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河东读运城
›
运城“文化”变化的背后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运城“文化”变化的背后
276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4-3-19 10:06: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文化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兴。随着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内容。近年来,运城市逐渐加大对城市文娱活动
场所
的投入力度,垣曲、平陆、临猗、稷山等多地文化场馆建设项目相继拔地而起,在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场馆建设美不胜收
抬眼间,只此青绿。俯下身,黄河水静静流淌。
黄河岸畔茅津古渡旁,以码头、船只为元素特征的平陆县文化中心建筑群宏伟矗立。
该项目最大限度保留历史风貌、还原文化特色,将传统与科技不断交织:城市广场和景观的设计灵感来自山西传统建筑中的“鲤鱼跃龙门”砖雕,建筑造型的圆角设计意在体现黄河冲刷的历史厚重感……
“你看到的这些窑洞都是开工前就存在的,我们在施工时尽可能地保留这些建筑,将它们融入整个景观之中。”平陆县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为给市民们美的享受,该项目还设立观景台,突出黄河美景,将文化中心与城市公园相互渗透,绿化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呈现出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空间。
身处其中,绿意盎然。项目在依托自然景观的同时,更注重对绿水青山的保护。
作为运城市2023年的重点项目,稷山县工人文化宫在建设时严守汾河保护的红线,让出河道管控线外50米,在仅有的7亩建筑土地上,通体采用玻璃幕墙和金属幕墙相结合的外形装饰,在自然保护的基础上使东侧临水景观面呈现最大化视野,将集约化与观赏性完美体现。
“若能将黄河美景尽收眼底,还能读读书、歇歇脚岂不是美事一桩?”平陆县的张先生谈及快要建成的文化中心,表示自己已经忍不住要驱车一观了。
与稷山县和平陆县一样,垣曲县也将依托亳清河,打造一个集场馆建设、自然风光与地域文化元素为一体的县域景观。
文化中心建设不仅是关于文化的展示,更是现代化城市空间的打造,河水清清,绿草茵茵,一幅幅山青水绿鸟翩跹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科技刷新市民需求
“以前的博物馆是由公共建筑改造而成,更像个仓库,勉强能存放部分文物。”
“博物馆不仅设在居民楼里,设施
设备
还陈旧、落后……”
而如今,新建的博物馆恢宏大气,
数字化
技术让文物栩栩如生,小县城也拥有了“博物馆的力量”。
“未来,群众走进临猗县博物馆时便会发现,展览、导览方式极具创新,沉浸式游览、数字化展品成为特色,观众甚至可以在虚拟空间游览体验,观看各种藏品的三维仿真展示。”临猗县博物馆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任建峰介绍。
作为临猗县2022年至2023年重点工程与重点牵引项目,该博物馆以科技为亮点,计划打造一个智慧藏馆。利用数字技术,未来,该馆馆藏文物保护能力极大提高,数字文化内容供给进一步丰富,博物馆展陈、
教育
等服务功能更加凸显,市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将被进一步满足。
文脉延绵,熠熠重光。在科技的助力下,文物承载的记忆将被再次唤醒,河东故事将重焕生机……
当然,现代化的设备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让市民“乐起来”。垣曲县历史文化中心建设项目经理李峰告诉记者,“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垣曲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总共设置了12个教室、8个多功能会议室,以及排练室和老年活动中心,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的群众需求。各个功能室的配置也相当专业,比如排练厅墙面安装了吸音板,在隔音的同时降低回声,让使用群体有更好的体验。”
在平陆县文化中心建设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起馆内配套设施:“考虑到市民出行工具的多样性,我们配备了无障碍车位和快速充电桩,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实际需要。”
在稷山县工人文化宫,县总工会主席范志侠说:“我们
图书
阅览室可以同时容纳300人在此读书学习,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给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一个免费的学习环境。”冬有暖气、夏有空调,WiFi覆盖,饮水、充电一应俱全……这些配套设施逐渐成为标配,更多群众欣然走进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开始一场关于文化的盛宴。
文化“富”民未来可期
在临猗县博物馆项目建设过程中,临猗县根据馆藏文物,计划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当地人文元素的旅游纪念品或文物仿制品等文创
产品
,并规划出专门展区进行陈展,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不断进行着思考。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基础设施的健全势必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县域文化与经济的双丰收。
为了充分展现垣曲地域特色,垣曲县在历史文化中心建设项目的设计中融入了中条山铜矿文化,拉动文旅融合发展。垣曲因铜而兴,1956年成立的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重要铜基地之一。中条山铜文化博物馆将以此为背景,分首山采铜、青铜时代、国运命脉、中条之光4个区,陈展面积1000平方米,以人类对铜的发现及使用为开端,用史料、实物、遗迹展现垣曲铜的开采、冶炼及铸造,一部延绵不断的铜历史就此展开……
“垣曲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矿产资源丰富。身为垣曲人,得知要新建博物馆后我特别高兴,一方面我自己能对家乡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也有了了解垣曲的机会,让更多人愿意走进我们河东大地,感受我们当地的文化。”赵女士谈及新建的博物馆充满期待。
从城市到山村,一座座饱含科技的现代化场馆拔地而起,与当地生态一起,构成各县特色的城市景观,打造出一张张绿色共享、和谐发展的文化名片。
记者 杜磊 见习记者 陈怡霏
记者 卫行智 作
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永济市文物保护工作者传承优秀文化 讲好永济故事
•
寻根问祖探龙门(之一 续) ——关于黄河龙门文化的思考与启示
•
起源于河东的度量衡文化
•
闻喜东镇文化广场举办文化、科技、法治、卫生“四下乡”活动
•
从河津地域特色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深度
•
闻喜县文物很少,但是我觉得可以多介绍文物的来源,文化给我们青年人
•
万荣李家大院的孝悌文化
•
商朝时期河东的文化遗存_河东那些事
•
唐代蒲州——文化的蒲州
•
寻找河东先贤之光——《河东历史上的文化背影》之序
•
李昭阳:以黄河龙门文化 推动河津高质量发展
•
运城市政协文化考察团洋县文化考察散记
•
运城市政协委员闫乐建议: 依托文化优势 推动对外交流
•
闻喜拉开了“滋养民族心灵 培育文化自信”为主题的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
运城市残联组织开展2023年 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
•
运城市财经学校文化矩阵育”清廉“之风
•
王晨丽在孩子心田播下一粒文化的种子
•
永济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公布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渠道的通告
•
运城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举行
•
《河东历史上的文化背影》赏析
•
百余名返运(运城)大学生 厚植家乡文化 担当传承使命
•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不断推进运城市公路、旅游、文化、产业、乡村振兴
•
BVLGARI宝格丽倾情资助文化遗迹修缮 重释罗马璀璨文化魅力
•
郝贵生:谈谈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
佐伊:文化、低俗、直播带货和资本流转
•
上海文化和旅游厅特色“好去处”星罗棋布
•
玄微子:清除汉奸,夺回我们的文化主权!
•
从文物文创文化展厅读懂夏都
•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运城市文化发展成就综述
•
文化对永济人,万荣人的人格影响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823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快报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