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盐湖区陶村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见闻_王月文

51 0
盐湖区陶村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见闻_王月文
盐湖区陶村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见闻_王月文
盐湖区陶村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见闻_王月文
今年,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盐湖区陶村镇精准“把脉”,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聚焦社会热点与难点,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制订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积极开展调研。同时,陶村镇还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全方位、多领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让群众的“烦心事”变“暖心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致富路宽民心畅

乡村振兴“加速跑”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在陶村镇东纽村,冬枣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村位于陶村镇以西2公里处,拥有5个居民组、550户家庭及2027名村民,冬枣产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然而,泥泞不堪的道路长期困扰着村民们的采摘与运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东纽村村“两委”干部积极行动,将村民需求反馈给陶村镇镇政府。经过盐湖区水利、交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东纽村冬枣种植区田间道路的修建工作迅速启动。

目前,东纽村3条规划中的主干道已有2条焕然一新。而最后一条主干道也在施工中。工地上挖掘机轰鸣,工人们忙碌而有序,预计该条道路将于今年11月全面竣工。届时,一条全长约3公里、路面宽度显著增加的新路将正式贯通整个东纽村。

东纽村村委会主任董长运说:“新路的修建极大改善冬枣的运输条件,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更为我村的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村民们对于新路的修建同样充满期待与感激,村民樊连军激动地说:“以前一到采摘季节,我们就为这泥泞的道路发愁,现在好了,政府为我们修了这么宽敞的新路,真是解决了我们多年的心病。我相信,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的冬枣产业一定会越做越大,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在陶村镇的另一侧,石碑庄村葡萄种植园区内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村民们驾驶着三轮摩托车,满载着新鲜采摘的葡萄,沿着今年新铺设的宽阔水泥路,平稳地驶向天兴水果预冷库。

据介绍,石碑庄,这个位于陶村镇正北2.5公里的村庄,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农业基础而闻名。全村耕地面积达7800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800余亩。每年,这里的葡萄以其优质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然而,长期以来,葡萄种植园区的道路破损问题一直是困扰村民的一大难题。颠簸的路面不仅增加了葡萄运输的风险,还影响了葡萄的品质与销售。

今年5月,为了打破这一困境,石碑庄村村“两委”主动作为,将村民需求反馈给陶村镇镇政府。在盐湖区委统战部门的支持下,该村开始葡萄种植园区道路的修复与改造工作。经过紧张施工,两条宽阔平坦的新路如期竣工,为葡萄丰收季的到来铺设了一条“致富路”。

9月13日,记者深入石碑庄,亲眼见证了这一喜人变化。在天兴水果预冷库的东侧,新修的水泥路笔直宽敞,与葡萄种植园区紧密相邻。葡萄种植户们驾驶着三轮摩托车,满载着丰收的果实,在这条新路上往来穿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天兴水果预冷库的负责人靳天兴感慨地说:“以前这条路太难走了,每次运葡萄都提心吊胆的。现在好了,路修平了,我们运葡萄再也不用担心了,客户对我们的葡萄也更加满意了。”

东纽村冬枣种植区田间道路的修建、石碑庄葡萄种植园区道路的畅通只是陶村镇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陶村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立足群众所需所想,全面提升了农村道路通行环境。从陶村到张孝村、从东纽村到张良村、从苦池村到半坡村,一条条宽敞平坦的道路如同一条条纽带,连接着乡村与市场、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希望与梦想。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陶村镇正加速奔跑,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

养老服务有保障

老人生活“添乐园”

9月13日早上8点,在张孝村日间照料中心餐厅内,餐桌整齐排列,20余位老人围坐一起,享受着热气腾腾的早餐。其中,一个特别的身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57岁的柴立更不仅自己享用着美味的早餐,还为家中84岁、常年卧床的父亲柴明晨打包好了饭菜,准备在用餐后送回家。

据悉,柴立更的家庭情况较为特殊,他因残疾无劳动能力,家庭经济重担落在其妻子身上。此前,他的妻子每天早晨需为父子俩准备好饭菜后才能出门务工,生活压力较大。然而,随着该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启用,柴立更父子俩的早餐和午餐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其妻子得以更加专注于工作,家庭负担明显减轻。

