的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当时的曹操,还不是丞相,仅仅是“司空,行车骑将军事”,即使有“篡汉”之心也并不显著。因为北方尚未统一,袁绍、袁术等强大军阀势力均虎视眈眈,曹操虽“挟”有天子,还真说不上是最强势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他,正在努力扩充自己,对被他称为“人杰”刘备之干将“万人敌”的关羽,他是极力拉拢,想收为己用的,所以对关羽“礼之甚厚”。当关羽为他解白马围后,“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注意这个“表”字,它表示关羽的“汉寿亭侯”是由汉献帝批准的。《三国志·先主传》载: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刘备是参加了“当诛曹公”的“衣带密诏”活动的,汉献帝不可能不知道。当曹操为刘备干将关羽请封列侯时,这个“汉”字的更大可能是汉献帝亲授的。
看《先主传》所载上汉献帝表,其中使用的是“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此时已经三雄并立,刘备“匡扶汉室”已正式付诸行动。如果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封的,为什么不换一个呢?这对于刘备已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啊!张飞的“新亭侯”就是刘备所封的。之所以仍然使用“汉寿亭侯”,就是因为“汉”字,就是因为它是汉献帝亲授,有特殊的意义。
总之,“汉寿亭侯”这个爵位称号,对于关羽这个以“忠义”之名传诸后世的盖世英豪来说,它是至关重要、无比宝贵的;因为汉献帝所封的这个侯,旨在强调“汉”,旨在提醒臣子忠于汉皇室,忠于汉政权,忠于汉献帝。从这层意义看,“汉寿亭侯”里是否包含有某处地名,反而并不是那么重要了;关羽在乎的,或者说对他的情感意义而言,乃是这个“汉”字体现了他与刘备一道坚定不移“匡扶汉室”的信念与担当。
(《文史杂志》)
汉寿亭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汉寿亭侯》 剪纸 李惠芳 作_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关公文化主题艺术作品
•
《汉寿亭侯》优秀奖 杨文军(贵州)_“忠义千秋”关公文化书画展选粹
•
“汉寿亭侯”小考_黄建中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9518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