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母校芮中 梁孟华 散文

170 0
发表于 2024-5-25 09:18: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是谁,让我听到了“坎坎伐檀兮”的动人乐章?是谁,让我把《诗经》《楚辞》读得荡气回肠?是谁,让我了解了老庄孔孟的思想?是谁,让我把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又是谁,赐我烙有“芮城中学”大印的“通关文牒”,让我在求学路上过关斩将,让我在文字江湖里写我故乡?

是我的母校,让我久久怀想的芮中!

1990年秋,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芮城中学。父亲知道后乐得合不拢嘴,非要亲自送我上学,自尊心极强的我几次拒绝,但依然拗不过父亲,没办法,只好坐在了他那全身都响、车铃不响的“二八大杠”后座上。我背着馍,他驮着我,从村东出发,沿着一条距县城主干油路大约有两公里的上坡路一路向北。愈骑坡愈陡,父亲本就肥胖,再加上我的重量,几乎倾尽身子往前冲,看着父亲有些狼狈的样子,我几次要跳下车来,都被他大声喝止。

征服了一道道坡,走过了一道道梁,穿董原,经郭原,过刘原,很快就到了洞宾西街,芮城中学就在这条主街道上。走进校园,一条大道把校园一分为二,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一座宏伟的四层教学楼前,大门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坐北朝南的两层建筑,一层是窑洞,二层是平房,都是教职工宿舍。大道两旁亭亭如盖的大树,昭示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治学精神,大树内则是园丁们辛勤修剪的条形花池,百花争艳、花团锦簇。

教学楼处于整个校园的正中央,以教学楼为坐标,往西边走,越过十几个台阶便来到操场,长跑的、短跑的、跳远的、打篮球的各种比赛经常在这里进行,围观学生们的欢呼声在这里此起彼伏,还有音乐组的长笛短号在这里抑扬顿挫,我们有时在晨曦的操场上背单词、读古文,有时在满天星斗下谈心散步。

从教学楼后门走出,沿着中轴线往南,东西两侧分布着一排排老瓦房,透过月亮门往里看,小院幽深,图书馆、教师宿舍、打水房都在这里。再往南便是学校食堂,一放学这里便“风云际会”,打饭窗口经常摆起“一字长蛇阵”,女同学还好些,男同学则是如“大剧”开场,似群雄纷争,你拥我挤,常常是“瓷碗菜盆叮当,米汤菜汤飘香”。打下饭来,三五成群,围成一团,或席地,或圪蹴,或站立,咬一口柳永的“雨霖铃”,夹一筷“元素周期表”,把一碗青春“白菜豆腐汤”吃得碗干底净。

食堂再往南,就是我们的宿舍了。那时的宿舍好像和我们当时的教学楼不太匹配,老房子、大土炕,一字排开能睡几十个学生。每当月上中条,校园的熄灯铃一响,我们走出教室,踏着阑珊的星火,走向宿舍。我们把那时的土炕叫“友谊炕”“团结榻”,因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只要躺在一起都得友好接触,抵足而眠,透过屋顶的缝隙可以一起仰望星空;燃起如豆的烛火,可以共同欣赏“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豪情画卷,再不济我们就畅开一次深夜“卧谈会”,哪个班的女同学漂亮,哪个班的男生多才,甚至国际风云、时事政治无所不包,都在其中。

芮中三年,花草有语,树木有情,一砖一瓦都构成了我心中的图景,校园的角角落落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青春画卷在我眼中浮现。

“芮中”,简简单单的两个大字,却犹如火炬,她点燃的是父老乡亲们的希望之火,点燃的是一代代农家娃“鱼跃龙门”之火。

一到星期六,全校数千师生一下“得解放”,同学们从各个班级走出,背着干瘪的馍袋,像潮水般地涌向学校大门,或骑车,或步行淹没于街头四面八方的人流中,朝着各个乡镇、各个村庄的农家奔去。一到星期天下午,又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背着或黑,或黄,或白的馍馍,装着父亲的零用钱、妈妈的爱心菜,又向学校潮水般地奔赴而来,似百川归海,波澜壮阔。

站在学校大门迎接同学的是郭建民校长,他给同学送去的是温暖鼓励的目光,学生回报给他的是发自内心的敬意和欢欣。这是一种热烈的表达、双向的奔赴,谁不希望用有限的物质赢得无限的精神,谁不希望用黑馍换来白馍的前程?

我记得那时的班费5块钱,一学期学费23块钱,纵然家中贫困,但父亲毅然决然地供我上学,使我这个调皮少年也不得不认真起来!

记得高一时,我被分到了136班,上到教学楼第二层左拐便是我的教室。那时有幸被分到了肖云翔任班主任的班里,肖老师高大魁梧,经常穿着一身得体的咖啡色西装,是省内外有名的英语特级教师。他说话爽朗,谈吐优雅,尤其是那一口正宗的英语发音,让大家赞不绝口。语文老师翁惠英是芮中“老将”,上海人,一口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悦耳动听,讲起课来,感情饱满,引人入胜。记得,刚开学全校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回来后要求写一篇读后感,我的作文被翁老师当作范文全班宣讲。音乐老师张立业,一头长发,颇有艺术范儿,一首《我的祖国》可谓金声玉振,直上云霄,还有生物老师杨广森、政治老师李京法、物理老师郝自华、数学老师樊锦荣、化学老师李念等,名师不一而足……

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时,我被分到赵民凯任班主任的班级。那时的赵民凯老师很年轻,热情朴实,不像老师,却似兄长,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讲解生动,洗炼精准;语文老师杨建敏知识渊博,将知识点讲得逸趣横生,特别是对我鼓励很多;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儒雅的曹逸文老师,他风华正茂,走上讲台自带光芒,举手投足间颇具魅力,一堂柳永的《雨霖铃》讲得精彩纷呈;还有温文尔雅的肖泽彬老师,教学得法,讲解生动,即使没有教案,也能条分缕析,知识要点尽悉教授。正是这些老师的提携和帮助,让我这个曾有些自卑的乡村少年变得阳光自信,走向“诗和远方”。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芮中,可以说是名师荟萃。他们温暖着学生,激励着学生,锻造着学生,让“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芮中校训成为芮中学子们一生克难攻坚,不断进取的一团奋进之火。

1993年,是我们高中三年完美收官的一年。芮中三年,我们既有“少年维特之烦恼”,也有情窦初开之困惑,更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走出大山之梦想。

那一年高考升学率虽然比较低,但芮中教育成绩依旧跻身全市前列,随后多年,芮城中学更是异军突起,省理科状元、市理科状元不时闪现,考入名牌大学者并不鲜见。他们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成名成家,即便是普通凡人,身上都有芮中培养的踏实苦干、不事张扬、不务虚名、勤勉自励、敬业乐群的温润。他们大都能以使命情怀和人格魅力赢得尊重。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芮中怎么样?

回到母校,才知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芮中已迁新址。为了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芮城中学南移北上,坐落于县城学府东街,北临道教祖庭永乐宫。

新的风光正由新的老师和学子们铺陈、书写。
254346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