在张孝村日间照料中心餐厅,80岁的卫小发不仅是这里的常客,还是该餐厅的“采购员”。他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独自生活的他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每天,他骑着三轮车穿梭于市场与餐厅之间,亲自挑选食材,既锻炼了身体,又享受了购物的乐趣。他感慨地说:“这里的饭菜合胃口,还能跟老伙伴们聊聊天,感觉生活比以前充实多了。”

餐厅仅是张孝村日间照料中心的一部分。据了解,张孝村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内设活动室、休息室、图书室、餐厅等养老设施及室外活动场所。该日间照料中心于今年4月开始内部装修,6月投入使用。目前,已有30位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入托,享受到了日间照料的便利。

“我村照料中心的运行资金由多方共同承担,包括区政府每年拨付的2万元补贴,入托老人每人每月缴纳的70元费用,以及村委会的补贴。”张孝村党支部书记徐永禄介绍道,“这一模式不仅减轻了老人的经济负担,还确保了照料中心的持续运营。与周边村庄相比,我村的入托标准更加亲民,真正实现了‘村集体提供无偿服务,老人白天集中接受照料、晚上回家休息’的养老模式。”

在张孝村日间照料中心内,老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营养均衡、口味丰富的饭菜,还能参与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活动室里,老人们或下棋对弈、或观看电视、或闲话家常,欢声笑语不断;图书室内,老人们则沉浸在书海中,阅读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这里,已经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幸福“乐园”。

徐永禄说:“我们村始终将老年人的幸福安康视为首要任务。接下来,我们计划将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希望通过他们的专业管理,使日间照料中心餐厅的菜品更加多样化,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这里体验到更加温馨、舒适、便捷的养老服务。”

水表路灯双升级

村民生活“焕新颜”

在陶村镇的西纽村,一项关乎民生的改造工程正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近日,该村顺利完成了对全村436户老式水表的免费智能升级,并实现了路灯的全面覆盖,两项工作圆满完成,村民们的生活“焕新颜”。

据悉,西纽村的供水管网建设于2011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水表老化、机芯磨损、表盘字符模糊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不仅影响了计量的准确性,还频繁出现漏水现象,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且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费用缴纳流程也相对繁琐。

今年6月,为解决这一长期困扰村民的难题,西纽村支村村“两委”与村民代表经过深入研究和讨论,决定进行智能水表改造。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目前该村436户老式水表被一一替换为先进的智能水表。

“自从换上了智能水表,我们的生活真是方便多了!”村民曲运霞兴奋地说,“以前的老式水表不仅计量不准,还经常漏水,维修起来特别麻烦。而现在,智能水表不仅计量准确,还能通过手机随时查询用水量和费用情况,交费也变得异常便捷。没钱了去村委会一充就行,水表有问题打个电话就有人来修,真是太贴心了!”

智能水表的引入不仅极大地便利了村民的生活,还能为供水企业带来显著的管理效益。据西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汶刚介绍,智能水表能够实时监测用水量、自动进行数据抄读,避免了人工抄表的误差和漏抄现象,大大提高了抄表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智能水表还能及时发现异常用水情况,如漏水、盗水等,并通过预警系统通知用户和管理部门,从而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

为确保村民们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水表,村委会还组织了专人对村民进行培训和指导。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村民们如何操作手机查询用水量和费用情况,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智能水表带来的便利。

除了智能水表升级外,西纽村还积极推进路灯亮化工程。针对原有路灯亮度不足、影响村民夜间出行安全的问题,西纽村安装了130余盏路灯,实现了全村范围内的路灯全面覆盖。夜幕降临时分,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亮了村民们的回家路,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夜间活动环境。

“路灯一亮,我们晚上出门心里就踏实多了!”村民谢进喜感慨地说,“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庄稼人来说,农忙时节晚上也能看清楚,好干活儿。这路灯真是给我们村里添了大彩!”

下一步,陶村镇将持续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细化落实每一项“民生实事”,采取有温度、有力度的举措,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与质量,坚持以民生需求为指引,尽心尽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王月文

图/陈方斌
271251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