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运城,山河之间的一处“留白”

188 0
发表于 2024-7-18 16:31: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如果说山西的地貌是“表里山河”,那么运城就是山河之间的一处“留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一千二三百年前,当不羁的李白遇到狂放的黄河,写下了这首壮丽的《公无渡河》。当奔腾不息的黄河在咆哮中越过龙门,与山西的母亲河汾河,陕西的母亲河渭河交汇,携带着黄土高原的苍茫敦厚与周秦汉唐的浪漫风韵,向东拐出了一个90°的弯,大河自此向东流。

大河自此向东流,她裹挟着泥沙,也裹挟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明,将大河之东揽入她的臂弯,形成了一片令人无比神往,给人以翩翩遐想的“留白”。如果说大河自此向东流,是自然在这片土地创造的奇迹,那么她的丰厚,就是华夏儿女用人文在这块“留白”上书写的传奇。

在这方小小的“留白”处,不可移动文物高达6205处,其中国保单位102处,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国宝第一市”。虽是一方小小的“留白”,却串联起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可以说,正是这方小小的“留白”,为“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平添了几分大美的意境,赋予华夏文明以灵动之神韵。

大河之东,山河锦绣,人文炽热。

运城,是孕育了最早中国的地方。1995年5月的一天,中美科学家在垣曲县黄河北岸王茅镇寨里村考察时,发现了众多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猿类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世纪曙猿”化石。正是这些小小的牙齿和颌骨化石,将人类最早起源定位在了4500万年以前的中始新世中期,打破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西侯度,芮城县风陵渡镇一个普通的土岭。243万年前的一个星空之夜,我们的先民燃起的一堆火,使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也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作为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区域,这里留下了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后稷稼穑、嫘祖养蚕等许多美丽传说,让中华文明的曙光在这块土地上熠熠生辉,也照亮了“最早中国”的模样。

在运城,一铲子下去,就是五千年的珍藏。在运城博物馆里,一件看似寻常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却被誉为“镇馆之宝”。这件出土于芮城东庄遗址,距今大约6200年的彩陶盆,被学术界称为仰韶文化早期的代表性器物。随着它的慢慢转动,用黑色绘出的三角形几何纹组成的有节奏的优美流畅的装饰便会产生菱形格、米字格和回旋纹的变化,恍惚间你可以在这个彩陶盆中看见光,看见火,看到滔滔黄河,看到文明的力量……1926年,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和考古学先驱袁复礼来到夏县西阴村,发掘出了人工切割的半个蚕茧。这个距今6000年左右的蚕茧也成为中国丝绸文化的古老见证。此次发掘,是首次由中国人独立主持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考古发掘,开启了中国考古学的新纪元。1998年,河南小浪底水库东汉漕运建筑基址及古黄河栈道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4年,芮城清凉寺墓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5年,绛县横水西周墓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8年,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绛县西吴壁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埋藏在河东厚土的遗产,昭示着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足迹,激荡出中华文脉传承不息的铿锵之音。

一池河东盐,半部华夏史。“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4600多年前的仲夏时节,伴随着徐徐南风,舜帝在解池岸畔抚琴吟唱,于是,人们从解池引水至盐洼,经过南风持续不断的吹拂,便生出了洁白的盐花。河东大盐被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盐运之城”因此得名。正是这座小城,这一“运”就是4000多年,最鼎盛的唐代大历年间,所产盐利达150万缗,占全国财赋的八分之一、全国盐利的四分之一。

这里是一座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王之涣笔下的鹳雀楼到“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永济普救寺到“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风陵渡,从轩辕黄帝“扫地为坛”,曾让九位皇帝24次亲临祭拜的“海内祠庙之冠”后土祠到“众仙朝元,满壁风动”的全国最大道教宫观,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典范永乐宫,从海内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祖庙到黄河岸畔屹立千年的大铁牛……透过这些千年古迹和历史故事,你看到的不仅仅是朝代的更迭、无言的震撼和由衷的自信,也会看到一座有情义、有风度、懂浪漫、勇担当的城市。

运城是一条璀璨的星河。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关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王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还有在玉门关遥望家乡的王之涣,编纂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被时人称为“总编师首、杂剧班头、梨园领袖”的关汉卿,出现了一门走出59位宰相、59名大将军、14位中书侍郎、55位尚书、44位侍郎……素有“天下无二裴”之美誉的河东裴氏,还有被列为诸子百家五子之一的隋末大儒王通,“远交近攻”的秦代战略家范雎,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等典故的唐代名将薛仁贵……无数先贤志士,宛若殷殷星光,铺就璀璨星河,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辉煌的篇章。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是枯燥的信息、无趣的数字、单调的理论、干瘪的历史,那么,你跟运城之间只差一碗“碳水的快乐”。油泼面、刀削面、臊子面、孜然面、酸汤面……万荣的凉粉饸饹,稷山的饼子麻花,新绛的铜火锅,闻喜的白面馍,永济的牛肉饺子……在这些美食里,不仅有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还有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因为它们不仅是土地山河的馈赠,更是时间与空间交织的人文。品尝过这些美食,你就理解了运城这座城市的真谛,她朴素、家常,却又至真至淳,回味无穷。吃了这碗面,你就有了打开这座城市的密码。

