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河东文学
›
寻访柳宗元故里的小石潭_傅晋宏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寻访柳宗元故里的小石潭_傅晋宏
347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3-5-21 12:37: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中国有个柳宗元,故里就在虞乡县。
山西省西南的永济市虞乡镇,唐宋金清以及民国曾长期设县,1954年撤县存镇,属永济市,位于中条山北麓。在《柳河东集》中,柳宗元自言“河东解人”和“邑居于虞乡”,虽然今天解、虞是两个地方,但并不矛盾。“解”指的是汉晋以后的大解县(含虞乡),并非唐时“小解县”,这是沿袭了历史旧称。唐时由解县析出虞乡县。“邑居于虞乡”,指的就是这个变化了的建制,即唐时虞乡县。由此,学术界已明确认定“今永济市虞乡镇系柳宗元的祖籍所在”!其他都是分支,由虞乡迁过去的。虞乡古为蒲州所辖,而蒲州又古属河东郡,故而依籍贯称之为“柳河东”。
虞乡镇北的东阳朝村和刘家营之间,存有柳氏祖茔。古虞乡县的城东,有柳家巷。现存三套旧版《虞乡县志》不厌其详地介绍柳氏名人。虞乡镇2004年在镇中心的黄金位置,创建了柳宗元广场,树立柳宗元雕像,并立有珍贵文物柳门空石。雕像衣袂飘翩,形象伟岸,与先生在历史上的地位相匹配。
柳宗元是从虞乡走出的骄傲,年少聪慧,21岁考取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羁旅十年,既是他思想文学创作最活跃丰富的十年,也是他政治生涯最晦暗伤感的十年。由于时间充裕,他在那里游走大好河山,写下了著名一组文章——《永州八记》,把所有的情怀都献给了永州人民,永州也随着柳文走向了全国;同时他广泛接触下层人民,写出了《捕蛇者说》《黔之驴》等揭露贪官污吏的檄文,实现了思想的淬炼,为他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奠定了基础。感恩大度的永州人民,当年接纳了这位失败的政治家,在人生的最低谷,给了他无限的关爱和腾飞的希望。也感谢那些保守势力无情中的无意,他们放逐了一个政敌,却自由了一个文学天才。
返京刚一个月,柳子因故再次被放逐,任柳州刺史。作为地方主官,柳宗元以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情怀,在那个极其落后蛮荒的少数民族地区,修明政治,发展生产,四年后,累死在贬所,世号“柳柳州”。他的“吏为民役”思想与诗圣的“吾庐独破”、范公的“先忧后乐”,都成为后世guan员的圭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粹。他的贡献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爱戴。永州有柳子庙,柳州有柳侯祠,一辈子否认鬼神的柳宗元,却成了那里奉祀的神。柳宗元作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世界级的名人,文冠八家,魂归河东,也为故乡赢得了令人艳羡的持续荣耀。
虞乡村正南2公里,有一道中条山峪,因峪口旧有柏梯寺(俗名石佛寺)而称“寺峪”。2009年,虞乡有识之士申三才投资对其初步开发,疏通道路,增加标识,根据柳宗元的先辈曾经在山内隐居记载,取名“柳隐山”。峪内溪流湍急,源头活水,昼夜不息。1971年7月1日,虞乡公社在峪口修建了水库,名叫“七一水库”。得益于水库的红利,即使是大旱之年,山下诸村也能庄禾大稔。
2022年6月和8月,虞乡文化考察团两次走进柳隐山,寻觅柳宗元故里的“小石潭”。走进大山,迎面看到那一泓湖水。听说上年秋天,阴雨连绵,水库蓄满,外溢形成瀑布。一池碧玉,清泉如许,成为我们探访之行的序曲。
