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万荣县南张乡东苏冯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29 0
发表于 2023-5-26 09:16: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万荣县南张乡东苏冯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东苏冯村数字化监控平台。
万荣县南张乡东苏冯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东苏冯村文化墙一角。
万荣县南张乡东苏冯村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东苏冯村巷道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

东苏冯村位于万荣县南张乡,紧靠万临路沿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苏冯村村子虽小,但名气颇大。多年来,这个仅有1500多人的村庄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水朝的带领下,全力以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标准特色农业,针对农村生活的短板和弱项,逐一加强改进,彻底改变了村里的落后面貌,村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顺势崛起。

改变——

“从看得见的环境入手”

初夏的东苏冯村绿意盎然,从进入村口开始,6米宽的柏油路笔直平整,十多米高的雪松、法桐矗立两旁,郁郁葱葱,如同士兵般威严,更在遮云蔽日间为村民撑起纳凉之地。高大的乔木与娇艳欲滴的月季花、及膝的红叶石楠等灌木形成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绿化带,可谓“冬天有绿,夏天有香,常年有花”。

走在进村路上,夏季的燥热一扫而空,偶尔传来一声鸟叫声,诉说着乡村的静谧和闲适,仿佛一处“世外桃源”。

据悉,早在2009年东苏冯村规划绿化美化之初,陈水朝就坚持最高标准,远赴河南省南阳市,给村里挑选了雪松、银杏、法桐等苗木。多年来,陈水朝和东苏冯村村“两委”对环境的打造从未停下脚步,管理养护、补种补栽、见缝插绿、提档升级,如同打理自家小院一样用心。2019年年底,东苏冯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生活在我们村真是太幸福了,就像在公园里一样。”早上8时许,64岁的村民袁印赞边打扫自家门前的落叶边和记者聊天。不同于北方农村常见的高墙和门楼,她家黑色铁艺镂空的开放式院门和围墙使得院内的各色绿植和巷道的树木融为一体,煞是好看。“儿子叫我们老两口去城里住,我不愿意去,还是在咱们村里住得舒服。”袁印赞告诉记者,“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晚上去广场上跳舞,回到家里就和城里的单元楼一样干净温馨,还有院子能养花种菜,这种生活再幸福不过了!”

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梦之苑”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污水处理厂,雨污水全部通过主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整治线缆“蜘蛛网”,实现全部“弱电入地”……多年来,东苏冯村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上不遗余力,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准建设,用好的环境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制定完善配套制度,使环境卫生整治步入常态化、制度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2020年,东苏冯村斥资千万元在村里打造了3D灯光秀,借助前沿科技手段发展乡村夜游经济。今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晚上,该村举办了盛大的灯光秀和烟火表演。一时间,周边和外地的两万名游客慕名而来观看,川流不息的车辆将进村路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纷纷赞扬:“东苏冯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非常时尚。”

“我们村实事工程做到了常态化。今年开展主要街巷立面改造,统一风格,通过打造文化墙,讲述村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该村村委会副主任陈振亮表示,今年,村里还将高标准规划建设“民之苑”广场,为村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地,让村民生活更幸福。

提质——

“补齐农村生活的短板”

“一台设备补贴4500元,下来自己只花了1万元。取暖用电也享受优惠电价,取暖季过了每度电再补贴一毛钱,算下来一个冬天取暖费用大概2000元,比烧煤便宜。”东苏冯村村民丁志东指着自家的清洁取暖设备告诉记者,2019年村里开始推广新能源时他就装了空气能,不仅方便、干净,而且能实现全天恒温,全家220平方米,5口人取暖需求完全能满足。

冬季取暖问题是制约农村群众幸福生活的短板。过去,家家烧煤、户户冒烟,污染了空气,更有损健康。于是出现有的村民冬天去城里当“候鸟”,夏天再回村里居住的情况。2019年,东苏冯村在万荣县首批实施了冬季取暖“煤改电”工程,号召村民用中央空调、空气能等新能源取暖设备代替传统的煤炉,并通过设备补贴和电价优惠提升居民使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经过几年时间的推广应用,如今,该村完全告别了煤炭取暖的历史,新能源取暖设备安装率达到100%,很多家庭在规划建房时就铺设了地暖管道。冬天,村民家里暖意融融,和城里没什么两样。

几年前,东苏冯村对全村生活污水、厕所下水道进行了全面改造,实现了一根管道连到底,建设村级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净化、集中处理和重复利用,告别了巷道污水横流的历史。2018年以来,从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到改厕工程、下水道工程、污水处理厂工程的竣工,再到村委会办公楼、多功能活动场所的建立,农村建设的“绣花功夫”使得一个高标准的美丽新农村呈现在村民面前。

作为东苏冯村发展的带头人,陈水朝深知,只有产业振兴,老百姓才能真正富裕。陈水朝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外出调研,参观学习,确定了以葡萄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从2017年开始建设葡萄大棚,经过多年的发展,全村葡萄大棚超过200亩,主要品种有克伦生、红提、阳光玫瑰等,每年增收300多万元,成为响当当的支柱产业。

为带动村民致富,让村集体经济破零,2020年,陈水朝筹集资金1000万余元,建设一座5000吨的仓储冷库,并约定冷库的经营收入归村集体所有。冷库自运行以来,带动该村及周边村民百余人就业,带动了村民增收,壮大了集体经济。

多年来,东苏冯村的发展变化让老百姓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有效成果,引导群众走上合力谋发展的正确道路,也让乡村成为村民们最理想的居住地。

治理——

“群众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

近日,东苏冯村村民孙春明为住院的父亲办理医保二次报销手续,带齐了资料的他来到村便民服务站,从打印、复印到开证明、盖章,不一会儿就办好了。“村委会这台打印机免费供老百姓使用,村民不会操作的,村干部便手把手帮助操作。”陈振亮告诉记者,近年来,东苏冯村不断完善“一站式”公共服务,做实做优帮办代办,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全村共安装58个高清摄像头,做到所有巷道全覆盖,共安装62个音柱,通过广播通知重要事项,使上级政策第一时间传递给村民。”在东苏冯村数字化监控平台,村党支部副书记许世伟告诉记者,监控平台运行10年来,对犯罪分子形成了很大震慑作用,村里几乎没有打架斗殴和犯罪现象,同时在服务村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东苏冯村不断完善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治理平台,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把党小组分别设立在产业大棚里、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戏迷协会、诗联学会等群众组织里,让党的声音及时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这个网格里,把党员培养为带头人,划分了责任区,分片包段,在醒目位置制作责任牌,从邻里纠纷到环境卫生,从产业帮扶到技术销售,探索了党员“一条龙”服务和治理的机制,把党员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渗透到方方面面。

在文明乡风培育上,该村提出国学铸魂,用优秀文化提升村民素质:以国学巷道为载体,为每条巷道全部以国学经典命名,立德巷、立功胡同、知礼胡同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展示东苏冯村的历史变迁、时代风貌及文化表现,让群众有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以国学讲堂为载体,讲授儒家经典典籍和故事,引导群众身体力行做仁者善者;开展国学宣讲活动、大型群众性文艺联欢,让文化植根乡村,用优秀文化鼓舞人、引领人、教化人;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让群众学有榜样。

“在乡村治理上,群众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特别是随着文化阵地的建成,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赌博的、嚼舌根的人少了,看书、跳舞、节俭办事成为时尚,不仅教化了民风、赢得了民心,而且干部群众的心更近了、劲更足了。”陈振亮说。

记者 裴旭薇 文图
20277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