站在永乐宫三清殿内长97米、高4.4米的《朝元图》前,你不仅会为那精美浩繁、神乎其技的壁画惊叹,会为壁画中帝王的崇圣之表、玉女的端严之态、神鬼的威慑之状而惊愕,更会被它背后那段堪称史诗的搬迁史,而为祖国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20世纪50年代末建设三门峡水库时,永乐宫恰好位于水库淹没区,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永乐宫。国宝壁画当时已历经700多年的风霜,泥皮土墙一碰就碎,一时难倒了众人,请来的“洋专家”对于壁画的搬迁不仅没有十足把握,还提出高额费用和苛刻要求。再三思虑,决定自主搬迁。

一年壁画临摹,无数次的黏合实验,1000多平方米的壁画被分割成500多块,25公里的路程单程7小时反复来回了400多趟,历经一年零三个月,终于完成了壁画的揭取、包装和迁运,又耗时近4年才完成了壁画以及建筑的复原工作。1005.68平方米的壁画,2万余页资料,15公顷搬迁占地,10吨的建筑构件,经过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核心团队的协同努力,珍贵的元代建筑和壁画得以完整重现,创造了世界文物搬迁史上的奇迹。时隔700多年,中华儿女用智慧、执着和专注,在不同的时空创造了相同的奇迹。

同样是在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中有一幅《道观斋供图》,其中描绘有一位书童用一块楔形木支垫桌脚的情景。作为中国古代壁画巅峰之作,为什么会描绘这样的生活琐事呢?原来,这个小木块叫榰案木,指的是垫在桌案腿足下,用于支撑平衡的楔形木块。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榰案木进行了描述,说做家具时应请木匠顺手多做一些不同尺寸的榰案木,以备家具残缺或地面不平时垫用。他还嘱咐木匠,榰案木一定要上漆,跟家具颜色保持一致,既美观,也防止别人误将它当作废木丢弃。为什么文化大家李渔也对这块小小木头如此煞费笔墨呢?南宋有位诗人叫刘子翚,是朱熹年少时的老师,他有一首诗道出了其中奥妙:“匠余留片木,榰案定欹倾。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木匠留下木片垫桌子,并不是因为技术差,没有用好绳木,而是因为人间平坦之地太少了,生而为人亦应如榰案之木,富有奉献精神,榰案垫足,扫除不平,小角色亦有大担当。

这就是运城,当你站在盐湖岸畔,凝望那七彩绚丽的浩渺景色时,你会不由得想去追寻华夏文明的滥觞;当你触摸着西侯度那斑驳的历史痕迹,会不由得联想到243万年前,人类第一次点燃圣火的那个夜晚,先民们是何等激动与欢腾;当你置身飞云楼,看着那如云朵簇拥、像花蕾层叠的飞檐和巧夺天工的榫卯结构时,你有理由相信,它一定是鲁班的神作;广仁王庙前,当你目睹这座比佛光山还要早26年的唐代建筑时,你一定能够感受到70年前那个傍晚,文物专家在饭后散步时偶然发现它时的错愕和瞬间泪目的幸福;关帝祖庙里,那荡气回肠的忠义、肃穆凛然的仁勇,一定会让你热血澎湃,久久无以平复……

这就是运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都可以挤出传统文化的乳汁。这里有历史长河里苍茫的凛冽,有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温情,亦藏着炎黄子孙深沉而低调的智慧,也有令人深思的哲理。

这就是运城,她可以让举国为之牵动,亦可以乡野闲步偶遇,她没有钢化的玻璃罩子,也不需要详细的攻略导图,你可以如梁思成、林徽因一样爬梁上柱去研究,用手去触摸那些叫作历史的昨天,也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乡村里一块青石板上眺望千年前的夕阳。

这就是运城,大到一座古城,一座建筑,小到一砖一瓦,一件物品,都是文明在时间的轨迹上刻画的印记,都是历史最原汁原味的真切呈现,都藏着一段等你去聆听的故事。

如果说去西藏是一次心灵的朝圣之旅,那么运城之行就是一场对中华文明的朝圣。五千年浩如烟海的文明,102处承载着华夏民族基因的文化遗产,都深深镌刻着中华文化的DNA,都流淌着华夏民族的根脉和精神,都绽放着中华文化的自豪与自信……来一趟运城吧,你不用刻意去了解那些历史人文、建筑力学、文学典籍,你就站在那里,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感动和震撼;你就站在那里,就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你就站在那里,就可以穿越五千年的华夏。

大河自此向东流,流淌的是滚滚浪花,是故事与传奇,更是滚烫炽热的人文!

韩维元/文
263111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