跨越水库,地势比较平坦,十分钟后地势趋陡。一路能听到小溪的喘息声,先是声音低小,仿佛婴儿的笑声,越到后来水声越大,最后变成轰鸣声。原来已到青龙瀑布之下。只见溪水从崖上喷泻而下,形成一挂白练,可称“石崖喷雪”。瀑布的右侧,有一道天然青色条石,被挤压在白石中,宛若一条褐色飘带,自上而下,又极像一条青龙贴在崖壁,瀑布由此得名。这里距入口1150米。瀑布与青石并列,萦青缭白,自然造化。飞瀑之下,必有深潭。瀑布下的大水潭,仿佛一颗永远跳动的心,白浪飞溅,碧波荡漾,一池清凉,是为青龙潭。
大多游客,到此也就止步了。因为再往前走,就要攀登陡峭山崖了。以此为起点,崎岖石径盘桓于百米绝壁,扶摇直上,堪比“蜀道”,飞鸟不度的“鬼见愁”,人称“陡台天险”。然而开发者又另辟蹊径,在瀑布旁搭设云梯,让游客爬到瀑布顶端,在峡谷里继续穿行。也就是说,继续前行变成了两条路,一条旱路,一条水路。经典的路线是山路去,水路回,或者相反,总之不走回头路。
就说水路吧,当你爬至瀑布顶,发现前方是幽谷的延伸。谷内芦苇蓬勃,满头乱发,山风劲吹,所向披靡。由于这段水路落差较大,溪流像切香肠一般,百米一瀑,瀑潭相连,轰轰作响,让人震撼。溪流斗折蛇行,蜿蜒成巨大的S形河道。中间夹杂着长鹿瀑布、一道渠瀑布和珍珠瀑布,需要再次登梯而上。最磅礴的河段,上下落差达30余米。溪水将涧谷下切成一条窄缝,让天空变成一条蓝色的飘带,轻柔飞舞,别有洞天,这就是著名的“一线天”。我去过洛阳龙潭大峡谷,看到过同样的景观,很羡慕人家的风景,没想到自家就有如此景致,多少年来竟浑然不知,想起来无比羞愧。
“一线天”不仅是柳隐山最美自然景观,而且在北崖石径旁有一面金代摩崖石刻,字大如斗。“大定十五年五月,郭下冯安为此累朴□人为首修□上下数处记。助功人 杨三 吕郎 石匠 义门三家尚博”。1175年的金代石刻,距今947年。在北方,北宋之后就是金的统治,是没有南宋的。岁月失语,唯石能言。从题记可知,一个叫冯安的富商,看到附近道路险峻,游客难以通行,遂急公好义,乐善好施,修补几处山路。山上修路难度可想而知。县城之外,必有大景。石刻印证了金代虞乡继续作为县治的史实。古人无空调,来此休闲避暑的文人墨客一定很多。感谢当年的开拓者,感谢留下
文字
的书写者,让我们掌握了探索历史文脉的金钥匙。
越过“一线天”,就到达了另一重境界,即水旱两路上端的交会处,这里是“千层饼”奇观所在。只见山谷西侧,200多米长、100多米高的斜面悬崖,呈现出一层一层凹凸有致的地貌,石质松散,风化严重,呈褐红色,称“千层饼”颇为形象。然仅有自然景观还不足为奇,首次登临的返程时,路过此地,已近黄昏,突然发现数不清的白羊,在石板岩下缓慢移动。同行的美女音乐老师说得更形象:“整个画面就是一张乐谱,羊儿就是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羊儿站在数十米的高处,看到我们,纷纷驻足张望不断,惊奇并警惕地看着我们。那一幅山体与生灵的和谐场面,红白相衬,壮观极了!爱好摄影的朋友,拿起手机,疯狂抓拍。可惜,光线不是很好,照片质量受影响。我心里仍牵挂着崖畔上的羊群,希望有机会再去拍摄。
二次返程时,果然如我所愿,十几只白羊站立崖缝间,虽不及上次数量多,但还是拍到了雄壮的画面。发到朋友圈,好评如潮。岩羊不下滩,绵羊不上山。后来才知道那些全是山羊,应该有300多只吧。由于这次来得偏早,大部队的羊群尚未赶到,场面还不够壮观。
这些羊平时完全放养,无人照看。牧羊人每隔四五天,上去查看一次,去时背一袋盐。羊认主人,一声吆喝,羊便聚拢而至。“家有几只羊,赛似小银行。”因地制宜,发展养羊,是沿山农民致富的一条出路。
从“千层饼”移步,就是大石板,方方十米的完整巨无霸,横卧在山谷北侧,凸出地面一米多。站立其上,如踩鳌背。说是大石板,毋宁说是“大石床”,平躺而睡,足可躺20人吧。
