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运城读运城
›
杜甫郇瑕游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杜甫郇瑕游
187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3-8-10 11:06: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凄怆郇瑕邑,差池弱冠年。
——杜甫《哭韦大夫之晋》
杜甫第一次远游,为何是郇瑕?郇瑕,又在哪里?
定位郇瑕。历代以来,注解甚多,仿佛难有定论。其实,可用杜甫远祖杜预的儒学名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注解的“郇”先来定位:“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杜预对“郇”的注解为“解县西北有郇城”,解县,是西汉时置县,
属河东郡,故址在今临猗县临晋镇
。明末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又进一步解释,“郇城在(解)县东北十五里,(周)文王庶子所封郇国”“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顾祖禹认定的周文王庶子,就是《诗经·下泉》“四国有王,郇伯劳之”所指的郇伯。郇,是西周的诸侯国,因在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后来又称晋国故地。初唐时,唐高祖李渊在郇瑕之地置蒲州,领河东、猗氏、桑泉、虞乡四县。蒲州,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改为河中府,升级为“中都”,又于天宝年间更其治所“桑泉”为临晋,临晋县名从此诞生。如今的临猗县,正是一九五四年从临晋、猗氏两县合并而成,因地处古郇国又称“郇阳”。厘清这些历史沿革,可知杜甫远游的“郇瑕”,需锁定今天的临猗县,并辐射运城市。为何还要辐射运城市?已故语言学家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对“郇瑕”有注“郇在解池西北,瑕在解池南”,在他看来“郇瑕之地”面积甚大,不可能全部划为晋国都城,他说的“解池”是指山西运城的盐池,也即运城盐湖。
定位初衷。我推测杜甫此次郇瑕之行,应是从小受二姑夫裴荣期
教育
影响所致,他不仅去了当时的蒲州猗氏县(今临猗县),或许还到过王维成长之地蒲州古城,甚或亲临过王之涣赋诗之地鹳雀楼,因为这一带属于河东。裴荣期,来自河东裴氏家族,这个家族在唐代出了十七位宰相,光耀了整个河东。河东,顾名思义,即是黄河以东,成为县,始置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后与蒲坂县合并仍然叫河东县,故址在今天的永济市蒲州镇附近,与潼关县隔河相望。这里,曾是杜甫崇拜的舜帝的都城,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荟萃之地,更是河东裴氏发迹之地,江淮粮食从蒲州南面黄河运送至长安的中枢之地,民谚“三十年河东三十里河西”诞生之地。司马迁《史记》称之为“天下之中”,唐玄宗将河东所在的蒲州升为“中都”,并在蒲州东西门建蒲津桥铸铁牛造铁人,正是看重它的军政战略地位。安史之乱期间,郭子仪收复两京的关键点,实际上也是智取了河东,这个处于长安与洛阳之间的要冲。如今,在蒲州古城以东,大约九里之外,有两个靠近黄河的景点不得不去,一个是根据唐玄宗铸铁牛史事重建的黄河大铁牛,一个是王之涣《登鹳雀楼》吟诗之地鹳雀楼,楼上塑有王之涣铜像供人怀古。“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黄河边的鹳雀楼,王之涣大约于公元703年(一说开元十五年之后)登上此楼打望黄河,留下这首五言绝句,后被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一度引发无数盛唐诗人蜂拥而至,比如后来的河东诗人畅当、耿潍均有《登鹳雀楼》等同题诗唱和,让鹳雀楼成了炙手可热的赛诗楼。欲从读书生活更上层楼的杜甫,有诗可证的第一次远游,他去郇瑕,也就是唐时的蒲州猗氏县,我以为不应当错过这里。若是王之涣创作《登鹳雀楼》的年代在开元十五年之后,说不定杜甫还能跟处于辞官隐居时期的这位诗坛前辈见上一面。其实,在开元年间,但凡有王之涣的吟诗行迹,就有诗人前去寻踪,比如高适《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便因见不着这位边塞诗领军人物而顿感落寞。
