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运城人
›
张文艺 家训滋养新家风_十大最美盐湖人家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张文艺 家训滋养新家风_十大最美盐湖人家
345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3-8-9 09:14: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古家训滋养后代
荣誉证书
张文艺与老伴李强妹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个家庭能不能和睦兴旺,关键在于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家风。8月7日,记者前往盐湖区安邑街道任村拜访张文艺老人。今年75岁的张文艺老人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德孝文化传播者,曾经被评为“十大最美盐湖人家”。不论在自己的小家庭还是在社会的大家庭中,他都身体力行地恪守家中的古家训,并希望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走进院子,一块牌匾映入眼帘,上面书写着“德厚长”三个大字。张文艺老人对我们说,“德厚长”正是他们的家训,已传了七代人。他的曾祖母八十大寿时,任村村民感叹于他家的良好影响,便把“德厚长”的家训制成牌匾,敲锣打鼓地送到家里。家人把这块牌匾挂在大门上,一方面感谢任村村民的赞许和支持,一方面希望家族后人能将这一优良的古家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张文艺记得幼时,爷爷常把他抱在膝头,给他讲家训的意义:“德”就是积善成德、孝老爱亲、德化家风、光宗耀祖;“厚”就是为人忠厚、办事诚信、谋富行仁、利世济贫;“长”就是勤劳俭朴、耕三余一、着眼长远、不贪近利。
后来,张文艺把祖上传下来的三字家训进行创新,成为“孝、德、爱、和、忍、平、通”七字新家风,并把新家风的意义加以解释,与传统汉字解析相结合,编写成《家和万事兴》一书,送给家里的后辈、亲朋好友一一传阅。
德化家风
张文艺在《家和万事兴》中写道:“要想家庭和睦、事业兴旺,必须德化家风,家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家人齐向德,厚德以济家,实现‘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愿望。”他始终谨记家中长辈提及家训时的谆谆教导,“好好记住并化为行动。”
张文艺的祖父母一生勤劳俭朴,把“耕三余一”奉为信条,家庭富裕时也不忘帮扶邻里。张文艺记得,农忙时,乡亲们到家里借些农具,爷爷张仰利总是二话不说就借出去,也不问用多久、什么时候还。谁家收成不好,爷爷奶奶总是默默地让家里人送点粮食过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张文艺的父亲张耀天在学生时代就同三家庄村的革命前辈一起接受了党的
教育
。1938年,父亲参加了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其间任太岳军区四中队政治工作员,驻守在王范、冯村一带进行抗日游击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从事党的教育事业,被任命为西姚联校校长。后来,他返回故乡任村,带头建成村里第一个农业生产
合作社
。
张文艺的父亲虽然在外忙于工作,但他对家风的传承特别是子女教育,一刻都没有放松。在张文艺的记忆中,他曾因随意在父亲的箱子里拿钱买零食而受到过父亲严厉的批评,这使他从小就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
村里的人总是对他们一大家子赞不绝口,年幼的张文艺也将这份赞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立志要做像父辈一样被大家称赞的人。
厚德济家
张文艺从安邑一高毕业后,自愿回到村里,像爷爷和父亲一样,一头扎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50年间,他担任过民兵排长、连长,生产队大队副主任等职务,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刻都没有放松。工作之余,他还经常阅读有关农业技术、
机械
修理等方面的书籍,积极为村民们传播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的同时,张文艺更超前地将保健养生理念引进了村里。在他看来,改革开放后,大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还不是很重视身体健康问题。尤其是看到村里一户人家,为给患了重病的家人治病而花光家里所有的积蓄,到最后人财两空的悲剧,他心里更是不好受。因此,他牵头在村里成立保健养生协会,一次次特邀不同领域的专家到村里来,为村民们普及养生知识,疏导心理问题,手把手教大家按摩、针灸等保健技能,帮助大家消除有病才治的落后思想,建立无病注重保健养生的科学思维,防患于未然。张文艺的这一举动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每次开班村里好多人都会来学习。
张文艺保健养生学习班的成立,离不开家人的全力支持。学习班每个礼拜开两次,每次都在家里的小院,招待专家老师的馍饭菜都是老伴亲手做成。
