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山翠飞来》匾额背后的故事

416 0
发表于 2022-10-12 09:11: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清代诗人吴雯《山翠飞来》匾额背后的故事

  □张建群/文

  永济市博物馆收藏着一块清代石质匾额,匾额上行云流水书写着4个神采灵动的大字——山翠飞来。这个匾额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清初著名诗人吴雯。因其字飘然出尘、意态不俗,运城市在修复盐池东禁门时,将这4个字嵌在了东禁门门额之上。恰好,东禁门朝向中条山,出门南望亦可望见翠色浮现,所以也很应景。

  吴雯其人

  说到吴雯的书法作品,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他的生平。有关资料显示,吴雯(1644年~1704年),字天章,号莲洋,祖籍奉天辽阳,流寓蒲州。他是清代著名诗人,有“仙才”美誉。

  吴雯之所以从辽阳到蒲州,源于他的父亲吴允升在蒲州任学正。学正是当时主管教育的**,级别不是很高,但生长于教育官长之家,文化氛围应该是不错的,所以吴雯博学强识,算得上是满腹经纶。他当年住在蒲州永乐镇彩霞村,唐代诗人李商隐亦曾在永乐隐居,所以后世合称他二人为“二仙”。

  吴雯曾经被作为当世名儒推举进京,参加康熙十八年由朝廷组织的博学鸿儒科考。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考中,但因为受过朝廷的征召,后人尊称他为“征君”。他与太原的另一位“征君”傅山,被称为“北傅南吴”。

  吴雯进京考试时,其诗才在京城受到了当时几位重量级人物的推崇,尤其是刑部尚书、著名诗人王士祯,称他是元遗山之后第一人,当得上诗界“仙才”。吴雯有不少诗至今读来依然颇具美感与韵致。比如,“门前万里昆仑水,千点桃花尺半鱼”,诗中重现的壮阔景象与豪迈气概,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还有“泉绕汉祠外,雪明秦树根”,再如“至今尧峰上,犹上尧时日”,诗中的历史纵深感与具象思维,令人赞叹。

  吴雯诗才过人,但是命途多舛。他13岁丧父,作为家中长子,不仅要照顾老母,还有一位老祖母也需要他奉养,后边两个幼弟更要他帮助。此后,吴雯为了一家生计,四处奔波,但是经济上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后来,他在家乡的郑谷庄建了一座书馆,以教书为生。

  也正是在郑谷庄教书的机缘,才有了这块穿越300余年历史的“山翠飞来”。

  山翠飞来

  在永济市博物馆的这块刻石,简介上说:“山翠飞来”门额刻石,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一月刻。原嵌于永济市韩阳镇郑谷庄村东门,1978年入藏永济市博物馆。

  刻石为郑谷庄村东门楣上的题额。刻石为青石质,横长方形,高45厘米、宽134厘米、厚11厘米。主体题刻为行书,字径21厘米~29厘米不等。上下款题皆楷书。吴雯书。

  刻文内容上款为:康熙丙申仲冬;落款为:蒲坂吴雯书。有吴征君印。

  吴雯去世时间为1704年,而从博物馆的简介可知,刻石时间为1716年,也就是说,吴雯去世后12年,村里才将吴雯的作品刻好,嵌于村东门上。

  那么,这幅书作是吴雯专门为门额而题的呢?还是他即兴写出的作品,后来村里建东门时拿来用的?现在我们已不得而知。不过,当时人们从他的作品中拿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一般村庄的门上题字,内容多为“朝晖”“德孝”“忠义”之类有教化意义或至少有方位指向的,而“山翠飞来”四字,取意天然,飘然出尘,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淡泊与清雅,可能并不是吴雯为村门量身而作的。

  如果说这幅书作是吴雯为村里专门写的,只是因为村中建门额的工期迟滞,十几年后才装上去,也有可能。因为郑谷庄位于韩阳镇下寺村东侧的山脚下,当地人曾俗称该村为撤驾庄。据记载,此处是当年唐明皇与杨贵妃去山上避暑时,銮驾撤下换成两人抬的小轿上山的地方。据永济市文化学者曹中义先生介绍,这里之所以叫郑谷庄,是因为西汉末年隐士郑朴(字子真,世称“谷口子真”),曾在此隐居,他不慕荣华、甘于淡泊,为当世所敬。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村子改名为郑谷庄。再之后,便是吴雯先生在这里设馆教学了。诗人杨向顺有一首诗《过郑谷庄》:谷口难逢郑子真,栖岩山色碧嶙峋。琅?撼そ鸲旃荩?换搅?笞髦魅恕
176897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