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河东文学
›
花馍的魅力_散文_王旭鹏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花馍的魅力_散文_王旭鹏
2235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4-8-24 10:30: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花馍的魅力王旭鹏近日,“与辉同行”走进运城,在永乐宫、鹳雀楼开启今年山西行的首场直播,期间,有“母亲指尖上的艺术”美誉的“闻喜花馍”,引起董宇辉和谭晶的兴趣,使他们在摊位前驻足体验。这次直播,让家乡的花馍沾了喜气和人气,美美观观地露了把脸。家乡闻喜地处山西南部,属典型暖温带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盛产小麦,因其生长周期长,粒大饱满,麦质优良。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聪明的祖先在生活实践中,以面为基础,做出了许多种花样各异、爽口香鼻、赏心悦目的食品和艺术品,并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其中,花馍是颇具文化内涵的一种民俗艺术品,虽然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但花馍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出现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生日祝寿、
房屋
上梁等各种场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们晋南当地,把会捏花馍的能人叫“巧儿”,意思是夸赞她们心灵手巧。奶奶就是我们村数得着的“巧儿”,左邻右舍哪家有个红白喜事,经常请她去捏花馍。我小时候对捏花馍十分感兴趣,但凡奶奶捏花馍,只要我有空,一定会坐在边上看个够的。现在我对绘画、剪纸等艺术门类都非常喜爱,这大概与幼时喜欢看捏花馍的艺术熏陶不无关系吧。
花馍的制作是颇为讲究的,有一套严格的工序,我因为小时候耳濡目染,对这一整套工序非常地熟悉。自己家有事捏花馍时,奶奶和母亲挑选上等的麦子,用比洗脸盆略大的铁筛子筛去浮尘、石子、杂物等,倒进盛有清水的容器中精心淘洗两三遍,倒入可以沥水的竹编的筐中,再在上面浇水,一则可以滤去没有淘净的泥沙,二则使麦粒均匀受水。等水分渗入麦粒,肉眼看不到水分时又倒到苇席上晾晒。乡亲们称这道工序为凝水,据说凝水可以提高面粉的质量,是不可轻视的环节。等凝水到一定时间,奶奶先用手在晾晒的麦粒中来回搅拌几下,然后随便抓出几颗来,一一放到嘴里用牙适度轻咬,以检验麦粒的干湿度,若全部听见“砰”地一声响,奶奶会满意地对母亲说可以磨面了。有一次,旁边的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做了一边,仿佛一位对此已驾轻就熟的村妇,对着妈妈也煞有介事地说了句可以磨面了,引来了她们的一阵笑声。
捏花馍时,人不需要多,三五个人即可。揉面的,捏花的,蒸制的各有分工。为了不耽误工夫,“巧儿们”来的前一天晚上,主家就要发好酵,以备人来了马上开始。发酵在农家妇女中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蒸馍容易发酵难”,发早了多了蒸出的馍发酸,发迟了少了影响后面醒馍的速度。我的那些奶奶、婶婶们,经过多年的摸索,对发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不在话下。
第二天一大早,约好的人便会陆续赶来。奶奶她们盘腿坐在土炕上,一场精彩的演绎算是拉开了序幕。她们往昨晚发好的酵面中掺入适量的精粉,倒入温水和匀,然后进行揉制。揉面是花馍制作中的重头活,好馍三分揉。那面团在巧妇们的反复揉制下,越揉越白,越揉越劲,越揉越光,揉到软硬适度,奶奶用手指一捏便知分晓,面软了怕变形,面硬了怕裂口。揉好了面,奶奶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小剪刀、小梳子等工具,开始正式捏形。捏花馍没有教材,也没有什么图样,全凭一代代艺人口传心授,模样全装在她们的脑子里。只见她们成竹在胸,经过一番搓、捻、擀、剪、切、捏、揪、压、挑、卷等手法,花鸟草虫、飞禽走兽便从她们的手底下活脱脱地变出来,看得我眼花缭乱,赞叹不已,心服口服。想不到平常普普通通的奶奶还会这号手艺,我要是个姑娘家,一定会缠着她学这门本事的。
