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中华文化促进会王石谈“凝智聚力深挖关公文化的时代内涵”

29 0

登录浏览和使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
中华文化促进会王石谈“凝智聚力深挖关公文化的时代内涵”
有专家、有成果、有探讨、有提升……在山西·运城第35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上,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牵头主办,山西中华文促会、运城学院、运城中华文促会、关公研究院具体承办的“关公文化主题讲论会”,凭借“讲论+评议”的新颖形式,获得与会人员交口称赞。大家纷纷表示,对关公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明晰的认识和理解。此次讲论会,是凝智聚力创新挖掘关公文化时代价值内涵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的成功,离不开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的精心筹备和巧妙用心。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机缘?9月23日,讲论会开始前夕,王石接受了记者专访。

关公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主题

今年已是王石连续参加关公文化旅游节的第六年。在他看来,关公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主题,然而他感觉到现在很多人对关公文化的认知还不多,特别是对关公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认识不够深入,这正是他非常愿意不遗余力地参与到传承关公文化的队伍中,支持、宣传运城的原因。

近年来,王石接触了大量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这一类文化现象。他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属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的。

2018年,中央文史研究馆委托王石完成“如何表达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课题。研究中,他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学说,以及宗教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但还是觉得有所欠缺。

为此,他特意请教了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当时,恰巧许先生正在撰写《中国文化的精神》,了解到王石的困惑后,很热情地给他寄来了还没有出版的部分书稿。书中有一章提到了“众神的世界”,讲的全是中国老百姓各种民间故事、小说、话本、传说等,也包括《西厢记》等。

“认真拜读后我明白,所谓的传统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分,大传统指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流思想、哲学、理念,也就是我们习惯说的儒释道,小传统指的是一般民众的、老百姓的生活信仰观念等,这部分恰恰是我们容易忽略的。”王石说,也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

为此,王石希望,能够把实实在在存在、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准则,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是属于民间信仰、民俗风尚、民俗文化这一类,是现实中的一种文化状态,我们应该尊重这样一种状态。”

王石认为,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其中也能得以体现。“中国的‘神’包括关公在内,都是人创造的,人们用自己创造的‘神’来保护自己、祈求平安、教育自己。”他说,关公的“忠义仁勇”等精神,就是一种自我教育,而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人为本”,人们崇拜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榜样,才会以此为准绳。

让讲论会更加有的放矢

这些年,如何深入挖掘关公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中华文化促进会与运城一起作了大量努力。每年关公文化旅游节期间,中华文化促进会都会邀请全国一流专家学者前来座谈共谋共商,进一步挖掘关公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关公文化的不断传播。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形式有所变化。自6月份开始筹备起,承办单位就面向全国征集论文82篇,遴选出52篇论文结集成册,供与会者交流学习。而围绕“关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一主题,不仅有主旨讲论,还有专题评议和总结提升,让讲论会变得更加有的放矢。

王石参加过各种论坛和研讨会,在这个专家思想交流碰撞的平台,如何让他们的意见建议发挥最大价值,他和中华文化促进会一直在摸索。他发现,邀请近些年有研究成果的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和观点分享,能够产生更强烈的反响和更直接的效果。于是,这次关公文化主题讲论会,就特邀了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娟教授作主题讲论,清华大学唐克扬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梅红教授、台湾孙文学校张亚中总校长作专题评议发言。

“王娟教授五六年前跟我们一起参加了运城关公文化旅游节,受到很大启发,她用几年时间做了一个课题。”王石介绍,她从历史、民俗、文化等角度,深入研究了关羽从人到被民间神化的发展脉络和关公文化的渊源流变。

“我们把论坛做成一个讲论会,来讲解重要的知识点。”王石说,“中华文化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让学有所长、有研究成果的学者作报告,会给大家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思想的印象,实际效果也会更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很多认知上是有盲点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多所谓中华文化的理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他说,关公在史书《三国志》里的记载仅有一千多字,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历经千年历史演进,关公成为一个世界华人共同崇拜和信仰的“神祇”、关帝,“这个过程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们要集中这样去讲?就是希望给大家一个明确、清晰的解读。”

讲论会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肯定,也让王石感触很深。他希望通过这次主题讲论,进一步对关公文化“溯源、寻根、找魂”,为研究关公文化、挖掘关公文化内涵、释放关公文化活力开拓思路、提供借鉴。

赋予关公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在王石看来,关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城市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每一年来到运城,王石都会真切感到运城的面貌变得越来越好,关公文化旅游节也举办得越来越成熟。

来自海内外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关公文化爱好者,因为关公精神齐聚运城,让他再次看到关公文化旅游节保持着关公文化作为世界华人共同信仰的格局。“这个格局是很大的,这是世界华人的文化认同。”他说。

今年开幕式后,王石还应邀参观了“盛世华诞 文化筑梦”书法展,这也是本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一大亮点。展览中运城书法家的精湛书法技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运城还有很多女性书法家和年轻书法家,令他耳目一新,“运城的书法底蕴同样深厚,这也是运城文化的一个标志”。

新时代对于关公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王石认为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在整个世界的背景下,“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能有一个共同的信奉很重要,它能让所有人有一个行为标准。我们现在说的关公的‘忠义仁勇’,其实说的都是行为价值标准,即一个人怎么样是对的。如果大家都认为这样是对的,那是很了不起的。”他说。

王石进一步阐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曾提出“抽象继承法”。“一个古代的概念可以不断被诠释,不断被赋予新的解释,让这个概念一直获得一个新的内涵”。他说,关公文化中的“忠义仁勇”等,都是从古代传承而来的概念,不是现代提出的概念,“但是从前的概念,我们怎样给出新的解释,这是学者们应该做的事情。”

王石注意到,运城一直深耕关公文化的时代内涵,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他也希望,运城未来能不断挖掘、继续努力,例如可以将关公精神中的每个字进一步加以阐释。

“比如‘忠’是指什么,关公是忠于一个人、忠于他的大哥,今天可能我们还要忠于事,努力把它完成好,这是另外一种含义。”他说,同样一个概念、理念,在不同时代可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运城下一步,可以对关公的“忠义仁勇”作一个标准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全新解释,这也是对传播关公精神的一个贡献。
271810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