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悠悠枣花香(下) 散文_王亮

304 0
发表于 2023-6-23 13:52: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悠悠枣花香(下)  散文_王亮

正是吃午饭的时间,同学们一人端一碗白菜萝卜清水炖,围蹲在一起准备吃午饭。因为提前没有得到任何报社记者要来的消息,学校没有一点接待准备。在那个年月,就算作准备了也多是添两个凉拌的素菜罢了。就这水平,远离村庄的我们学校短时间内都难以做到。仓促间,我们的校长邓英奎老师与班主任范志和老师显得手忙脚乱。而杨星让老师和吴芳林老师则毫不见外地笑着说:“那么麻烦干啥?大清早起来,一路马不停蹄地折腾到这儿,肚子早已经在咕咕叫了,就遇啥吃啥吧!”两人说完分别就势接过一碗白菜萝卜清水炖,加入到我们的圈子,与同学们一起蹲在地上吃起来,一点不嫌我们学校简陋条件次,一点没怨我们招待不周饭菜差。吃完饭,两位老师又与我们共同围坐在教室里,谈文学、谈写作、谈理想、谈前途,谈得最多的是对每个同学的鼓励。这次,两位老师与我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生活学习了三天时间,走的时候带走了同学们几十篇习作。回到报社后,杨老师即写了一篇有关我们学校的报道——《希望,从这里升起》,发表在《运城报》,并连续在“枣花”版为我们学校写作班的学生刊发了两个习作专版,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永济职业中学写作班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杨星让和吴芳林两位老师的个头都不是很高,看上去有173厘米左右的样子。杨星让老师当时三十出头,戴一副金丝细边的眼镜,青春、清瘦、儒雅又朗俊;吴芳林老师年龄似乎稍大些,脖子上总挂着一台带牛皮盒子的照相机,模样敦厚、朴实又干练。见他们第一眼的时候,我与同学都觉得他们这些来自大地方的编辑、记者应该很是高深莫测、难以接近。可几个小时毫无架子的促膝交流过后,两位老师迅速地走下了神坛,变为了贴近我们生活的可亲、可爱又可敬的邻家大哥。

他们就像亮在沉沉暗夜里的灯火,让迷失在茫茫瀚海的我与同学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给了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坚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与信心。如果,你不是从那种闭塞又落后的时代走过来的人,再如果,你从没有过那种踮着脚尖也看不到未来的无望经历,你都是怎样也不能够理解两位老师对于我与我的同学们乃至我的老师们是一种怎样的鼓舞和鞭策。

在两位老师的指导和激励下,我与我的同学的习作开始陆续在《运城报》“枣花”版及全国各地各种报刊上发表。1985年6月,16岁的我在《运城报》同题小说《村前的路》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我的同学王杰同时获得三等奖。此次奖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1986年6月,我的儿童小说《“背带裤”带来的麻烦》在《小学生》杂志全国征文赛中获得特等奖,杂志社为获特等奖的5名作者组织了为期10天的免费旅游。同时期,我的同学杨杏的习作也在《少年文史报》举办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应编辑部之邀在甘肃的丝绸之路旅游。一时间,写作班里捷报频传。仅一年多的时间,我的同学们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500余篇。1988年,我的两位同学王杰与安武林同时被山东大学中文系破格免试录取。

其间,杨星让老师又多次带其他报刊记者来我们学校调研采访,为我们这些农村娃宣传呼吁,以改善我们恶劣的学习环境,争得全社会对我们努力的认可。他还与同学们建立了长期的书信联系,指导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同学们都把他当作值得信赖的老师与兄长,喜欢与他交流和沟通。就是我个人,每去运城,哪怕是绕道,也必去报社看看他才算安心。

即便是时间过去了好多年后的今天,当年写作班的学生,有成为人民日报社记者的、读了文学博士的、做了中文教授的、成就为中国儿童文学大咖的;当然,也不乏像我一样虽没在文学的路上走多远,却一生因不弃对文学的热爱而内心相对丰厚、生活相对充实的平凡人。每每我们在一起相聚,忆起当年校园生活,还是难免会谈到杨星让老师,谈到杨老师对我们这些当时在生活底层苦苦挣扎的少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一位现在已经在北师大做客座教授的同学说得好:“其实,好好想想,那时候我们这些写作班的学生就像一株株春天的枣树,凭借着一腔对文学的热爱,虽迟迟才爆发出嫩嫩的幼芽,却因为非常幸运地遇到了杨老师这样的好园丁的热忱关爱和精心呵护,才有了我们小小的枣花黄,才有了我们累累的果儿香。”

如今,又是一年枣花盛开,依然清瘦、儒雅的杨星让老师却已是满头华发。

而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如杨星让老师一样甘为护花绿叶的仁士与恩师,才有了所有小小枣花夏的绽放与秋的美好。
悠悠枣花香(下)  散文_王亮
​作者简介:王亮,女,就职于永济市教育局,作品散见《散文百家》《中华风》《山西日报》等省市报刊。对于文字,一直有种源自心底的无以言说的膜拜与热爱。享受用文字进行的无声倾诉,仿佛有知己的红颜静静地坐于对面,在凝眸,微笑,倾听。于是,写作就成了生命里不能割舍的美好。
206968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