捏好了形,下一步便是醒馍,也就是让馍发发虚。把捏制好的面塑品放在炕头的笼圈中,用棉褥捂住,保持一定的温度,待发虚适度后,上锅蒸制。蒸制也特别地有学问,像中国的武术一样有一套路数,什么水开上笼、笼圈封严、急火上气、大小分蒸、落气出笼等等。出了笼要趁热上食品色,这样颜色艳丽,不易褪色。这可是个细致活、赢人活,非有丰富经验人不可,一旦上不好就会前功尽弃。待上好色晾干,需要组装的还要用竹签把辅助的部分与衬托的花瓣等进行组合。这样,经过巧儿们的点染描画,组合搭配,刚才还是白描的面制品已经花红叶绿,凤翔鱼游,龙腾虎跃,蛇盘狮吼,真真是五颜六色,造型各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众人连声“啧啧”称赞,主家见了心花怒放,我则大饱眼福,手舞足蹈,比吃上一串糖葫芦还要过瘾。在众人的赞美声中,奶奶沁着汗水的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她收拾了工具,在主家的感谢声中,用她那灵巧的手儿拉着还没有看够的我离开了。
花馍的制作原料以上等白面为主,另有豆子、红枣、竹签等辅料。种类主要有四大类,花馍类、花糕类、吉祥物类和盘顶类。其中以花馍种类繁多,形状有圆形、桃形、鱼形等,出笼后插上各种面花,因其形状较小,便于携带,用途也最广泛。花糕是面塑中的大哥大,由底座、夹层、上盖组成圆形的花馍,出笼后配上面花,底糕朴拙大方,面花异彩纷呈。种类有结婚用的“上头糕”、上梁用的“上梁糕”、过生日用的“寿糕”、过节用的“布篮糕”和“节节糕”等。吉祥物类多以龙、凤、老虎、狮子等动物为主,寄托着人们企福驱邪的美好愿望。盘顶类花馍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仅供观赏,不能食用,种类有人物和动物两种,寄寓着人们对殁去亲人的哀思。
每种花馍样式都有一定的含义:莲花馍寓意连生贵子;菊花馍寓意高洁长寿;桃儿馍寓意富贵寿长;石榴馍寓意多子多福;鱼儿馍寓意吉庆有余;牛羊等花馍寓意六禽兴旺;龙凤馍寓意龙凤呈祥、幸福美满等等。不管哪种类型,都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感情,希望生活吉祥如意,永远安康。
花馍是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门根深叶茂的传统艺术。如今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但花馍如一棵逢春的古树一般焕发出勃勃的生机,“闻喜花馍”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走向了市场,而且走出了国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祝愿这门传统艺术永远传承下去,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装点人们的生活,美化人们的心灵,促进人类的和谐进步。
作者:
王旭鹏 男,1975年生,运城市闻喜县人,2004年5月加入运城市作家协会,爱好散文,曾在《山西日报》《人民代表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山西政协报》《运城晚报》等发表文章。
花馍
回复
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花馍”年俗的文化意蕴
•
原来主食也能这么精致—花馍
•
闻喜花馍已有1000多年历史,因花式各样而命名
•
特色花馍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夏县大搞馒头文化节
•
新绛泽掌村妇女捏制老虎、狮子、钱罐等造型的花馍
•
赵氏花馍第五代传人赵碧云做花馍至今41年
•
张梅花是村里有名的“捏花馍巧手”
•
河津培训花馍技艺让妇女掌握挣钱手艺
•
永济市职业中专学习花馍制作技能热情饱满
•
闻喜花馍——运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
云仙花馍《龙凤呈祥》_解云仙花馍精品
•
卫嫂花馍《 祝寿》_王英梅花馍精品
•
卫嫂花馍《上梁》_王英梅花馍精品
•
闻喜花馍《周岁老虎》 _卫梅面塑精品
•
为了那一块白面花馍_袁省梅
•
绛县李如意的花馍人生
•
走进李如意的花馍世界
•
李如意的花馍人生
•
清明节的子福花馍_袁省梅
•
张文秀做花馍点亮青春“新色彩”
•
裴氏元花馍
•
闻喜举办第8期“闻喜花馍”技能培训班
•
‘田瓜底直播间’更好地宣传推广了畖底镇的玻璃、山楂及花馍产品
•
蒸花馍,过新年 散文 兰巧花
•
龙元素的运城花馍成为热销品
•
绛州面塑逢年过节家庭妇女捏花馍
•
云仙面塑铺花馍花糕“花样百出”
•
闻喜县55名花馍爱好者学习花馍制作技艺
•
油煮花馍静悄悄_新绛春节民俗
•
花馍_闻喜非遗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75823
+ 关注
发消息
浏览过的版块
运城告示
运城人
运城快报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加入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成功案例
常见问题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公众号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