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河东文学
›
想起看田老降哥_张景录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想起看田老降哥_张景录
504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2-11-24 11:19: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每当麦子登场,瓜果飘香的丰收季节,卫庄村的人们总是纷纷念叨:“唉!咱这瓜啦、果啦、菜啦如果有老降看守,就不用操这份闲心了。”
老降大名张降娃,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是我们村的看田员,守护村里的庄稼三十年。从未见过他给家里拉过一根柴棒。矮矮的四间土坯房至今还诉说着往日的清贫。在食不裹腹的年代里,老降哥凭着一把镰刀把那些外村的小蟊贼整治得不敢越卫庄村地畔半步。有年秋天,河滩上百亩棉花开得雪白刺眼,老降哥在秋风呼呼的深夜,像一个颇有经验的老猎人,时而埋伏在棉花地里,时而潜藏在秸秆丛中,时而蹲守在河坝上的紫穗槐边。待月上树梢,忽听棉花地一阵哗啦作响,老降哥一束闪电般的眼光环视四周。只见朦胧的月光下一个黑影两手挥舞采摘棉花,快速前移。老降哥这时把狗皮大衣一披,蹑手蹑脚向前挪动。临近小偷,他象只跳涧越沟的雄狮怒吼着:“贼人,看镰把……”一声喝断,顺手擒拿外村偷棉贼。当时,有民谣足以证实老降哥镰把的威风: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老降长镰把……”
那年月,在麦浪滚滚的麦田里,在密不透风的青纱帐里,随时可以出现身披棉袄、手握长镰、满脸胡茬的降娃哥。
在上世纪60年代,降娃哥整天像飞虎队一样在沟壑、田间、果园、河滩来回穿梭,村里每天给他补贴两个窝窝头。降娃哥忍饥挨饿,把窝窝头分给我们这些邻居家的孩子。但是,却从未发现他吃过田里的任何东西。
1967年,卫庄村买来一只木船,老降哥成了既摆渡又看田的大忙人。有一年,汾河暴涨,东边堤坝决口,村民扔草袋、垒土方也无济于事。这时,老降哥掀开人群,大吼一声,扛起麻袋,纵身跳下水中,用身子挡住缺口,很快堤口合拢,使河滩庄稼免遭水灾。
那年月,老降哥还承担着村里水文情报员的义务。每到防汛季节,老降哥把从百底水文站了解到的水文情报及时传递到村里。若汾河上游连降暴雨,他都及时把水流量的大小汇报给村委会。同时,他与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基干民兵连夜守护,加固河坝,使卫庄村河滩庄稼免遭洪灾袭击。
时光飞逝,往事如云。土地下放以后,老降哥也日渐苍老。由于多年养成看田的老习惯,他整天拉着那条被岁月风霜侵蚀成关节炎的老腿,在村里的田间小道来回穿梭,偶然碰见携筐挎笼的村民总要问:“到地里干啥去?”那人苦笑回答:“我到自家的庄稼地里去干活。老降,你就别操这份闲心了。”老降哥这才想起,如今实行的是土地
承包
制,分产到户了,只好向对方赔不是。但有一些村民的瓜果梨枣、玉米偶尔被小偷袭击,这才会想起看田的老降哥来。
想起
,
老降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想起雷锋 诗_石世明
•
想起当年植树时_薛振堂
•
想起那年卖春联_薛文义
•
想起粗布想起娘(诗)_王晓莹
•
宅居想起北墙根(散文)_冯建国
•
想起过去依然是微笑(散文)_闫晓娟
•
楼道里突然想起的歌声_闫晓娟
•
忽然想起“三声第”_秦建华
•
想起“油盐馍”(散文)_马堂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7325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发现
问运城
运城快报
运城人
运城告示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