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河东读运城
›
三晋面食的源流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三晋面食的源流
302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3-8-11 10:31: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一说到山西,就能想起三家分晋的故事,还会想到积厚流光的三晋面食,还有与之配套的调和、浇头。三晋是山西的别称,三晋的历史文化与面食历史源远流长,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俗话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的三晋大地,四季分明。自古以来,适应种植小米、小麦、水稻、豆类、高粱等农作物,是三晋地区农耕文化的标识。说起三晋农耕文化民俗,总要想起《诗经·豳风·七月》这首生动的农事诗,这是一首真实的纪实诗,与本地传统劳作、习俗相契合。除了打猎不存在了,其他的依然相似如故。
《周礼·夏官·职方氏》中记载:“正北的地方叫并州,有名山叫恒山,有大泽叫昭馀祁,河流有滹沱河、呕夷河,它的水利是涞水、易水。它的地利物产是布、帛。它的男女比例是二比三。那里养牲畜的品种有马、牛、羊、猪、狗五扰,那里适合种的粮食作物有黍、稷、菽、麦、稻五种。”
从传统典籍中我们看出,现在公认饮食文化中的论调“南米北面”不是绝对的,虽说三晋米类种植面积不是很大,但三晋米的种类、品质都不比南方差,其中利用晋水浇灌的晋祠大米就与天津小站大米同为华北地区米中珍品,米面类制品也很丰富。《尚书·微子之命》还验证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嘉禾,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桐叶封弟”有两个版本,一个源自《吕氏春秋》,另一个则来自《史记·晋世家》。桐叶封弟的儿戏或许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宣称“真命天子”的噱头。
《晋语·叔向谏杀竖襄》中叙述的叔虞却异常勇猛:“平公射鴳,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乃趣赦之。”这段话的意思是:晋平公射杀鹌鹑不死,派竖襄去捕捉,也没捉到,便将竖襄拘禁起来,准备把他杀了。叔向听说后,早上就去见平公,平公把这件事告诉了叔向,叔向说:“你一定要杀掉他,从前先君唐叔在徒林里射犀牛,一箭就射死了,用它的皮制成大铠甲一副,所以被封于晋国。现在您继承了先君唐叔的王位,射鹌鹑没有射死,派人去捉也没有捉到,这是张扬我们君王的耻辱啊。您一定要赶快杀了他,不要让这事传扬出去。”晋平公很不自在,就赶快放了竖襄。
从叔向的言语之中,不难看出叔虞受封唐地时,并非如《史记》或《吕氏春秋》所载,只因周成王的一句戏言。而是出于战略意义的角度,一员虎将去游牧民族和华夏中原文化交融的区域任职,推行夏政,难道能是儿戏?《左传·定公四年》:“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建国方略,与同时赐封齐国、鲁国、卫国周公三个儿子的建国方略“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是有很大区别的。齐、鲁、卫三国都是沿用商朝的政治策略来治国,按照周朝的制度来区划土地。为什么唯有周成王的弟弟赐封唐国既不按商政,又不遵周制,是从唐居夏虚和戎狄绕唐的实际,实行的是因地制宜的、因事而异的“夏政”与“戎索”兼施并举的建国方略。这一方略,既弘扬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尊重游牧众戎的习惯法规,做到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这无疑是一个求同存异、宽厚包容的建国方略,是一个因时、因事、因势而变革的建国方略。
上面的陈述似乎与三晋面食关系不大,但实质上关系很大,以帝尧迁徙所代表的文化和西周叔虞封唐所代表的文化在三晋大地渗透、交融,形成了具有地理标识性的三晋餐饮文化,代相传、习相袭。
三晋地处黄河流域中部,地形多为山地丘陵,东面有八百里巍巍太行作天然屏障,与河北为邻;西、南部以黄河为堑,与陕西、河南相望;北跨绵绵长城,与内蒙古毗连,形成明显的地缘优势,自古就是游牧民族文化和华夏中原文化农牧交错的地方,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经济贸易发达。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三晋食谱并不是简单的面食模式。三晋面食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为烹制、煮制、蒸制三大类。
譬如石头饼就是一条贯穿河北、三晋直至陕西石烹遗风的活化石,沿途不同区域有“石子馍”“干饼”“石头饼”“尧王饼”等不同的叫法,冥冥之中在饮食文化传承中,记载、见证帝尧的迁徙及帝尧文化对所经历区域各种文化的影响。有记载为证:《尚书·尧典》云:“尧之时洪水为患为甚。”《寰宇通志》云:“尧时上游之水无所痒,壅而四出。”《晋乘蒐略》云:“尧时黄水为患,震及帝都。”不一而足。或许因受唐河、滹沱河水患侵害,唐尧携部族而离故地,由太行东平缓地带,沿滹沱溯流西进向高处迁徙,越太行峡谷,入境三晋,沿滹沱支流乌河、温川河,汾河支流杨兴河,向西南跋涉,直至汾河中游河谷地带,今太原地。《帝王世纪》说:“尧初封唐,在中山唐县,后徙晋阳,及为天子,居平阳。”就连被称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其《五帝本纪·正义》中的《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看来唐尧建唐国,初都太原,一点不假,要不怎么会千百年来口碑传说,志书、碑石多有记载。
由此看来,“古唐”名称有三个地方的原因,河北“唐县”,太原“唐国”“尧城”,临汾“尧都”,都是因为帝尧多次迁徙而得名。人员、政治、经济的流动,融合各个区域饮食特点,促进了三晋饮食的发展。三晋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都能用小麦粉、小米面、大米面、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种面食,如干饼、刀削面、拉面、油糕、元宵、割糕、灌肠等。到了大师傅(三晋区域称厨师为大师傅)手里,更被做得花样翻新,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一面百味就不仅仅取决于面食的花样,那就是菜品烹饪技艺的比拼,是与传统中医融会贯通的具体表现,《黄帝内经·素问》有非常完美的诠释:“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三晋面食是传统膳食养生理念的一个缩影,不仅在过去,直至现在汇聚谷类、菜蔬、肉类于一碗的三晋面食,是引领不同时代餐饮文化的饮食习惯,故有“碗里乾坤大,几滴醯醋香”一说。
吃面的灵魂,却是那一小股老醋。
李拉弟/文 (《山西日报》)
面食
,
源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东北面食种类有哪些?
•
河南面食种类有哪些?
•
广东面食种类有哪些?
•
经常吃面食会发胖吗?
•
面食包括哪些?
•
经常吃面食对身体也有伤害?
•
面食和米饭哪个营养
•
肠胃不好可以吃面食吗
•
面食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
•
特色面食都有哪些?
•
做面食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
•
面食做法大全
•
常吃面食都有些什么样的好处?
•
海鲜意面,喜欢吃面食的是时候换换口味了。
•
面食产业学院挂牌,叫响“永济好面”品牌
•
山西永济面食文化产业园
•
永济面食产业学院
•
河套面食
•
运城市特色菜品、面食、小吃餐饮品牌推广活动进入评选阶段
•
香椿油泼面——存才面食馆
•
河套面食
•
西古村关帝圣裔源流
•
河东风筝的源流
•
闻喜吴吕村后稷庙源流
•
2023·运城小麦文化节暨 中国特色面食名城推介大会隆重举行
•
2023·运城小麦文化节暨中国特色面食名城推介大会侧记
•
运城市举办“运农优品”面食预制品品鉴对接交流会
•
运城市举办“运农优品”面食预制品品鉴对接活动
•
永济企业带着牛肉饺子、面食参加中食展
•
运城十大面食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823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快报
问运城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