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人体存在感应器 当前,新能源正在经历由“补充能源”到“主体能源”的跨越式转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 在这一进程中,通过部署数字化创新技术,一批先锋企业、园区、工厂……成为电力系统变革的先行者。 10月9日,由施耐德电气与双碳领域经济媒体《36碳》共同打造、旨在深度探寻新型电力系统最新实践进展的“走进 · 绿色先行者”系列开放日活动首期论坛在成都正式拉开帷幕。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构建,微网和综合能源管理的协同发展为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活动当天,施耐德电气综能微网业务负责人黄弘扬与内蒙古电力集团经济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晨旭教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新能源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所主管王湘博士、太湖新城集团新城能源公司副总经理黄莉等嘉宾一道,围绕“微电网与综合能源管理”这一主题,就如何帮助用户从传统能源消费向新能源多能融合、实现产消一体转型,最终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展开深度探讨。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作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元化、清洁化、智能化能源供给体系,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趋势。赵晨旭教授指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求电网从传统单向输电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在实现高度智能化的同时,加强与其它能源系统的互联互通。需求侧企业亟需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与利用,积极与电网深度合作,利用电网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借助电网技术优势实现企业智能化升级。在此过程中,电网侧进行有效‘统筹协同’,消费侧推进‘综合能源管理’成为两大攻坚重点。” 王湘博士认为,随着我国清洁能源开发与应用的快速发展,微电网需求也不断增长,并迎来快速发展期。大力推进微电网项目区域落地,立足示范性项目及差异化需求探索,形成行业标准与规范,将真正促推微电网的成熟与落地。政策推动、用户需求与科研跟进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奠定了深厚基础,“数字化”创新则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动力。 黄弘扬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推进,新能源接入比例和现有能源系统的改造需求也不断攀升,安全性、经济性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而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微网综能管理应用,可以帮助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面向高比例新能源场景,施耐德电气立足用户需求,凭借在全球能源管理领域的数字化专长,推出施耐德电气微网解决方案,通过边缘控制与互联互通的设备实现控制指令和数据传输,满足市电接入、分布式发电设备和用能设备的多种调配需求,在整合分布式能源、为电网提供柔性支撑的同时,助力优化分布式能源的应用,从可靠的设备、稳定的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等多维度继续为用户提供安全和高效的价值。” 数字化技术只有落到实地场景才能释放真正的价值。针对具体场景应用,王湘博士表示,“推动微网综能在单一业务产业园与多元化业务产业园的差异化应用,实现典型场景的应用探索,才能真正实现微网综能的场景化应用。”黄莉则分享了来自太湖新城的实践经验:“太湖新城集团新城能源公司成立两年,聚焦零碳技术、低碳手段,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八大项目,涉及到新型电力系统网和互动示范中心、企业综合能源站、零碳场馆、商超充电站等多元化场景。通过顶层设计先行,与用户共同策划,站在用户角度规划、开发与整体建设,真正实现为用户提供能源综合管理服务。” 在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转型期,施耐德电气将秉持初心,充分发挥在全球能源管理领域的数字化专长,走进绿色先行者系列开放日活动也将探访更多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优秀实践,期冀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澎湃动力,为更多企业“碳中和”之路持续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