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郭世永:看戏看什么

424 0
发表于 2023-2-9 16:28: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本人喜欢看传统戏曲,然放眼周边,同道者寥寥。甚至于有不解者忍不住发问:“那咿咿呀呀的戏有啥看头?”是啊,戏曲有啥看头?看戏看什么呢?

最初吸引我的,应该是好看的戏曲行头。小时候,村子里有家戏,大队部库房内有十几大箱子演出的行头。每逢农历六月六,只要天气好,就有管事的安排晒行头。舞台前的广场两头支起十几组木杆,光滑雪白的十几根新尼龙绳整齐绷展在广场上,五颜六色的箭衣、斗篷等戏服有序地出现在绳子上。人们又抬出好些架子以及那十几口大戏箱,挂上或摆上多姿多彩的头面、靠、髯口以及冠、盔、巾、帽等盔头,还有小人书里或电影里出现的侠客武士才有的各类兵器,还有几十根代表马颜色的各式马鞭,还抬出若干组做背景用的屏风。在那个物质比较贫乏的时代,突然冒出这么多华冠丽服,那份冲击力不言而喻!心里想,那些唱戏的穿上该多好看!

真看到舞台演出时,我最喜欢看的则是上了彩装的小花旦,那份天真妩媚,配上彩衣、手帕或扇子,真叫一个“俏”。过去很长时间我都有一个心愿——什么时候自己能扮上一个小生装照张相。随年龄增长,我对戏曲的兴趣早已从妆容转移到对角色表演、乐队演奏配合、剧情主旨等层面的关注了。

看戏,要欣赏演员的表演。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一个剧团没有叫座的名角,多半是生存艰难的。近代以来,京剧旦行有“梅程荀尚”四大流派,须生行则有“余、言、高、马、谭、杨、奚”等流派,净行则有“金、郝、侯”等流派;豫剧旦行有“陈、常、崔、马、阎、桑”六大流派,生行的“唐派”,净行的“李派”,丑行的“牛派”等;越剧旦行有“袁、傅、戚、王、张、吕、金”等七大家,生行有“尹、竺、徐、范、陆、毕”六大家;我家乡的蒲剧则有“王、阎、张、杨、筱”等五大名演……我国戏曲有三百六十多种,每个剧种除了各流派的创始人,近年来,他们的徒子徒孙中也都有一大批在群众心目中叫得响的名家大腕,其主演的经典剧目对爱戏的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特别是一些精彩唱段,更是被不同剧种的戏迷熟知。例如京剧《四郎探母》中“站立宫门叫小番”一句,演员有没有功力,是不是好角,“叫小番”一出腔便知分晓;再如曲剧《卷席筒》“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段,能不能唱出海派特有的味道,演员出场时一个趔趄一亮嗓,观众有没有掌声就是演和唱到位与否最好的评判;再有蒲剧《挂画》中的跷功特技,演员踩跷上下椅背的自然灵动与椅背上悬空表演金鸡独立、盘腿接画、屈体叠腿挂画等动作时的稳当流畅,做到位,即便初看者也会赞不绝口。一个演员,在唱腔方面,如果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中音不饱满,又缺少人物情感,那就是在发噪音;在念白方面,没有紧贴角色,做不到声情并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那就是无灵魂;在做功方面,舞手帕、转扇子、团水袖、甩梢子、闪帽翅、立翎子、做针线、开关门、上下楼等不能贴近生活,体现不出艺术的美感,那就是干炫技;在武打方面,各种毯子功、把子功容不得一点闪失,这是硬功夫,不遮丑,跟头翻不起,对枪接不住,下腰起不来,那就是大败笔。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出戏有一两个好角色领衔,一好遮百丑,晕轮效应之下,观众基本能够心满意足。反之,没有好演员的戏没人看,剧团没人请。

看戏,要品味乐队的伴奏。中国传统戏曲的伴奏形式因剧种不同有“帮打唱”“吹打唱”“弹打唱”“拉打唱”等区分,这样专业的判断要留给专家。对一般民众而言,区别一个剧种的经验大都来自对其主奏乐器音乐的判断。例如京剧特有的京胡声、昆曲特有的曲笛声、粤剧特有的粤胡声、曲剧特有的曲胡声,但是对于像秦腔、豫剧、河北梆子、蒲剧等梆子戏,它们的主奏乐器都是板胡,那就要结合各剧种曲牌、演奏的旋律特色等作更细致的分析。你听,悠扬婉转的竹笛一响,一段欢快优美有典型豫剧味道的旋律引出了豫剧《朝阳沟》中“上山”一折的栓宝和银环的“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的演唱。看戏时,有人盯着表演的,有人瞅着打板的。不论是唱得精彩,还是伴奏得出色,只要对味,观众是不吝惜掌声和叫好声的。“板胡一响,浑身发痒”这是晋南民众形容听到蒲剧音乐时的心理体验。一句话,无音乐无戏曲,好的音乐伴奏是一个剧种长期生存的灵魂!

看戏,更要揣摩剧目的主旨立意。豫剧名家李树建主演的“忠孝节义”四部曲中,《程婴救孤》忍辱含垢的忠、《清风亭上》发人深思的孝、《苏武牧羊》撼天动地的节、《义薄云天》一诺千金的义……每一出优秀剧目都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传统经典戏是这样,各剧种部分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现代剧也是如此。蒲剧《山村母亲》宣扬了根植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亲情大爱,豫剧《铡刀下的红梅》歌颂了共产党人的英勇无畏,秦腔《西京故事》讲述了小人物自强不息实现梦想的时代特色。戏曲是“代言体”的叙事艺术,优秀剧目本身就会对观剧人起到极大的宣传、引导或教化作用。新文化运动先驱陈独秀曾在《论戏曲》一文中言道:“戏曲者,普天下人类所最乐睹、最乐闻者也,易入人之脑蒂,易触人之感情。故不入戏园则已耳,苟其入之,则人之思想权未有不握于演戏曲者之手矣……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仲甫先生所言不虚,别人观剧后的感受如何不知,我看过晋剧名家谢涛主演的《范进中举》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范进的闹剧不仅是他个人的命运悲剧,也是整个封建科举制度下扭曲的读书人的价值悲剧。这出戏的教化功用不必刻意点出,看过戏的每个人自有心得。

当然,除了上述几大方面,看戏还要看舞美、灯光、布景、整个演职人员的精神风貌等。

总之,看戏在当下已然是小众化的选择。与戏结缘,苦也有它,乐也有它!越接近它,越能体悟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深刻内涵。
190816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