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管理
物业交费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数商
商圈
商城
优惠券
登录
立即注册
运城社区
»
社区
›
运城故事
›
讲运城读运城
›
对关公精神的初浅解读_关新刚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对关公精神的初浅解读_关新刚
2115
0
社区1号
Lv.9
发表于 2024-9-24 11:50: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开启数字生活。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要做好一件事情,至少具备两点因素:一是喜欢,二是用心。喜欢是一种情怀;用心是一种责任。这些年来,我专心从事关公文化研究,虽然还没有完全做好,但我对关公文化始终有一种尽力而为、永不怠慢的钟爱和情怀。
一份责任与使命
对关公文化的深度钟爱与情怀,还应当从1995年7月开始在关公出生地盐湖区原常平乡政府工作说起。
1995年7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组织部门通知,让我到常平乡政府工作,担任党委书记。打听缘由,原来是几天前关公诞辰时,我代表关公后裔在活动上发了个言,被组织关注了,把我从盐湖区委宣传部文明办负责人的岗位上,提拔为乡镇主干。从那时起,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肩上有着一份传承关公精神、弘扬关公文化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常平乡政府工作期间,我时常听到海内外嘉宾追问的两个问题:一是河东运城作为关公故里,有何依据?史上有无纷争?二是常平村作为关公出生地,为啥没有关姓后人?关姓族人现在何处?拿史料“说话”,让大家明白,成为我深入学习研究关公与关公文化的初端和动力。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运城作为关公故里,其主要依据及遗迹应当是:一书两墓三庙。“一书”,是指史书《三国志》。《三国志·
关羽
传》记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三国志》作为我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它具有翔实可信的真实性,尤其是明清以前的正史,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正因如此,关公故里山西运城,古往今来,无可非议,史无纷争。
“两墓”,是指常平关帝家庙内祖宅塔下关公父母掩埋地和中条山石磐沟内关公祖父母墓葬地。常平关帝家庙祖宅塔是由石塔变为砖塔,其庙是由祠堂变为庙宇的。这两处墓地是保留了一千八百多年不可移动和替代的历史遗迹。
“三庙”,是指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关帝家庙和城内关王庙。解州关帝祖庙是皇家官府修建的;常平关帝家庙是乡民和关氏后裔修建的;城内关王庙是河东盐商修建的。三个庙宇不同修建者,各自代表着官、民、商三个层面。三方崇关建庙,正是关公故里河东运城的重要涵盖与地标。
关于第二个问题。常平村作为关公出生地,为啥没有关姓后人?关姓族人现在何处?以史为据,经一番努力查阅文献,我终于在《安邑县志》《解州州志》《山西通志》以及《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四志”中找到了相关答案。“四志”中记载相互补充,互为佐证。特别是《三国志·关羽传》开篇中“亡命奔涿郡”和《关圣帝君圣迹图志》中“悯冤除豪”图文并茂的记载,使得“关公故里常平村为啥没有关姓后人?”这一疑虑基本厘清,河东解梁关圣后裔避难迁居“本邑(安邑)古村”史料基本掌握。
与此同时,自2003年4月起,笔者先后参与全国部分省市关氏后裔在河南洛阳集中研究编写《中国关氏宗谱》,又与运城宗亲一起收集编写河东运城《关公故里关氏族谱》;组织本村宗亲用三年多时间,编辑印刷《河东圣裔庄关氏族谱》,并免费发放到全村400余户村民手中;2014年3月,我参与由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18名作者组成的创作团队,利用五年多的时间,编辑出版《关公全书卷三·关圣氏族》。
如果说祖训家规是家族子孙世代恪守的家族文化和精神财富,那么,“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以及“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的“四好两愿”格言,就是关氏宗族历史上曾出现的“三个时期险遭诛灭,两个朝代风光荣耀”的生息之本、旺族之源。
同时,笔者还针对史上关于“关姓氏族险遭诛灭”这一存在争议的问题,撰写出了《蜀破,庞会“尽灭关氏家”了吗?》《关圣氏族的荣耀与艰辛》《关公嫡孙辨析说解》《河东乃关姓祖籍之根》《运城,华夏关姓族人的祖籍》《盐湖区西古村关帝圣裔源流》《关圣氏族与关公文化》《关帝遗训与关公文化》等文章,发表于各级报刊,并相继编撰了《关公在河东》《圣裔情怀》《巡游祭祀拜关公》等资料。
一些研究与思考
2011年退岗后,笔者本着“文化研究,重在交流”的学习理念,积极参与各地关公文化社团研讨会议以及关帝庙宇寻访流调活动,研究寻找“真实的关羽与真正的关公”。
关公人格的四次跨越。在对关羽、关公与关公文化的不断研讨中,我深刻感到:一千多年来,关公之所以能够由人而侯,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圣,由圣而神,之所以能够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合一,三家供奉,之所以能够不仅仅是山西运城的关公,关氏后人的关公,更是世界华人的关公,之所以能够由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成为一个超民族、超信仰、超国籍、超时空的国际道德偶像,成为一个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天下关公,成为一名武圣、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符号,应当源自“历史记载中的关羽(源于西晋初期陈寿《三国志·关羽传》)、文学艺术中的关公(源于元末明初时期罗贯中《三国演义》)、民间信仰中的关帝(源于明万历皇帝敕封)和皇家祀典中的关圣(源于清雍正皇帝敕封)”四个阶段和层面的相互作用和推进,四次升华和跨越。
正因如此,古往今来,如果要论述哪种信仰能够覆盖全世界,就是关公崇拜。
关公精神的文化解读。关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就是关公精神。由关公精神引发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就是关公文化。关公一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概括来讲为“忠义仁勇礼智信”七个字;简要来讲为“忠义仁勇”四个字,核心来讲为“忠义”两个字。因而历代皇帝在对关公的20余次敕封中,有“忠义”二字的至少8处。解州关帝祖庙首道端门上方,一边是“精忠贯日”,一边是“大义参天”。于右任先生也曾撰写一副对联:“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
关公精神的精髓,就一个字“义”,因而历代皇帝在对关公的敕封中,与“义”有关的多达15处之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宋徽宗皇帝加封的“义勇武安王”和康熙皇帝御名的“义炳乾坤”。所以讲,“义”字不仅贯穿于关公辗转作战的一生,更加推了关公“义”文化的概念形成。
需要指出的是:关公的“忠”,并非愚爱、愚忠,而是一种致力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精忠、效忠;关公的“义”,并不只是兄弟义气,而是一种囊括了侠义和道义的正义、忠义;关公的“仁”,并非仁慈、钟爱,而是一种恪守原则、肯于施舍的博爱、大爱;关公的“勇”,并非匹夫之勇,而是一种文武兼备、果敢善战的武勇、神勇!