背起行囊,继续挺进,就是著名的“九龙神殿遗址”,又一处人文痕迹。附近确实有几堵石砌围墙,但已是断壁残垣。柳宗元先茔管理处在此立有标志碑,显示出寺峪与柳宗元的联系。这里正处于道路岔口,符合庙址的位置特点。值得一提的是,碑南的空地上,分散放置着七八块大石头,茶桌模样,又像不规则的磨盘,上面撒有一摊白色粉末。一尝,咸咸的,显然系牧羊人所为。按照常识,凡是养羊,食盐必不可少,否则羊会烂嘴巴的。
离开九龙神殿遗址,在林荫中再行500米许,就到了所谓的“牛家院”。在南侧山崖的峭壁上,有一区域凹进,形成缺口,仿佛一处山门,距地面有5米多高。我判定,应该是一块巨石脱落所致。不过还真像一处门洞,与中条山牛家院的美丽传说相吻合。相传,有一天,山南货郎路过此地,一老妪买了他的一团丝线,让他到洞内取钱。货郎进洞后,发现一头毛驴正拉着碾子碾米。老妪随手从碾盘上抓了一把米,递给他充作线钱。他正想说“这哪里够”时,老妪说:“你拿到洞外看看。”他拿到洞外一看,只见满手皆是金珠。正想回身进洞,这时大门已经关了,从此它就没有再打开过。这便是民谣“打开牛家院,能富九州十八县”的由来。丰富的想象,诱人的传说,极大地激发了旅游者的向往。我们轮番爬上巨石,站在门洞,大声呼喊:“石门石门开开,财宝财宝出来!”回音在大山里飘荡,袅袅不散。这大约就是所谓的“喊山”吧。
休憩片刻,马不停蹄再出发,前面就是三岔口。谷路从此分作两峪。一条通往东南的药王泉、南柳寨;另一条朝西南的西寨峡谷,可达仙女床、红砂峪,即五老峰的东入口。这条路上有一眼柳隐洞,幽深不见其底,当年柳氏家族有人躲在这里避难,这也是整个景区名称的由来。由于道路生疏,我们走了前一条线路,也是此行的最远地方——药王泉庙,距离入口3250米,单程3公里多。其实再往前走250米,就能到药王泉,那里就是一路陪伴我们小溪的源头。此刻天色已晚,不敢贸然前行,就此打道回府。
药王泉庙,一间简陋的小殿,地处上凸下凹的山崖脚下。一尊华佗塑像端坐其内,护佑方圆百姓身体安康。我想,小庙对登山者而言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药王泉庙,有医,还得有药。庙前果然生长着几株“五味子”。藤蔓上挂满尚未成熟的果实串,青嫩青嫩,一嘟噜一嘟噜的,像葡萄串一样。五味子成熟时酷似红玛瑙,晒干后是纲目中的一种本草,因酸甜苦辛咸五味俱全而得名,有止咳特效,被称为“嗽神”。待我们二次前往时,已逾成熟期,果实掉落殆尽。另外,二次进山,还认识了叫连翘的药材,且正处于收获季节。每年3月,中条山那漫山遍野的一种黄花,正是连翘花在绽放。今天有幸看到它的果实,并亲自采摘了一大把。“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近期,沿山农民屡屡进山采药,那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中条山上无闲草,寺峪两岸全是宝。
二次登山返程,我们走循环路,沿“陡台天险”的简陋石阶下山。此刻,山头上,山风肆虐,使劲在刮,耳边呼呼作响,大有把人吹落之虞。这就是所谓的“中条山的风”。生怕有闪失,我们匆匆沿羊肠小道,小心翼翼,顺阶而下。以前一提起“陡台天险”,无不为之色变,然而今天我们却平安落地。看来,凡事尽管有困难,只要你勇敢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
柳隐山,原生态,景色佳,门槛低,平民景区,可走山谷,可登山巅,有矿物,有植物,还有动物,可谓科普园地;有峡谷,有峻岭,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关键是山中有水,有灵气,有仙气,溪流寸步不离,是大山里的动脉。此处既有男子汉的阳刚,又有弱女子的柔美,更重要的,还有浓郁的柳子文化,是上天赐予虞乡的一颗明珠。