冯至《杜甫传》在提到杜甫郇瑕之游时用词极少,只说“杜甫曾经北渡黄河,到了郇瑕(山西猗氏);这里他停留的时间很短,不能算是漫游的开始”,然后补了一句“杜甫一度到郇瑕,可能是躲避水灾”,再无笔墨触及郇瑕之地。事实呢?杜甫在郇瑕游历的时间并不短。郇瑕,不仅是杜甫漫游或者壮游的开端,一生也无法忘怀的第一个远游胜地,更是切实地寻仙访道接受道教思想的初探之地,以及结交诗友提升名气的初游之地。
十四五岁的杜甫不是已在洛阳闯出声名了吗?为何杜甫十九岁了还要借助外出游历提升名气?说来,除了受游侠之风影响,还跟唐代科举选人制度有关,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即由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官办学堂推荐)者曰生徒,由州县(举荐)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书》提到的道举,由唐玄宗首创,杜甫好友高适就是通过道举入仕。至于杜甫的科考之路,学界普遍认为有两次,一次是二十四岁左右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第,一次是三十五岁左右在长安参加唐玄宗一时兴起的临时诏试,又因李林甫一句“野无遗贤”再次落第。其中,第一次在洛阳科考,学者说法不一,一说是从巩县“乡贡”荐至洛阳考进士,一说是由学馆生徒荐至洛阳考进士,若是“乡贡”则推翻其可能在太学、四门学读书的经历。有一点倒是可以确认,科举并非每年都有而且很难考中,很多唐代学子便想方设法抬高才名,以求考官阅卷时能多得一些印象分。另一条路,则是拿上自己满意的诗文去结交权贵,重点对象是皇帝近臣,寻求推荐入仕。这种“结交”,说好听点叫寻找知音,说难听点则是攀附权贵,还有一种说法是“干谒”,唐代很多诗人的应酬诗题就常出现“谒”字。科举大门,对于饱读经书又有guan员家庭出身背景的杜甫而言本来不难,结果却是很难,于是他后来也选择了李白那样的献诗献赋之路以求入仕。
十九岁开启的郇瑕之旅,杜甫自我感觉良好,还不着急去科举入仕。这次远游,他结交了很多朋友。
从洛阳到郇瑕,行程有四百六十多里路,如今开车三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对于古人来说却是远游,且很折腾,得先找个渡口借助船只北渡黄河,再换骡马等交通工具辗转前行,总之耗时很长。幸好杜甫家乡巩县北面黄河就有渡口,他可就近北渡,也可从洛阳孟津的古渡口北渡。只是这年洪水滔天,想必从这两个渡口找船过河都不容易。即使费尽周折过了黄河,杜甫到达郇瑕也非一天半日就行,因为唐代的驿站设置很多,大约每三十公里便有一个驿站,专供外出远行的人歇脚,也给跑累了的骡马歇气。出来玩,又不是去急送“八百里加急”代表的边疆军情或者战报,就算是使用这样的快马也得在驿站换马,杜甫此行显然不急。说不定来到一个驿站就会停留两三天,看看附近的风景,品品当地的好酒,碰见说话对胃口的人,再结伴前往下一个驿站行侠仗义,如此算来,杜甫到达郇瑕至少也要二三十天。从其有友可追有迹可循的郇瑕之行看,杜甫在古郇国一带漫游,或有三个月之久。
彭志强/文(《四川文学》)
杜甫
,
郇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王铎《草书杜甫秋兴诗卷》
•
杜甫:融于天地、感怀人世
•
王维、杜甫因梨结交李龟年
•
龙居杜甫村和文豪杜甫有什么关系
•
盐湖区杜甫村一个富有历史文化感的村名
•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河东诗) ——杜甫
•
杜甫与虎丘
•
跟着杜甫游天水
•
临猗县2023·全国(临猗)中式糕点创新烘焙大赛“糕”手云集郇瑕地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0221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