张文艺为了传承与弘扬任村本土“仁和文化”,主动担当编纂村志的工作。多年来,他多次往返城乡,寻人访事,查阅资料,核实求证,精心编纂,反复修改,多次补充,使《任村志》文稿告成。编纂期间,费时、费力、费心,他的老伴不但没有埋怨,而且与他同心同德,同愿同行。
润泽后人
家风正,世风清。在张文艺看来,一个人的幸福感,不仅来自物质生活的丰富,更来自精神生活的丰盈。为了全家人能经常学习家规家训,张文艺把“家和万事兴”做成闪着金光的大字,把“孝、德、爱、和、忍、平、通”的义理做成镜框,作为座右铭挂在客厅正面的墙上,让大家一进门便会看到,时刻检验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家训。
张文艺有三个孩子,婚嫁前,他和老伴都要对孩子们进行细心教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家庭,正确对待夫妻关系,正确对待双方父母,正确对待双方的家庭成员与亲属,践行家规家训。在家训家风的熏陶下,大女儿张建春和二女儿张建平,都是夫妻一心,孝敬公婆,善待家人,关爱孩子,和睦邻里。
张文艺的儿子张建峰和儿媳李翠玲,从1995年开始就在蔬菜市场做运输和批发生意。他们买卖做中介,一手托两家。为了不耽误菜农的蔬菜
出售
和群众的生活需求,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地往返在产地和销地之间。
20余年间,儿子和儿媳谨遵家训,践行家风。在大家眼里,他们为人厚道,办事诚信;着眼长远,不贪近利;买卖公平,生熟顾客无欺,市场菜商和顾客朋友对夫妻俩赞不绝口,都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儿子儿媳忙于生意,便把两个孩子交给张文艺和老伴。当时两个孩子在村里上小学,张文艺和老伴白天照料孙子饮食起居,晚上讲“仁、义、礼、智、信”背后的意义,讲二十四孝故事,讲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家规家训等。几个外孙女到家里,他也同样对她们进行道德品质的辅导,以此进行童蒙养正。这种做法打好了孩子们道德品德的基础,使孩子们在上学期间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
儿女们在家训家风熏陶下对父母都很孝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争着安排。2012年,张文艺的老伴李强妹得了脑中风,几次住院,医疗费用、陪床照顾和康复理疗,家里的孩子们都共同参与,精心照顾。特别是二女儿,为了更好地看护母亲,辞去了稳定工作,专心照顾母亲的起居生活,母亲想去哪儿她都紧紧跟着,从不厌烦。
在长辈的影响下,小一辈也把孝顺放在做人的第一位。冬天天冷,大外孙女会把外公外婆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让外公外婆温暖过冬。其他孩子们也经常抽时间回家看望老人,和他们聊天,逗他们开心。
家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着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希望和训诫,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精神纽带和传家宝。良好的家风就像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成为家庭成员成长的肥田沃土。张文艺一家恪守祖上传下来的古家训,更结合新生活,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谱写了新时代新家风。不论是古家训还是新家风,好的家风都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灵,如明灯般指引着每个人的人生道路。
见习记者 杨颖琦 文 / 实习生 陈柯邑 图
张文艺
,
家训
,
家风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五好家庭”赵宏元家庭:家风如雨 正气育苗
•
闻喜文艺汇演 弘扬好家风
•
盐湖区学府名都社区 主题活动传家风
•
盐湖区振兴庄社区 好家风 一路相随
•
闻喜持续引导全县广大群众学习感悟优秀家风的精神力量
•
谢兴华:家风好 幸福长
•
家训永在我心 张杨 文
•
“翰墨颂遗训、家风传后昆”家风家训 书画册页在临猗创作完成
•
王志英:用家规家训炼成的星彩蓝宝石婚
•
永济市政府办 开展“亲子画清廉 传承好家风”主题作品展示活动
•
浅谈家训、家风与社会实践
•
平陆县部官镇持续深化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
•
老照片里的家风传承
•
盛明科:九旬母亲厚德造就好家风
•
盐湖区新城社区 为居民上“家风课”
•
赵波家庭的家训源于《宋史》
•
运城幼师高专 举办家风专题讲座
•
伍红引家庭爱国情滋养好家风
•
梁志俊笔耕不辍传家训
•
临猗县中城社区 倡导清廉好家风
•
家风美德润童心_河东影像
•
中华宰相村景区书画形式展示家风、家教、家训
•
稷山均和村人薛登道母亲张太夫人家训
•
清末民初坑东村黄氏家训
•
清代北阳城村刘氏家训
•
明代南京都察院都事稷山人梁纪(家训)病重时嘱其子梁蕙曰
•
王官别墅砖石间的家训密码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822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快报
河东文学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