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探寻盐运古道 续写古盐文明

200 0
发表于 2023-7-22 16:15: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探寻盐运古道 续写古盐文明

河东盐文化调研人员一行出发前在中禁门合影

我们从未忘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那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人与事,虽远去了鼓角铮鸣,但演绎出的人类文明却永远留在了历史长河中。制盐、运盐犹如星辰闪烁般掠过,湮没了繁华的黄尘古道,但远去的盐运马蹄、驼铃、号子声,仍回荡在盐运古道的山谷上空……

作者 卫行智 文图

7月上旬,运城市盐保中心、市盐文化研究会集运城人文历史、地质勘探、考古文保等领域的学者、专家及媒体记者一行16人,沿虞坂古道,途经我市平陆、夏县、垣曲至河南三门峡、渑池、新安、洛阳等地,踏迹问道,探寻盐历史遗迹、收集盐历史传说、整理盐历史民俗,全方位研究和佐证运城盐湖在历史上的作用。

走虞坂古道 缅历史风云

考察第一站是平陆的“虞坂古盐道”。走在青石槽上,一边是陡壁悬崖,一边是凿痕满布的山石,脚下窄窄的青石板上印着深深的车辙和马蹄坑。山势险峻、坡道盘曲,行路尚且不易,运盐出山想必更为艰难,难怪有人说,“青石槽里看好汉”。

运城学院杨强博士介绍,这条道是潞盐进入河南最主要的通道。清乾隆时期,发往河南的盐来自32个州县,其中,有27个州县的盐从这里运出。据清代《盐法志》记载,当时主要的官道有3条,这条叫虞坂茅津道。明代巡盐御史张士隆多次修凿虞坂茅津道,不仅拓宽了青石槽,还在南边修八政和岭桥之间的土路。

运城市盐文化研究会会员秦邦道说,古道最少经历了3次拓宽。拓宽降低了石道,因为车辙深了,运盐车会与地面起摩擦,以致无法运输。

当年,河东盐由此运往茅津渡口,伯乐在这里寻得千里马,晋国借此道“假道伐虢”……这条古道不仅见证了河东盐运的辉煌历史,还承载着多少心酸血泪、多少文明典故。

忆茅津古渡 叹岁月变迁

会兴渡位于三门峡会兴镇,是晋盐入豫第一站,也是黄河著名的三大古渡之一。一个渡口,两个名称,黄河南岸的河南叫会兴渡,北岸的山西叫茅津渡,因古代平陆属陕州,故历史上统称为茅津渡。

据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卞建宁介绍,茅津渡是晋盐运往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重要集散地。晋盐名声大噪于全国,清代乾隆年间,在会兴镇旁边,山西晋盐商人建了一个山西会所。据资料记载,该渡口一年仅食盐的销售额就达到40万两白银,渡口也成为一个核心运输地,是晋盐运往洛阳、开封甚至东南地区的关键卡口。所以,由食盐带来的商品运输也异常发达。此外,晋盐销量还和当时的政策有着重要关系。清同治年间,晋盐实行商运民营、民销政策,这个举措在其他地方都没有。绝佳的地理环境、政治格局及特殊历史政策,共同成就了会兴渡。

20世纪90年代,记者与同事曾开车从平陆茅津渡向对面摆渡。那时,每天有两条柴油机大铁船轮流摆渡,因过河汽车较多,每次过河,顺利则等上三四个小时,若遇风雨天无法摆渡,则要在渡口的小旅社住几天。那时的渡口仍车水马龙、繁花似锦。1993年年底,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后,茅津渡繁忙的景象不再。

近些年,当地政府对黄河南岸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和绿化。据当地百姓讲,政府将在此增设黄河旅游项目。

越崤函古道 访盐仓旧址

崤函古道,古代自洛阳至潼关间道路的一个统称,因道路主要穿行在崤山之中,并设有号称天险的秦函谷关而得名。据记载,崤函古道是河东盐运往洛阳的必经之路,河东盐也经此进入洛阳。而崤函古道石壕段,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石壕村东约1公里处。崤函古道石壕段是唐宋时期的古建筑,呈西北东南走向,南部高北部低。古道两侧山势较高,地上有一种叫“黄胶泥”的土,天晴时坚硬如铁,雨天时粘脚难行,石壕段全部建在石灰岩上,全长约230米。因车轮长期碾轧,路面形成了深深的车辙印,以及马、骆驼蹄印、蓄水池、纤夫手抠处等遗迹。由于古道崎岖,车辆行驶时不能保持水平,故辙痕边缘出现一侧较缓另一侧陡立的现象。这些古道印痕蜿蜒曲折、凹凸不平,记载着粮运、盐运的历史和那一时期的盐运繁荣。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公元前114年,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将原设在河南省灵宝市的秦函谷关移建于此,史称汉函谷关。

据新安文化学者柴文讲,从汉函谷关的规模和形制来看,当时它是一项国家工程,函谷关有三关,最北端是新安县盐仓村,中为现汉函谷关,往南还有一关在河南省宜阳县。这三关为西汉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打下了一个基础。从西汉公元前114年到东汉公元40年,河东的池盐就是通过黄河、通过漕运的船只,运到新安县盐仓遗址。那里有一个食盐的仓库,盐运到此后,再开始分发。

新安县盐仓遗址总面积10余万平方米,实际挖掘1.7万平方米。该遗址属于地下挖掘文物,只能看到地基布局情况,地上建筑部分已荡然无存。根据柴文对该遗址地基部分信息和古代营造法则进行合理复原的图来看,仓库高九尺,有防潮层及通风、检修通道,在当时很考究。

