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河东读运城
›
绛州鼓乐源起先秦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绛州鼓乐源起先秦
509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11-1 09:08: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绛州鼓乐《群鼓贺一品》 特约摄影 高新生 摄
新绛自古人杰地灵,商贾发达,文化繁荣,是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绛州鼓乐在历代民众的集体传承、积累和创新中,经历了起源于先秦、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创新于今的发展历程。
源起先秦
目前,国内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鼓是1980年在襄汾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与新绛县接壤)甲种墓葬出土的鼍鼓、木鼓、土鼓,它们均为新石器时代遗物,距今四五千年。
《礼记·明堂位》记载:“夏后氏足鼓”。“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
此外,《大夏》有了鼓在其中,作为一种主要击节
乐器
出现在歌舞中。
在春秋时期,有“秦筝晋鼓”之说。“晋鼓”一词见于《国语·吴语》中:“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注:日月为常。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
晋鼓不仅是建鼓的别称,也是对晋国鼓乐的泛称,时已名闻天下,一是晋国一度称霸天下,“晋楚之富不可及也”;二是晋国著名乐师师旷力主“闻鼓声者而悦之”,得到晋悼公和晋平公的颁行之后,晋国鼓乐雀起蜚然,即与“秦筝”齐名。
山西文物管理所侯马工作站于1997年在新绛县柳泉村的墓葬中发掘出战国初期的钮钟、甬钟各6件,又据“晋国新田”遗址,东周墓葬群一墓出土的编钟,邻近的曲沃县曲村遗址晋侯邦父墓出土的西周晚期编钟等这些都印证了早在先秦时期或者更早一些年月,新绛县一带的钟鼓之乐已形成。
唐宋发展
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了奴隶制社会,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到唐代出现了一代盛世,带来民族文化发展的全新时期。李唐王朝在山西发迹,太原一度曾是北都,而新绛县时为州治,与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相距甚近,又是邻近东西两京的“李唐之雄州”,也是北都晋阳通往东西两京的主要官道,水陆两通。
秦王李世民曾屯兵绛州战略要地柏壁,一举平定刘武周,收复失地,巩固了唐王朝的统治。他在得胜还朝途中,军中作《秦王破阵乐》以迎。《资治通鉴》记载“朕昔受威专征,民间遂有此曲”。《秦王破阵乐》起初是“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后来改为雅乐,成了燕乐大作,是李世民在位时的国乐。现今,新绛不但有“擂鼓台”存在,还有《小秦王乱点兵》《唐王出城》的锣鼓曲牌流行。
从秦汉到唐宋的1000多年间,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杂居中原,经济文化频繁交流。塞外吹管乐、响器、胡音沙锣和西域鼓、铜钹的大量传入,使绛州鼓乐得以长足发展并逐步完善。后来宋代村落百戏和社火的兴起,绛州鼓乐更加成熟,衍生出了锣鼓杂戏。
1981年11月,山西考古所侯马工作站在新绛的汾北吕梁山麓发现一座金墓,墓内仅在南壁有33块乐舞砖雕,其中有击鼓俑、拍板俑,鼓有大鼓、羯鼓、腰鼓,东西两壁也各砌有击锣俑的砖雕,后来在北苏村也发掘出金墓社火砖雕,并发现了如今日的带座堂鼓,近年还发现了北王马、南范庄金代墓葬击俑砖雕,这些击俑砖雕,正是宋代绛州鼓乐的基本缩影和真实写照。
明清兴盛
明清时期中国处于相对统一安定的局面,城镇商业繁荣。春祈秋报在新绛县日益繁盛,绛州鼓乐出现了兴盛期。重修于明嘉靖二年的东岳稷益庙现存五楹舞庭(戏台),正殿四壁绘有以农耕为题材的大型壁画,其中也有朝圣祭祀的鼓乐图。
《新绛县志》上记载:“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拐子、闹台、台格(阁)之类,形形色色,令观者有应接不暇之势”。新绛民众尚鼓,凡是迎神,必赛社鼓。“岁时社稷,亦古者报赛之道,然人民变本加厉,每当报赛时,往往扮演各种故事,形态百出,男女聚观。”庙会在新绛县不论战乱灾荒年代,还是平安丰收岁月,直到日本入侵强行拆毁修筑炮楼,从未间断,遭战乱灾荒时祈求长治久安,五谷丰登;遇平安丰收时,祈求家和事兴、人寿年丰。
创新于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在日本入侵时被迫中断的庙会变作物资交流大会,闹社火,唱大戏依旧。20世纪80年代,许多解体的锣鼓队重新恢复起来。它不仅是当地民间社火中的主要项目,也是祭祀、庆典、婚嫁和庙会活动中的主要表现手段,积累了《小秦王乱点兵》《叽呱啦》《老虎瞌牙》等300余首曲牌。
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所经历的一次巨大变革,对传统经济基础、传统生产模式、传统思想意识,传统文化形态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同时也为绛州鼓乐提供了发展的历史空间。近年来,出现了绛州鼓乐团等一批优秀的鼓乐团,他们博采众长,在原有曲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演奏技巧,创作了《秦王点兵》《滚核桃》等优秀作品。(《管理观察》)
绛州鼓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运城民俗新绛绛州鼓乐
•
绛州鼓乐沉淀了黄河儿女千百年的传统文化
•
绛州大鼓声韵铿锵,鼓乐气势磅礴恢宏
•
新绛县以绛州鼓乐项目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新绛县设立“绛州澄泥砚”“绛州剔犀”“绛州鼓乐”3个大师工作室
•
绛州鼓乐《戏·鼓·娃》入选 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复赛
•
绛州鼓乐《戏·鼓·娃》入选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复赛
•
“绛州鼓乐”亮相盬街
•
绛州鼓乐晋级央视丰收节晚会直通赛
•
绛州鼓乐3次走上央视春晚舞台,11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绛州鼓乐——河东非遗文化
•
绛州鼓乐中的运城声音
•
香港英华小学鼓手中国鼓队小鼓手练习绛州鼓乐经典曲目《秦王点兵》
•
香港鼓手在新绛感受绛州鼓乐非遗文化
•
绛州鼓乐下乡演出进社区
•
绛州鼓乐6次亮相央视春节文艺舞台
•
绛州鼓乐六度亮相总台春节舞台
•
乡间小道走来的绛州鼓乐团 散文 新绛 梁冬
•
绛州鼓乐艺术团在香江之滨讲好了绛州故事
•
绛州鼓乐闪耀登场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晚会”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823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