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河东文学
›
故乡记忆 安武林 散文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故乡记忆 安武林 散文
236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4-7-10 11:02: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远山
站在村子十字路口的八卦楼前,一转身,立刻被惊得目瞪口呆。莽莽苍苍的群山,烟岚缭绕的群山,不声不响地向我迫近,它们在移动,越来越巍峨,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青翠……
这是远山啊。
怎么回事?远山变成了近山,似乎走上几步,便可以走到山脚下。我记得远山是很远的,至少有十里八里地。在童年的印象中,远山从来都是一抹青黛,朦朦胧胧的,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即便在晴朗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远山也不肯露出它真实的面目。
我住在村东头的堡上,每天都要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去上学。这一条尘土飞扬的马路,是宽阔的,也是村子里的主干道。在主干道的两旁,长着直插云霄的白杨树。
每天放学,一出校门,我就看到远处的群山了。我和远山正好是面对面。如果一直走下去,便可以沿着远方的盘山路走进大山之中。远山是神秘的,像是蕴藏着无数个秘密。而这些秘密,是诱人的,是想象力最可口的食物。我曾经好奇地询问母亲,山的那面是什么?
母亲回答我,还是山!我渴望山的那面是大海,无数次想象过,但被母亲简单而又粗暴地毁灭掉了。
想象的翅膀,犹如断线的纸鸢一样,跌落在大地上,再也无法飞翔。沮丧的滋味,是埋藏在心底的隐痛。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母亲说的并没有错,人生之路,就是连绵不断的群山组成的。攀越一座大山,面前又是一座大山。
我庆幸,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大海。脚下的马路,平坦、干净、宽敞、明亮,柏油铺就。地面,似乎也垫高了许多。马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无影无踪了,代之而起的是整整齐齐的平房。我惊愕地说:“呀,山这么近啊!”堂兄笑着说:“你长高了嘛!”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和堂兄都已年过半百,此刻,却像一对老顽童一样,开心地说着童言趣语。
儿时,我的个子是矮小的、瘦小的,像一根豆芽菜一样。看山,自然是仰望着的,加上身体孱弱,力气小,更觉得路途的遥远和大山的巍峨了。
小河桥被填了,沟沟坎坎,也被整平了。通向远山的所有的障碍物,都被清除掉了。视野更开阔了。远山,自然就变成了近山。
堂兄说:“小河桥没啦,青龙河还在!”青龙河是母亲河,河水的源头,就在远山里面。潺湲而过的青龙河,像是远山的一条玉带。
一河之隔,两个村庄。若去远山,必过青龙河。有河有山,便是河山。有山有河,便是山河。故乡虽小,但在我童年的梦里,却是大大的山河。
这山的历史,这河的历史,没有人能说清楚。但考古的发现,却像一条闪闪发光的路,带我们走进历史的风烟。远山呵,一河之隔的村庄,却是夏朝的遗址。远山呵,那个时候,你像现在的我一样长得很高了吗?这河,有了灵性。
这山,有了厚重。从太行山到华山,有一道狭长的山脉,那就是故乡的山:中条山。远山不远,一直盘踞在童年的梦里。它和我一起成长,从春意盎然的春天,一起走到沧桑感满满的秋天。我们都长大了,我们都长高了……
八卦楼
远方的客人,如果你从东边来,走进我们的村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醒目的八卦楼。那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八卦楼屹立在村子东头的第一个十字楼口。
我第一次看见八卦楼,感觉怪怪的。觉得它就像一件刻意做旧的文物,不伦不类,荒唐可笑。在八卦楼的中心,竖立着一块青石碑。当我看清石碑上的
文字
的时候,恍然大悟,顿时觉得有点难为情了。惭愧。