拂历史尘埃 缔“晋豫之好”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是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项目。馆内有5个基本展厅,系统展示了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

在馆内“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周边自然资源”分布图上,记载着“中条山北麓运城盆地,自古以来盛产食盐,满足了周边相当大区域内人们的用盐需求”。这一发现,让此次调研的所有人感到欣慰。

运城学院杨强博士说,在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运城盐湖的盐业资源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二里头遗址距运城盐湖仅有200公里左右,其所在区域是河东盐的核心消费区域,而运城的盐资源也是夏商等王朝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无独有偶,馆内“二里头文化的交通网”展板上,记载着“由晋南河东盐池,有数条通道可以把盐运往周围地区”的盐运记录。

据运城学院学报主编、河东盐文化研究所所长咸增强讲述,河东盐经虞坂古道抵达茅津渡口后,有两种途径可达二里头所在的洛阳盆地,其一是跨黄河经崤函古道陆运到达,其二搭载沿黄河顺流而下的船只也是一种运输方式。

一个记载供盐,一个记载盐运的交通,两者完整道明了河东盐池向洛阳范围的供盐、运盐史,同时印证了晋豫儿女“共饮黄河水,同食河东盐”的文化认知。

查《新生村志》 探盐店口街

在洛阳山陕会馆,调研人员向其捐赠了运城大盐、盐文化书籍和河东盐行销图等。洛阳山陕会馆坐落在洛阳万里茶道博物馆内,始建于康熙年间,由清代在洛阳经商的山西、陕西两地商人集资修建,其中多数为盐商。2006年,该馆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市盐店口街以西有一座桥,名为“盐店口桥”,是连接盐店口街与豫通街(西)的纽带。一名曾参与《新生村志》编辑工作的杨姓退休干部介绍,据《新生村志》记载,盐店口街西与豫通街相连,东与马市街相接,长220米有余,路面宽5米左右。“盐店口”的名字首次见于文献是在清顺治十五年的《洛阳县志·地理》上。该书是在明代旧志的基础上编修而成,这说明“盐店口”在明代就已出现。

明代和清代前期,每个州县的盐由官府指定专商负责运输和销售,这些商人称为官盐商。食盐从运城运到洛阳后,在官府设置的店内储存并销售,洛阳的官盐店就在盐店口街。集中设立官盐店,集中购入,统一销售,所以这条街就成了晋豫盐道枢纽。清乾隆五十七年以后,因放开了潞盐市场,这条街的盐号逐渐增多,形成了盐业集散地和批发市场。

这条街由于从事盐业经营的历史悠久,盐店林立,生意红火,故被称为盐店口街。目前,盐店口街的门牌采用的是蓝底白字,一直延续着。

盐店口街的桥、盐店口街的门牌,不仅是地方历史的遗存,也是河东盐运历史的见证,更是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看古渡沉浮 寻栈道遗迹

离开盐店口街,调研人员来到位于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的铁谢渡口。铁谢渡口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交界处。九曲黄河从上游的崇山峻岭奔涌而出,到孟津以后,河面变宽、流速变缓,刚好适合摆渡。据了解,昔日孟津黄河南岸有七古渡,现在仍有迹可循的有五大渡口,自西向东依次为河清渡、白鹤渡、铁谢渡、花园渡和盟津渡。

咸增强介绍,铁谢渡口发挥作用主要在明清时期。清后期芦盐和潞盐为争夺巩县和孟津的市场曾发生过一段故事。当时,潞盐属于官方管制,而芦盐属于私盐。为巩固潞盐市场,官方专门组织洛阳的盐商集中到河东盐池进盐,把盐运到铁谢渡,然后运往孟津和洛阳等地。

据不完全统计,古时运城至洛阳段,大小盐运渡口20余处,这些渡口曾承载着各自的使命,推动盐运的繁荣,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运城市文保中心研究员丁金龙说,黄河漕运早在秦代就开始了。隋、唐京都在西安,黄河漕运仍是运输主脉。至东汉、宋代迁都洛阳等地,河东地区的食盐也不断沿河而下。随着漕运数量巨大,隋开皇三年,隋文帝从蒲州、陕州以东地区招募大量民工,避开三门,用陆运运粮、运盐,并在三门峡以西建盐仓、河阴仓和柏崖仓,在三门峡以东建集津仓(龙岩遗址),先用漕船将粮、盐送到东仓,然后用车辆、骡驮运至西仓,再由西仓装船西运,既避开艰险水道,又缩短陆运里程。从三国时期至魏晋,再到晋武帝,都曾修凿栈道。

明嘉靖十四年,山西巡按史余光、河津知县樊得仁在三门峡人门北岸整修栈道,并在最艰险的40余丈(合今约133米)石崖上搭设栈道,使漕船比较容易通过三门天险。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55年开始到1957年,完成了平陆县境内625米栈道和下游7段栈道的考察工作。同时,还找到了唐宋时集津仓和盐仓遗址,它们分别位于龙岩村南的一处平地和仓里村的一块台地上。

从平陆、夏县到垣曲三县98千米地段,共发现栈道遗迹45处,累计长5000余米;发现方形或长方形壁孔1000余个,鼻形壁孔600余人,大型槽孔60余个,立式转筒工程21处;发现历代题记石刻画40余处……这些斑驳的黄河漕运遗址,向人们诉说着远古的那段盐运历史。

沿线的大小渡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留给后人的是珍贵的文化和智慧。虽然古渡口在时间长河中渐行渐远,但我们探寻盐文化、盐文明的脚步永远不会停。
210024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