关公精神的内涵特征。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所以讲,爱国以忠、诚信以义、友善以仁、敬业以勇,既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扬关公文化、传承关公精神的社会实践。因而说,关公精神的内涵特征,应当是世代褒扬的传承性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一种赓续与传承
庙宇奉祀是推崇关公和关公精神的主要平台和
场所
。河东运城每年举办的关公祭祀规模性节庆活动,至少有四次:一是农历四月初八关帝巡城活动;二是清明节关氏后裔祭祖活动;三是农历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祭祀活动;四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连续举办了35个年头的国际关公文化旅游节。
其他一些地方关公祭祀活动还有:农历正月初五拜关帝、迎财神活动;农历正月十三关公飞升日(道教称这一天为关圣帝君飞升成仙、得道成果日)膜拜活动。农历二月初二四圣出巡活动和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一些地方又称关公诞辰日)祭典活动等。
同时,我国古代虞坂古盐道、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以及万里茶道上的“四大商道”,也是传承弘扬关公精神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以河东运城虞坂古盐道为例,我国古代三皇五帝时期,蚩尤与黄帝、炎帝为争夺盐业资源,而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战役“涿鹿之战”,就说明在那时盐池已经存在并已成为财富了;西周初期,人工最初开凿虞坂古盐道,说明古时盐池已经有贩运盐业的行为及商人了。如果说食盐是早期的重要商品,那么盐商就是最早的商人了。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籍河东商人猗顿以贩运食盐和牲畜成为富敌王侯的大富商,就说明在那时被后世尊称的“中国商祖和晋商祖师”已经出现了。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演绎的“关公大战蚩尤怪”神话故事,就证实在那时民间已经尊奉关公为池盐保护神了。因而,运城关王庙因盐而建、应运而生,使得明代万历年间巡盐御史吴楷携盐商大贾修建的关王庙也就因商而兴、因义而盛了。
史料记载,北宋仁宗年间,巡盐御史范祥在河东盐池实行政府发行盐钞、商人付现领钞、盐场按钞发盐的“盐钞法”(又称钞引法,盐钞后称盐引)改革,明代洪武年间明太祖为了防御外侵,沿我国北部长城设立“九边重镇”防线,委托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关等边关重镇运送军需后备粮草后发给盐引作为补偿,“以粮食换取盐引”赚取差价的“开中制”实行后,使得河东池盐私营火爆,山西出现了一批拥资千万、实力雄厚的大盐商。
这些盐商成帮结队,行销食盐,始成规模。此后,河东盐商借势推动山西
商圈
由晋南向晋中北移。明清时期兴盛起来的以经营盐业、茶叶,尤其以票号等商业为主的晋商,大都是由经营河东池盐的盐商起家的。
河东盐商们从实践中积累出的“轻财重义,有济于民,朋合为帮,和衷共济,以义制利,义利相济”的营商理念,为晋商精神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可以讲,盐商是晋商的先驱,晋商又是盐商的发展。盐商使用的“盐引”,为晋商兴起的“票号”提供了索引,奠定了基础。盐商与晋商的商贾之缘,正如运城关王庙山门楹联所写:富盐商兴晋商商贾遂愿;秉信义担道义义财通天。
万里茶道是明清时期由山西茶商以挑夫、船筏、马帮、驼队等运载工具,打通的一条贯通中蒙、中俄、中欧的国际大通道。据统计,这条大通道上,现遗存关帝庙16余处、会馆10余处。其中,河南社旗山陕会馆就是万里茶道上山西茶商所建会馆的一个缩影。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筹建历经六个朝代,连建136年,实属惊奇罕见!在这里,“诚信为本,义中取利,有义才有德,有德才有利”,成为他们的商业伦理;“秤平、斗满、尺足、客满意、我高兴”以及“食蔬食鱼不食言,赊酒赊旗不赊义”,成为他们的“口头禅”。
晋商是万里茶道的开拓者、践行者,同时也是万里茶道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万里茶道的发展史上,晋商功不可没,晋商背后的强大支撑关公精神更是功高盖世。正因如此,不论晋商走到哪里,他们都要把关帝庙或会馆建到哪里。
运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关公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相关帖子
•
平常街文创产品传递关公精神
•
运城市彰康中学探讨关公精神提升传统文化修养
•
让关公精神走向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上)
•
王志远:如何推进关公精神的当代解读与转化
•
关公精神永流传_ 王捷
•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梅红谈“在关公文化传播中弘扬关公精神”
•
关公精神与商企发展的文化关联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社区1号
Lv.9 管理员
主题
回帖
0
积分
269518
+ 关注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小程序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