八卦楼是一个功德楼,石碑是一块功德碑,功德碑上镌刻着许多捐款人的名字。尘土飞扬的主干道,消失了;宽敞平坦的柏油路,出现了。八卦楼是见证,是纪念,是连接这一段历史的纽扣。八卦楼成了我们村地标性的建筑。
每一次回故乡,远远地,就可以看见八卦楼,它像一个固执的老人一样,遥望着远方,若有所思。是它,第一个迎接远方的客人。是它,第一个欢迎他乡归来的游子。它像故乡的守护神一样,守护着我的村庄。我记得,它的南边,是镇税务所,是生产队的老油坊。它的北边,是镇食品站,土特产收购站。十字路,北面是拐沟,南面是八亩园……我所熟知的一切,记忆中温暖的一切,都荡然无存了。
人世沧桑,物是人非,一点点的忧伤和酸楚,是人之常情,但我更多的是欢喜。找不到儿时的路,有什么关系呢?看得见的,都是展示未来美好的路。故乡,已不是记忆中的村镇了,而是一个崭新的城镇。
夜晚,黑得令人恐惧的记忆,远去了。两条彩虹一样的光带,在马路两旁升起,宛如一个童话里的背景。
另一个地标性的建筑,还在吗?露天大舞台还在!高高的大舞台,令人头晕目眩的大舞台。
演戏、社火、放电影、万人大会,都曾在这里一幕一幕上演……在舞台上的两个角,曾经有两个小屋。一个是电影放映室,一个是村子里的广播室。我曾做过广播员,我小学的一个同学做过放映员。
往事是五味杂陈的中药。堂兄是研究心理学的,他说,往事回忆一次,心灵就会受到一次伤害。我们一起长大,一起远走他乡,只是他经常回故乡,对故乡的变化了如指掌。他侃侃而谈,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我实在忍不住了,笑着说:“我也是咱们村里的人呀!”他愣了一下,继而和我一起放声大笑。
大舞台像是一个被冷落、被遗弃的孩子一样,被夹在建筑和树木的中间,已经失去了引人注目的地位。八卦楼成了最靓丽的风景点,犹如网红打卡地一样。
每天,都有三三两两的人聚在八卦楼的周围,晒太阳、聊天。让我惊奇的是,有一个烧饼摊,摆在八卦楼下,生意很红火。摊主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在过去,只有赶集的日子,才会有摆摊设点的,做小买卖的。而这对夫妇的生意,成了他们的日常工作。这大约是城镇化最典型的一个标志吧。
烧饼黄澄澄的,大、实在、分量足,看样子年轻人的手艺真不错。我问:“一个烧饼多少钱?”他看了我一眼说:“一块五!”那眼神足以说明,他把我当作外乡人了。“买六个。”
我一边嘴里念念有词,一边看着小伙子揉面。“一个烧饼一块五,六个是,六个是,多少钱?”
我正在计算着,没想到小伙子来了一句:“你小时候数学学得不好吧?”
我哈哈大笑:“是的,没想到还真被你猜中了。”
他不知道的是,若论面食中的熟食这一行,我可算得上是祖师爷级别的了。
给二弟笑说这件有趣的事时,二弟说这个孩子是谁谁谁的儿子,他不认识你。
我说,他爹我也不认识。
二弟说你怎么可能不认识,就是那个开诊所的谁谁谁么。二弟媳妇接过话茬说,哥早就出去了,那孩子他爹小得很,怎么会认识?
细细碎碎的生活细节,细细碎碎的人生旅程,细细碎碎的乡情亲情,像空气中看不见的尘埃一样,飞扬。
八卦楼,你一本正经的模样,你端庄严肃的模样,想必,你憋得很难受吧?我很想听你仰天大笑几声。
故乡
,
记忆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屈吉平——拾笔写就故乡章
•
故乡琐记_散文_李向阳
•
故乡是一首老歌_散文_段春姗
•
故乡情深_散文_傅耀中
•
珍藏版的记忆_散文_董丽
•
故乡秋景无限美_散文_王志让
•
故乡遥 王逸群 散文
•
思念,故乡那一湾浅流 高波 诗歌
•
又回故乡 樊官军 散文
•
一段尘封革命记忆的找寻
•
故 乡(组诗) 刘智杰
•
难以忘却的记忆 散文 王月芳
•
雪花,故乡的小棉袄(外一首) 晓 寒
•
故乡的风景 马建峰 文
•
风吹故乡 寒冬 文
•
从故乡走向故乡(外一首) 马建峰
•
暮秋的故乡 张汉东 文
•
大山霜红是故乡 胡春良 文
•
故乡的老井 杨永敏 文
•
故乡的月牙儿 袁有生 现代体诗
•
故乡四题 安武林 散文
•
故乡秋之恋 _杨稳定 文
•
秋日的故乡_张汉东 文
•
故乡的三白瓜_ 林智宏 文
•
我与上海的难忘记忆(上篇)_周丽
•
我与上海的难忘记忆(下篇)_周丽
•
陷进故乡的阳光里_马建峰
•
记忆里的麦香_邓育秦
•
万荣县四望村 留住乡愁记忆 传承文明乡风
•
故乡行 _李纯厚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7322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