带着一种喜悦,我们满载而归。沿着已算熟悉的小溪,却走了乱石铺底的一段略宽河道,形成小潭,人称“小石潭”。与看到的青龙潭相比,它确实小得可怜,以至于匆匆赶路者往往忽略了其存在,但又小得经典,景致一点也不差,可以说是柳隐山的魂,很多人都是慕柳宗元之名而来。水落白石,如鸣佩环。潭水清且涟漪,蜻蜓起舞,蝴蝶翻飞,知了清唱,螃蟹横行,小鱼儿游弋其间,“皆若空游无所依”。两岸竹林围护,潭侧赫然矗立“小石潭记”标志牌。细看,还真的有名副其实的范儿。
回想起沿路看到的《江雪》《渔翁》诗牌,还有“打造柳宗元历史文化名山”铭牌,大门口的柳宗元简介展板,仿佛徜徉于柳宗元纪念公园,在接受大自然山水洗礼的同时,又接受着柳宗元文化的熏染,唤起我们对家乡名宦的认同和自豪。柳子为湖南留下了《永州八记》,其实先生故里大美虞乡,同样有壮美的河山。柳子写永州,我写柳子。“零陵(即永州)徒以先生居之之故,遂闻名天下”,先生不幸永州幸。柳宗元抬高了永州的历史地位,也增强了我们永济的文化自信,同时使中条山成为一座自然与人文双遗产的伟大存在。
欸乃一声山水绿。说来也巧,当我们返回水库时,整个山峪仍是那样的空旷、寂静。偌大的水面,像一面明镜,微风拂过,吹皱一池碧水。岸边,一位垂钓者,正坐在那里静心等待鱼儿上钩。蓦然感到,这不正是“独钓寒江雪”的景致吗?库尾几株巨柳,在夕阳映照下,枝叶披上金辉,柔软的枝条摇曳生姿,仿佛隔着岁月,向先贤柳子招手致意。欢快的山溪百折不回,一路冲杀,入库的最后时刻,仍淙淙不息。那是一种拥抱“大海”的激动,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不也是向柳子发出的呼唤吗?
柳子生于长安,起于蓝田,贬于永州,老于柳州,科第、仕宦、葬地均不在山西,有人说他一生未曾归故里。这确实叫人困惑不解,甚感遗憾,为此,有人作诗吟道:“子厚先生薄蒲州,为国效力在神州。”一代文宗、直道大节的柳子果真不爱虞乡?事实绝非如此。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历尽坎坷,起伏跌宕,建功立业,我们的柳宗元用一生的努力都奔走在回家的路途,而家乡的柳隐山也始终在等待着这位赤子的归来!虞乡人民爱柳公,柳公也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故乡。
小石潭
,
柳宗元
,
故里
,
傅晋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后稷故里红红火火闹新春
•
感悟柳宗元纪念馆
•
司马迁故里_河津人文
•
薛仁贵故里_河津人文
•
晚唐诗人司空图故里考
•
稷山县姜嫄故里小阳村祭先祖
•
永济市虞乡镇举办柳宗元书画展
•
李冰故里在运城
•
柳宗元与刘禹锡,半世飘零两知己
•
柳宗元与河东吕氏
•
刘禹锡、柳宗元在襄阳的唱和诗_严爱华讲运城故事
•
永济举办柳宗元诞辰1250周年纪念活动
•
元柳之交(元稹和柳宗元)
•
解读柳宗元的“一世声名”
•
古代书法家轶事 钟繇掘墓盗书、柳宗元以书“笔谏”……
•
运城市德孝文化研究会废永济(舜帝故里)调研侧记
•
柳宗元《晋问》关于河东盐池的描述
•
综艺《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 探寻千年文脉
•
柳宗元河东行踪寻迹记
•
由一首柳诗(柳宗元)引发的两地情谊 祁世坤
•
柳宗元自称河东解人论
•
柳州永州柳宗元文化考察印记
•
柳宗元民本思想与“吏为民役”
•
明代廉吏姚诚立故里杜家村
•
柳宗元在永济虞乡的文化印迹
•
柳宗元的河东情结与乡愁
•
柳园访“廉”运城老乡——柳宗元
•
寻访柳宗元故里虞乡的小石潭
•
柳宗元的南渡与北归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9518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快报
运城告示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